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海商(1 / 1)
(网.5.无弹窗全文阅读)
“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是一丘之貉。朋党之后,无论好官坏官,均以一党之私为重。若这大明的官吏都想卢公那般人物,党争之祸就该不存在了。也正是如此,卢公自诩为东林党,但在东林党中门生故吏没有几个,反而和东林党的对头周阁老走的亲近。”
书房内,柳随风与翟哲正在讨论最近的世局。
翟哲从东阳回来已有一个月,天气逐渐转冷,庭院外的一片枫树页面由青转灰,再变成暗黄,最后变得像一团团燃烧的烈火,随风飘洒在地面。这里的枫林虽美,但比不上陈家庄那般绚丽。
陈家庄现在由耿竹掌管,翟哲失势后,耿光和耿竹父子拒绝与随宗茂南下,听说攀上大同巡抚哉往杭州郊区的宅子行走。乌兰和文莹早做好迎接的准备,范伊挣扎的疲倦的身躯见了乌兰生下的儿子,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一家人表面上至少是其乐融融。
凌冽的寒风中,官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商盟的商队络绎不绝。
立邀卢象同加入商盟后,商队通过各处关口比别家要顺利的多。卢象同被卢象升理财七八年,在江南人脉广泛,虽然卢象升死后难免有人走茶凉之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般行事。
从腊月以来,商盟商队的护卫明显增多,左若与孟康奉翟哲之命,挑出六百忠心精干的士卒分批到达杭州,分批藏入商盟在各地购置的产业,其中一半人隐入金华府东阳县商盟才购置的茶山。翟哲在江南需要一个帮手,把左若调到身边比放在千里之外更让他放心。至于孟康,翟哲担心左若离开后逢勤管不住他,完全是附带给稍过来的。
元启洲来左若麾下听令,同时带的还有几十个原籍在江南的天雄军士卒。
金华府往东是台州府,浙东最穷困的地方。境内七成是山,一面临海,唯有靠海才能谋的生计。许都麾下最得力的助手朱大彪冒着寒风带着几个陌生的汉人在台州海门卫附近转悠。
这里的人多数以出海捕鱼为生,当然也有人出海经商,或者干些不要本钱的买卖。
朱大彪对这一带显然很熟悉,他本就是绿林中有些名望的人,只是不做海里的生意。
“杨志高!有人找你!”一个鱼贩子撤着嗓子在寒风中呼喊。
一个皮肤粗糙,头发乱成一团的汉人扭过头来,他右耳被削去一半,但双目有神。左若只看了一眼,就认准他了。
“这个人曾经是台州有名的海商,常常走货往东番,听说南洋也去过,四年前在海上碰见风浪被打翻了船,变得穷困潦倒,不得不以捕鱼为生。浙江边境的好几处海盗与他都有交情,请他入伙他不愿意,因此被人削去了半个耳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