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网络上的舆论导向被转移了(1 / 2)

加入书签

网络上的舆论导向果然被转移了。

大家开始兴趣高致地议论起这件事了,可是结果却出乎董事会的预料。

董事会的五个好朋友原以为,在这个高体能高付出,技术含量极低的劳动中,应该有人有怨言,至少应该有人有小小的抱怨,和那面的世界相比,这个时空,他们现在还都是苦力的干活。有时候连女生都要从事体力劳动,这都没办法。更何况所谓的收益还都是在将来,没有现金收益。

而他们得到的回报更是低的可怜,吃食堂,睡宿舍,一切都还是配给制,有口烟抽,有口酒喝都算是享受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享受不了这个乐趣,大家何苦来的呢?一定会有人后悔。

人都是现实的,也许当时一时是热血冲动,或者是从众心理签了合同,然后到了这面的时空后悔了,这都很正常,络上舆论吓了一跳?如果大家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坐下来一起讨论,什么问题都摆在桌面上,完全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嘛!当然,前提是所有一切都是我们的,而不是他们的。民意不是玩具,不是据群众举报或民愤极大的标准化借口。真正重视民意就大大方方说出来一切,一定会达成共识------当然前提还是所有一切都是我们的。

第三,一定要有个平台,把所有人的想法说出来------如果十几年二十几后所谓网络消失了该怎么办?那也要找到一个好办法!一定会有,只要我们真心想找!

伍大鹏董事长打完这些字以后,脑袋里也是一阵阵的迷糊,刚才喝酒喝得太多了。

他也不管自己说得对不对,真心想睡觉了。算了,以后再说吧。

第二天,五个董事互相联系后,马上出台了针对这次“广州事件”的应对办法,核心就暂时放一放,这件事情不可能完。

网上的舆论风平浪静,喊打喊杀的人啥话也没说。什么道理都摆在了桌面上,只要是个有正常理智的人都看得明明白白。

董事会这次的决定是对的。

伍大鹏董事长对这次的所谓风波得到了一次更深的体会,也算是好事。

矛盾和冲突往往出现在信息的不透明身上,当然因为别有用心而不敢透明除外。

布袋镇的王结首自从汉唐集团的人来了后,心情一直不太好。

这不是为了银两或粮食什么的。生活上,这个镇子上的几百户人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当然也不能少了他的,而且在同等的条件下,他还比别的人家多拿了一份“工资”,不少呢,到底有多少他不想告诉别人。

在布袋镇只要有手有脚的,去布袋镇盐场打工,每天一结工钱,要银两要粮要钱都是随意的。如果机灵一点的,能被选上去布袋镇的盐化工厂做工,随便是哪一个厂子,那工钱立刻比盐场里多三倍,如果没什么力气的,就算是扫扫大街,也能混口饭吃,这帮子汉唐集团的人见不得道上有垃圾,怪事。

王结首生气的是自己少了一些抽水的钱。原先有几十户人家在海滩那里煮盐,他们向红毛蕃交了人头税和十之一的盐税之外,格外还要孝敬自己一些,他们称这个叫抽水钱。

王结首当然喜欢这个抽水钱了。

可是那帮子汉唐集团的人来了后,用那些怪物件三下五除二的弄成了这么大的晒盐场。煮盐的那些当时就不煮了。他们等到盐场招人手时,几乎全都去了。

那帮子煮盐的人也有个头,人称史头。其实他们都商量好了,一边当帮工,一边偷着学汉唐集团的手艺。看他们那架势,这盐场产出的盐不能少喽。

史头一开始也有点不高兴,那帮子人每天分发工钱时,并不是交给自己,而是必须本人按手印,亲自去领,他也少了一份抽水。

史头本来想带着众人离开,可是一试探,好多人根本不想走,那帮子汉唐集团的人每天发给的盐要比自己煮得还要多,要粮要布都可以,中间还少了一份折扣。后来他们发马票了,更是方便了,可以买到想要买的东西。镇上的小店里没有,热兰遮城那边的大市场有。

史头也只能留下,没有了手下这些盐工,他什么也不是。

盐工们干了一阵子活后,觉得看明白汉唐集团的干活了,可是还只能干下去。他们知道了方法,可就是效仿不了。

先是那个叫水泥的东西,他们没有。海水在那上面格外爱长盐,不对,那个安场长说是海水蒸发得快。

盐工们私下商量,如果咱们没有水泥之物,我们可以用条石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