罅隙(2 / 2)

加入书签

沐景大惊,立刻道:“你是说,姨父要把姨妈接来汴梁来?”

阮妈妈点头,“是啊,我们之前也是没想到呢,老爷本是准备回去的,后来还是大郎说不如就接夫人来汴梁过个年,看看京城里的夜市、元宵花灯,老爷一想,觉得夫人身子也还硬朗,常常一个人待在家里也孤单无趣,便准备回去接了,若是夫人愿意便过来,若是夫人不愿走动老爷就过了元宵再一个人过来。”

姨妈要来了沐景就觉得像是自己娘亲要来了一般,欣喜道:“姨妈一定愿意过来的,她常常说在家里闷得慌呢,我也听说汴梁的元宵灯笼满街满巷的,到时候与姨妈一起去看!”

阮妈妈笑着,沐景却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与弟弟,父亲倒不说了,若是换个平常的日子,她一定要让姨父顺便也带着弟弟的。他一直心心念念地要来汴梁,上次好不容易来了却只是在城里溜了一小段,路上还受了那么多苦,这之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过来。想着,沐景便说道:“阮妈妈坐一下,我就写封信让姨父带回去吧,把我要说的话都写上,也省得你记不住。”

“欸,好,会写字就是好,一张纸就成了!”阮妈妈答应道。

沐景让人拿了笔墨,就在榻上放了张小书几开始写起来,叮嘱天寒地冻小心身体,叮嘱元旦玩火小心别出意外,又问沐文杰的近况,沐蓉的婚事,然后说自己一切都好,九郎关爱、王府长辈与妯娌之间也相处得好,又加了许多自己为人妻之后的趣事以及吃了睡睡了吃的安逸日子,最后说让父亲有机会让弟弟过来汴梁玩一趟,男孩子须多些见识才好……洋洋洒洒几页纸,直写了大半个时辰手发酸都没停一下,一挥而就,甚至连墨点都不带一个。直到写完,心里都还觉得尚有许多话没说,此时才知何为思乡情。

沐景也想带点什么东西回去,比如给沐文杰在汴梁买把好看的木剑什么的,可那东西要去挑要去买没那个时间,又觉得这么大的男孩再威风的木剑都不适合玩了,真剑又怕弄出什么事来,只好作罢,只将信递给了阮妈妈。

阮妈妈接了信便要告辞离去了,沐景又让夏妈妈给些打赏,不是做面子做人情,而是真正的心意,阮妈妈推辞半天没推辞掉,只得接了,然后说道:“夫人,人在世上总有些烦心事的,自己不放在心上就好,有些不痛不痒的事来得快去得也快,等个两天都过了的,没人再记得住。”说完,她不等沐景回话就走了,夏妈妈去送,采曦奇怪道:“这阮妈妈怎么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什么事等两天就过去了?”

一旁采月解释道:“我想应该是外面那传言的事。”说罢看向沐景道:“夫人,昨天出去不是看见吴尚书去英家退亲么,他两家都是大户人家,而且这亲事之前也是城里很多人都知道的,现在那英家的儿子在外面不知怎么弄的摔断了腿,吴家便去退了亲,昨日才退,今日外院就开始在传了。我问过,不只咱们家里,外面也都说着这事,所以您之前那事因没闹出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风头正紧的是英家。”

“咦,妈妈,你怎么了?”采曦侧头看向站在门口的夏妈妈,只见她脸色发白,扶着门框竟是微微发颤。

几人都去看夏妈妈,沐景急忙收拾好心情坐好,当刚才是听了一番无关之人的议论。

“腿……断了?”夏妈妈在门外颤声问。

采月疑惑道:“妈妈也知道英家么?”随后点头道:“我想起来了,英家四郎与九爷之前一起去过汾州的,妈妈应是在那时候见到的吧。那四郎我也见过两回,他与九爷交好,以前常过来,后来似乎是因九爷忙婚事就少来往了。那也是个好人,与他家的几个叔伯兄弟都不一样,没想到竟是运气不好,出了这样的事。”

“他的腿真的断了?还……退亲?”夏妈妈问着,脸色更是苍白。

只沐那个。“妈妈您先进来,外面冷。”采月说着去扶她,然后道:“我也不清楚,外院的人是这样说的,不过吴家退亲应该是真的,我与夫人亲眼见过,而且若没这事也不会传得这么快。”

夫人也见过?夏妈妈抬头去看沐景,只见她垂头坐在榻上,一双手拽着身下的裙子。夏妈妈又想起那忙着婚事的清晨来,想起英霁的脸,想起他交到自己手中的玉佩,甚至,就连现在,她都觉得那微微带着体温的圆环躺在自己手上,她想扔,却扔不掉。

现在夫人与九爷是过得好的,她不再后悔当初的决定,可是……心里却仍然难受,惭愧,她从来没曾做过什么大大的好事,可也没害过半个人、起过半分歹心,没想到这一回,却将那么好一个人害成了这样。一个人的腿断了那他下半辈子不是毁了?虽然他家里有钱,他可以不做事就吃得好穿得暖,可是……她害了人家,害了人家呀!

夏妈妈的反应让沐景也奇怪起来,问道:“妈妈,怎么了?”

————————————————

原本准备今天更一万,然后再补昨天留下的五千的,可是九点了,才写完一万,所以……咳,给亲们商量一下,那五千容我再拖一拖……

上一章有修改,看到“屏蔽”的亲可以再看一遍,情节大致不变,但有少许改动,再看不收费的~~

然后,好像木有然后了,大家晚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