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八章 第四方出手(合...(1 / 1)
在沈十三的严刑逼问下,且长毛海盗也没必要为华夏的人保密,巴不得他们去自相残杀,就把事情给说了。
给黑龙会通风报信的人是向锦程。
——
刘子龙去香港拉拢向锦程手里的贸易伙伴,这让向锦程怀恨在心。
在这个年代,作为商人,一切都为了利益,向锦程掌握的贸易网,他的那些贸易伙伴,大家只是合作关系,并非他向锦程的人。
所以,这些人能跟向锦程合作,自然也会跟刘子龙合作,有生意做,谁会拒绝呢?再所以,当刘子龙亲自来香港接触那张贸易网时,向锦程傻了,根本就速会那么慢吗?我敢说,如果有同行给他造成冲击力,他的服务跟技术会翻几倍,而价格,也会真正合符民意。吃独食的,都是‘受到保护’才敢吃,才能吃,而受到保护的人或者产业,它注定走不长远,发展也很有限,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了这点。
在其他发达国家,一个家庭的网费跟话费,不超过人均收入的百分之8,而华夏,网费跟话费,已经超过了人均收入的百分之27,广大华夏民众,如今还有些伤不起啊。
……
刘子龙说:“以前,都是外国人拿着好东西来中国卖大价钱,搜刮我们华夏人的票子,因为那没办法,我们国家的行业,造不出好东西,能怎么办呢?难道一直固闭自封?
我们一直用不上好东西,自己也一直造不出好东西?还敢固闭自封吗?
经过这些大起大落,经过国外的冲击,经过贸易,人才会觉悟,眼光才能看的更远,从当年依赖进口的大国,现在不是成为出口大国了么?呵呵。”
沈十三说:“子龙兄,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连尚老都那么重看你了,你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学的东西。”
刘子龙拿到的贸易渠道,并非全完进口,很多都是出口渠道,国外有他们的优势,可华夏也有自己的优势,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小国也好,大国也罢,哪里看不到‘中国制造’?
华夏这边出口的分两块,一块是成品,一块是‘半成品’,半成品的范围很笼统,他包括各种零件,因为华夏的劳动力低廉,使得国外很多企业,把零件的订单纷纷发到华夏,用便宜的零件,拿回去,组成价格昂贵的成品。这一点,也是华夏这边出口量争大的原因之一。
这种差距,这个问题,华夏暂时无法拉短,它也需要时间,就如华夏的汽车行业,电器行业,经过了13年,反过来对国外的这些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以前敢牛哄哄在华夏卖几十万上百万的外国车,现在呢?几万块的马自达都有了,十几万的奥迪也有了,20来万的宝马也出现了,这就是华夏的反击,竞争,不光光是人家的手段,也是华夏人隐忍后的强力回报。这——也可称为眼光,如刘子龙所说,更远的眼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