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新店开业(2 / 2)

加入书签

很多人都不去服务社买豆油了.因为确实有人中了三等奖.两个多月过去了.虽然也只是有人中了三等奖但是还挡不住人们买豆油的热情.

张翠莲知道这是商家的一种宣传手段.中奖的人凤毛麟角但促进了销量.

沒想到东院有人中了奖.还是个特等奖.一下子就轰动了.很多人都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可以得到一个黑白电视.

这个人就是当初跟张翠莲借了小人书转送她人还理直气壮的某个连长家属.她家里有电视不想要那个黑白电视.就说既然价值700块钱那你把钱给我好了.电视我不要了.

小卖店老板很无语.说这个厂家肯定满足不了.而且本來说是有税金的.本來是要本人交了税金才给你电视.但是见到这个女人跋扈刁蛮.那个厂家的人就说这一百多块钱的税金我们给你交还不行么.你就把电视拿回家去就完了.

那个女人不依不饶.说不给钱就是骗人的.闹得挺大的.那个小卖店的老板也挺厉害的.直接找上了部队领导.说明了情况.说人们子弟兵的家属.怎么觉悟性这么差呢.还说如果领导也觉得我们被欺负是应该的.那我自掏腰包给她七百块钱.但是事儿不是这么办的.你们明显就是敲诈.还问领导是不是扣了军人的津贴了.让家属这么恬不知耻的要饭.

领导的介入也沒能让那家属消停.非说就是骗子还要揭穿什么的.最终领导也无奈.只说这就是人家定下來的你就照着遵守就行了.你欺负一个卖货的有什么能耐.人家大老板也不知道.

旁边也有人劝.说这都是买好了的电视机的.人家财务部门都把钱专款专用了.也不肯能为了你一个人乱了套.

后來是有人出主意.说反正是白给的你拿回來再卖出去不也一样么.就是拿回家给娘家用.那也是一分体面.

最终那家属抵不住众人的劝说.不情不愿的拿了那电视机回家.现在每每提起來还是一肚子火.逢人就说那个小卖店欺负人那个豆油厂骗人.

听说了这个事儿.张翠莲觉得那个家属借小人书的事儿都不算什么了.有些人一辈子都想不通的事情.沒有必要生拉硬拽给她讲道理.

但是也给了张翠莲两口子一个经验.做生意就是做生意别攀人情.

不过话虽如此.顾致城的战友來买电器也能便宜一些.肯定要比绥远别的地方便宜.而且就算是你说不赚钱也未必有人会相信.

张翠莲的生意不好不坏.毕竟这个地方老百姓的工资平均一个月也才一百五六十块钱.所以这边的人特别想要找个军人结婚.工资比别人高稳定待遇好.

不像q城工资都在二三百块钱.好点的三四百块钱.买一台三四千块钱的电视冰箱.存个一年半载的就买了.但这边的人不行.地界偏远工资低沒有q城那边的富足.

看得人比买的人多.张翠莲算了一下每个月只要卖两台就不赔钱.可以把工资发了还能平了房租.至于饭钱车费水果钱就不在计划之内了.这属于他们的家庭日常开销.不计入营业成本.

好在张翠莲的进货渠道正规便宜.从付鑫那里走的都是总代理的进货价格.很快就在绥远的电器市场站住了脚.慢慢的她发现自己已经沒有时间來专心的写稿子了.

要知道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可是有违约金这一项的.张翠莲狠狠心决定雇一个嘴巴伶俐的售货员.工资直接跟奖金挂钩.只要她卖出一台.自己就给她相应的奖励.

有了奖金的诱惑.新雇的小姑娘卯足了力气给來人讲解.她能说会道.不从性能上下手只从來人的需求上说问題.

这个家用电器都不是生活必用品.年轻人來买必然是为了面子好看.要么是乔迁新居要么就是结婚.老人买电视一般都是黑白换彩电.中年人那肯定是手里有钱.互相攀比了.

张翠莲这边最好的冰箱被一个熟人买走了.那就是自己的邻居范金凤.最贵的一台冰箱价格7000块钱.白色一米八高的大冰箱.比张翠莲家里自己用的160的绿色冰箱看着气派多了.

雇的货车拉回去.让东西院好多女人都羡慕坏了.尤其是听说这个价格.都红了眼睛.

于婆子拉着丁美撇嘴:“就吃穿好.看着有钱.想买啥就买啥.今天不想明天咋活.真虚得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