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节(2 / 2)
公安局根据凶器追溯到“天下第一剪”的业主孟老头,并从他那里弄到了一份最近去理过发的男顾客名单,公安局当晚就把孟老头和两个在那里理过发的青年带到公安局,收审待查。
案发当晚,公安局就已将an定为头号嫌疑,因为遗书是写给他的,尸体是在他卧室发现的,而他本该在周末回家的却没有回来,可以断定是畏罪潜逃。公安局让jane的父母帮忙查找an的下落,jane的妈妈在女儿的电话本上找到了几个号码,一个个打过去,终于找到了an。
因为an有四个人证明他不在现场,所以公安局没有把他当作罪犯逮捕,而是让他呆在收审站。收审的原则是宁可错关三千无辜,不可放过一个真凶。一个无辜关在收审站,只是他个人暂时失去自由,但如果让一个真凶逍遥法外,那就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凶案。本着这个原则,只把年老体弱的孟老头放回了家。
现在an仍然是头号嫌疑,所有线索都指向他,所有证据都对他不利,他唯一的辩护就是他有四个人证明他不在现场,但他可以有一个同夥帮忙作案。他被抓当天身上带着五百多美元、近五千元人民币,不排除是准备付给同案的酬金。
艾米听到这些,不知道为什么,老觉得很像某本书里的情节,特别是那个简的父母滑倒、以为是自己摔伤流血的细节,她敢肯定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真不知是生活模仿艺术,还是艺术模仿生活。
她在心里冷笑,公安局那些人,怎么就看不出an是绝对不会杀jane的呢?他那么爱jane,爱到跟她有了孩子的地步,他怎么会杀jane呢?他们的那些推论,每条都可以轻易地被她驳倒。
在艾米看来,所有的物证都表明jane是自杀。
首先,jane留下了遗书,艾米没看见遗书,所以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但肯定写了自杀的原因。遗书的笔迹跟an的相似,是因为jane爱an,爱屋及乌,连他的字也爱,就会尽力模仿他的笔迹,也可能他们两人临过同样的贴。艾米自己临过贴,上高中的时候,她班上至少有五个人跟她的字体是差不多的。至于说遗书写得有条理,只能说jane计划很久了,这封遗书可能已经在脑筋里千百遍的写过了,说不定早就写在纸上了。
艾米相信jane有可能从“天下第一剪”拿走一把剃刀用来自杀。jane家里有刀,但够锋利吗?既然jane想自杀,她当然要makesure能达到目的。想像一下用一把钝刀在手腕上割来割去割半天,不早就把自杀的勇气割没了?当然jane家里的刀也可能足够锋利,但jane怎么知道呢?她又没试验过,也不可能试,但她一定知道剃刀是足够锋利的,你只要看看刀锋上的寒光,就能确定这一点。
jane从“天下第一剪”拿走一把刀是轻而易举的事,她每天从那里过,瞅见哪天没人,就可以溜进去拿一把走。理发店肯定有不只一把剃刀,孟老头丢一把剃刀,肯定不会大惊小怪。说党校老师不会偷走一把剃刀,只是一般规律,任何事情都有例外,而一个人想自杀,本身就已经证明思考是跟常人不同的。死都不怕了,还怕偷一把剃刀?
jane是左撇子,但an的床是右边靠墙的,她想躺在an的床上,躺在他睡过的地方,想像自己是躺在他怀里的,但她不想让血流在an的床上,所以她切左手腕,这样可以把左手伸在床外。过道里为什么有血,艾米不愿多想,可能是从an卧室流出去的,也可能jane是在过道上切腕,等血流得差不多了才躺到an床上的。有关血的细节使她毛骨悚然,恶心想吐,决定不再想了。
艾米记得jane写字是用右手的,因为她们交换过电话号码,如果jane用左手写字,她肯定有深刻的印象。这种半左撇子在中国很普遍,就是吃饭做事用左手,但写字用右手,可能在学校里老师只教用右手写字,也可能左撇子多少被人当作异类,所以正规训练的东西多用右手。jane的右手连写字这样复杂的事都能做,用右手切一刀不是很简单吗?她甚至想起jane织毛衣也是右手上前的。可能所有从小形成的习惯都是左手,但所有后来学会的东西都是右手。
但有一点艾米无法解释,那就是jane自杀的动机。jane怀了an的孩子,即便an移情别恋,她至少还有一个an的骨血,那也可以安慰她一辈子了。况且一个即将做母亲的人,怎么会想到自杀呢?艾米记得看过不少这样的故事,就是一个怀孕的女人正准备自杀,肚子里的孩子踢了她一下,于是她泪如雨下,打消了自杀念头。
难道jane不知道自己怀孕了?那就更没自杀的动机了。
既然没有自杀的动机,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谋杀了,但凶手不可能是an,而是另有其人。jane认识不少场面上的人物,也有不少追求者,会不会有人因为争风吃醋而杀害她呢?比如那个组织部的干部,如果他痴心追求jane,却发现jane爱着别人,而且已经有了孩子,他完全可能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从“天下第一剪”偷走一把剃刀,在那个星期五的晚上,甜言蜜语叫开jane的门,然后杀害了jane,还把现场布置得象自杀一样。或者那个刑侦科的科长,jane跟他也很熟,是不是也是对jane追求未遂呢?
遗书也很好解释,凶手可以逼迫jane写一封遗书,或者伪造一封遗书。艾米没有看见那封遗书,不知道内容。但她很自信,如果她读了那封遗书,她就能断定究竟是jane写的,还是凶手写的。
艾米想到了这些,但她甚至懒得跟妈妈说她的分析,因为她知道an没有杀jane,她相信公安局的人迟早会认识到这一点。即使公安局的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她也不担心了,因为jane已经死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死了。an那么爱jane,那么爱孩子,他的心肯定也死了,生命对于他还有什么意义?也许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只求速死。
她竭力不去想像an现在是怎样地哀悼着jane和他们那未出生的孩子,但她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他泪流满面,为了jane和孩子的死泪流满面。有一次她梦见an在为jane和孩子哭泣,痛到极处,他那大而黑的眼睛里流出来的不再是泪水,而是血水。她自己也哭醒过来,希望自己跟jane换个位置,那么an现在就不是在为jane痛哭,而是在为她痛哭。
她知道an是个反对自杀的人,他在他的论文中已经阐明了这一点,因为他论文的立意就是“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他谈到了爱情的不可确定性和不可把握性,认为这是文艺作品中人物为爱而死的最基本原因。但为爱而死的积极意义已经随着社会制度婚姻制度的变迁而不复存在了。在现代,象祝英台那样殉情已经没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了,所以为爱而死已经不值得提倡歌颂了。人们应该珍惜生命,因为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而这一次生命,我们可以用来做很多比为爱而死更有意义的事情。
艾米知道象an这样理论上竭力反对自杀的人,是不会因为爱人和孩子的死去自杀的,但不自杀不等于没有想死的冲动和理由,不自杀不等于充满了生之乐趣。他只是在为了不违背他的理论活着,那该是多么沉重无聊的人生。
说不定他现在已经对公安局承认是他杀死jane的了,所以公安局不放他出来。那样他就可以借公安机关的手,来实现他速死的计划,去追随他心爱的女人和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