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书】(1 / 2)

加入书签

道兴元年十月十五的朝会,赵桓一改往常都在文德殿内召开的规制,改在了崇政殿举行。

当初白身上殿的陈东,也在十四的晚上,被赵桓突击下诏赐了他一个同进士出身并迪功郎,倒也能穿着一身崭新的鹦哥绿上朝了。

只是,他今日上朝为赵桓献上的计策,却是叫一众朝臣们个个都跌破了眼镜,便也见他站在大殿中心,掷地有声的道:“乞请陛下,巡幸九边,御驾亲征!”

至于理由,陈东倒也一字不差的照搬了当年寇准撺掇宋真宗御驾亲征北上时的说辞,而且建议赵桓这次御驾亲征的目的地也不是雄、霸二州,乃是当年宋真宗签下“澶渊之盟”的澶州(今河南濮阳)。

这一开始,赵桓包括群臣自然都是拒绝的,待陈东据理力争,将当年辽国南侵和如今金国南侵的时代背景做了一番概述,又将寇准忽悠宋真宗北上亲征和他忽悠赵桓北上亲征的古今异同之处做了个概念偷换。

当然了,种师道在雄、霸二州的第一道防线虽然算不得保障,但澶州距离东京很近不说,就算跑路也比东京容易跑得多了。最为关键的是,陈东建议赵桓,北上也不用带什么弱鸡杂兵部队,只要带上御车军就成了,以御车军的强悍战力,必然能保得他万无一失。

若能是,照着当年宋真宗的模样,也能在澶州城下一战而克了金军,也来签一个新版的“澶渊之盟”,说不定就能洗刷掉什么“升平之约”的耻辱。

不过,赵桓还是摇摆不定,朝仪从早上议到了中午,又从中午议到了晚上,也就在赵桓考虑着要不继续来个通宵的时候,却听得内侍来报,说宫城左承门天南角“又”发现了像书卷一样的黄帛。

为什么要说“又”呢?

因为当年赵桓的老祖宗宋真宗也是在宫城左承门天南角发现的《大中祥符》天书三卷!

当即,赵桓便也急忙率领众臣来到左承天门,焚香望拜,让内侍上城楼取下“天书”,由赵桓亲自跪受。

这新版的“天书”莫约也是有两丈多长,黄帛上隐约有字,透着火光一瞧,上面依旧用蝌蚪文(古篆)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继于顼、盛于桓。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传继可,封于泰。”

众人一看,哇塞!这个新版天书居然和老版相差不大,用词遣句像是一个人的手笔,肯定是保真不假了。而且比起宋真宗当初得到的“天书”,这新版天书也不过是多了十二个字:‘继于顼’,指的自然也就是宋神宗名赵顼。而‘盛于桓’,无异就是说大宋要在赵桓手里兴盛。而‘传继可,封于泰’这话该要怎么理解,却就要见仁见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