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闫曌的高论(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八十五章 闫曌的高论

见闫曌始终不肯进入正题,陶如轩只好说点实际的道:“去年李家坊拆迁的事情,你应该很清楚吧。当时给出的补偿是每平方米六百元,李家坊的老百姓认为太少了,不同意拆迁,而且还为此跟你们公司发生了冲突,又去县里面闹了一回。可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呢?”

“这还用问吗?”闫曌看着陶如轩道:“如果你不是外星人的话,就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当时,我们公司已经把征地款给了政府,政府协调不成,那是政府的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如果因为拆迁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干部队伍中确实依然存在一些有党性有原则的好干部,比如像你陶如轩同志,但绝大多数,在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下,已经腐*败掉了。我说这话,或许马上就会有人出来反对,不过反对的理由无外乎老三样理由,工资太低、社会发展太快和无良商人诱惑。那么我就要问了,如果你们这些党员干部都能坚持原则的话,那又如何能被社会,被无良商人腐蚀呢。说到根本上,还是干部本身的素质问题。”

陶如轩本想反驳一句,闫曌却似乎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伸手制止了,接着道:“你不要着急反驳我。我还有个实事要给你说一说。就拿现在的公职人员招考来说,叫什么‘逢进必考’。我的理解是,这里所说的‘进’应该是两个意思,第一是进体制,第二是进位,也就是说升官。但是这个考又在考什么呢。在我看来,干脆就是扯淡。我曾经跟一个通过考试上来的副局长接触过,当然具体是谁,咱们就不说了。此君说他是名正言顺,绝对通过考试上来的,可以说是根正苗红啊。可结果呢。我在跟此君接触的时候,发现他竟然连起码的公文都不会写。他曾给我们公司批了个条子,简简单单就两句话,可他竟然写的是前言不搭后语。后来,我问他,你们在考试的时候都考什么呢。他说是行测和申论,还要面试。我就开玩笑问他是如何通过这两门考试的。他说,为了应付那次副科级干部选拔考试,他首先参加了一个长达一个月的学习班,又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三个月来研究行测试题,又强记了十几二十篇申论题目。结果考试的时候,竟然真的让他压中了申论题目,就考了个第一名。他还说,考试成绩只要拿到第一名,即便面试的时候成绩差一些,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被刷下去。因为关系到一个舆论压力。不刷第一名的原因,竟然是舆论压力,你说荒唐不荒唐。”

对于这样的实事,确实存在,陶如轩只好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个情况确实存在,但是起码体现出了一个公平原则。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多大,社会稳定关键是一个公平问题。这就好比,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不过是为了笼络读书人的心,如果再能体现出公平的话,那便是盛世明君了。”

闫曌反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其实依然是封建朝廷?”

陶如轩急忙驳回道:“话不能这么说,我不过是给你打个比方。我们国家现在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正如伟人所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总要有个逐步改进的过程。”

闫曌却是一脸不屑的笑容,冷哼一声道:“改进?怕是没那么容易吧。据我所知,就是现在中枢的一些人也……”

说到这里,闫曌骤然停了下来,摆了摆手道:“咱们还是不要议论这些国家大事了。你是国家干部,我不过是你眼里的奸商。不在同一平台上,恐怕也论不出什么结果来。那就让我们各人自扫门前雪吧。”

两个人说了半天,却并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问题。陶如轩看了一下时间,已经过三点半了。一会四点还要给公安局开党委会议,便起身告辞。

下来了,刘峰在大厅里等着,手里拿一个袋子,见了陶如轩就迎过来问道:“陶书记,现在去吃饭吗?”

已经来不及了,也没怎么觉得饿,陶如轩边往外走边道:“还是算了吧。一会开完会再吃也不迟。饿一会死不了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