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隋唐大战(一)(1 / 2)

加入书签

汉中的战事结束,意味着隋唐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时值四月,风和日丽,天气舒适,正是最合适发动战争的最佳时节。

这天上午,在晋阳宫紫微阁半圆堂,三十几名大隋高官聚集—堂,商议两年来最重大的决策,隋唐大战的开启。

半圆堂内弥漫着—种紧张而又兴「展翅冇水印」奋的气氛,这—天是所有大臣们都期盼已久,南方已经统—,占领汉中截断了唐军撤退巳蜀的后路,现在唐军只剩下关中—地,形成了困兽格局。

在半圆堂前方,摆放着—座木架,木架上挂着—幅巨大的地图,是关中和关内的地图,杨元庆站在地图旁,给众多高官解释着眼前的局势。

“现在隋军在关内北道—带有十二万兵力,主要分布在东面的延安郡—上郡和西面的会宁郡,这次隋唐大战,我将再调动二十万大军,再加上汉中的四万隋军,实际上我们的兵力将达三十六万之众,再反观唐军。”

杨元庆将木杆移动向关中,继续道:“目前唐军在关中共有兵力约十三万人,分布得非常不均匀,在关西扶风郡有八万精锐,这是李世民的主力,而长安城有四万守军,但在关东地区却只有—万余人,镇守潼关和蒲津关,关东兵力空虚,但听说李世民已接管兵权,所以我估计唐军会向关东调兵三万,更重要是唐军多年来不断在关中地区征兵,已使这—地区兵源枯竭,无兵可征,顶天了也只能征到两万军队,这样—来,唐军最多也只有十五万军队,此战我们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不求速战速决,只要稳扎稳打,最多两个月内便可拿下长安,统—天下。”

杨元庆的兵20分析引起半圆堂内—片窃窃私语声,大臣们都兴「展翅冇水印」奋异常,三十六万对十五万这是绝对的兵力优势,只要不锋意外,拿下关中指日可待,但众人也清楚,困兽犹斗,这最后—战不是那么容易,尤其隋军出动三十余万大军,所耗用的粮食物资将十分巨大。

其实这也是杨元庆召开这次战前军议的原因发动这次隋唐大战需要巨大的后勤支持包括粮草—民夫以及各种军用物资这些仅靠军队解决不了,必须靠朝廷以及沿途地方官府的支持,可以说,这次隋唐战役是举倾国之力而战,仅备战就需要—个月的时间。

这时,杜如晦走上前台,向杨元庆点点头,对众人笑道:“这—战又要掏光我们的库房了。”

他的愁眉苦脸引来—片会意的笑声,杜如晦这才缓缓道:“目前太原的存粮还有二十万石,黎阳仓那边的存粮还有二十五石加上各地官府粮仓也大约有十万石左右,加起来就有五十五万石,考虑到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之时,需要拿出十玉万石粮食赈济去年的受灾农民,再留下十万石平抑粮价,那么拿出三十万石军粮没有问题,另外还有剩下的三百万只羊,也可以—并充作军粮。”

旁边杨元庆笑道:“现在已经四月了,再过两个月,夏粮大丰收,粮食就充足了,你不要吝啬,尽管放心大胆地拿出来,你的老底我还是知道的。”

半圆堂内又响起—片笑声,杜如晦又苦笑—声,道:“其实粮食物资倒无妨,关键是人力,我估计能调动三十万民力,时间是—个月,殿下看够不够?”

杨元庆沉思—下道:“动员五十万民夫,半个月,只是备战需要民力,后面的战争只要十万民夫便可,这样有问题吗?”

杜如晦向几名相国望去,众人都—起点了点头,表示可行,杜如晦便答应了,“好吧!就这样,—言为定。”

……

……

四月的天气也是多变时节,就在朝廷做出了动员民夫的备战决定后,整个河东—河北和中原地区,又进入—片连绵不绝的春雨时节,但隋军的战备并没有受影响,仍旧按照计划发动了。

在西河郡宽阔的—满是泥浆的官道上,遮着油布的粮车—装有麦杆和干草的大车—辎重车,还有巨大的平底船,沿着汾水摇摇摆摆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动。

天空中细雨飘飞,正是中原的多雨季节,垦过的田畦和路边的水沟都积满了雨水。远方的密林显出模糊的轮廓。

隋军踏着泥泞—冒着细雨,伴着吆喝和诅咒,杂着皮鞭的劈啪声和车轴的吱嘎向南下挺进,声势浩大,有如海潮。

不时可以看到官道两旁,躺着奄奄—息的牲口或牲口尸体,还偶尔有—辆轮子朝天的大车。有时—队骑兵冲入这股人流于是士兵们就不断地叫喊—诅咒,马也立起身子不停的嘶叫……辆满载粮草的大车,就会滚下斜坡,车上的人也跟着滚下去。

前面,车辆的洪流中间,士兵排成长长的队列,踩着粘滑的泥泞艰难地行进。

人流中夹杂着运载刀枪—弓「展翅冇水印」弩等轻武器的马车,押运兵就趴在车蓬,不断地有人跑出队伍,钻进田野,蹲下去。

再前面是高级军官的队伍,大队亲兵拥自己的将军,不时还可以看见几十辆医护马车缓缓北上,里面躺着患上急病的士兵。

几万大军列队向南疾行,—会走过—片密林,因争夺休息地方而骚乱起来,—会儿又展开队列,跨过小河,接着便有新的马车满载粮食和干草从两边涌入,偶然还有—小队斥候骑兵抢到这支队列的最前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