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六 文至宣府(1 / 2)
杨嗣昌是湖南人,虽然在北地做官,但是家乡的口味,是从小吃习惯的。他或许在中午和晚上,一时兴致来了,会吃一顿山西特‘色’菜,但是早餐,素来是吃的湖南风味。
湖南的早餐特‘色’颇多,多半都是小吃。米粉、葱油饼、油条、干面、各‘色’粥、‘春’卷等等,无非就是这些。寻常人家吃的是这个,便是官宦富商人家,其实吃的也差不多。毕竟是早饭,一来是来不及整治收拾,时间上不允许,二来早饭嘛,吃点儿简单的家常饭,对身体也好。
杨嗣昌年纪不小了,他是万历十六年生人,今年四十有七了,这个年纪,在大明朝早就可以自称为老夫。按理说人到中年,更应该吃点儿清淡的,也是将养身子。但是不然,他这个人,便是早饭,也要吃的十分之排场讲究,要有菜有酒,和中饭晚饭无异。
今日吃饭的所在,选的是后宅西侧‘花’园儿里头的一处‘精’舍。
做外官不比做京官儿,京官儿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锦衣卫就盯着,做什么都不敢太过,建造宅子也是小心谨慎,不敢有什么出格儿的,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让人抓了把柄,就要倒霉。但是做外官的,就少了许多顾忌。
尤其是杨嗣昌少年得志,二十二岁就中了进士,其父又是鼎鼎大名,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杨鹤,乃是不折不扣的官宦世家出身。这等出身,这等经历,自然而然就有了几分骄狂之气,他又是以刚过不‘惑’之年而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之职督抚宣大,正是鼎盛之时,做的出格儿一些,行事骄狂一些,也是在所难免。
像是这宣大总督衙署,人都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儿,大明朝都是流官,一般来说,住在衙署里面,这些官员们都是不会修缮衙署的,终究不是自家的宅子,说不定哪一日调到别的地方去,好不容易修好的就都便宜别人了。
但杨嗣昌不然,去年他上任宣大总督,浦一上任,便是大兴土木,好生把后衙给改建了一番,其中重点就营造了这西‘花’园。
拆了一大片房子,平整好了土地,周围起了高墙,又移植来许多‘花’草树木,顿时便把这西‘花’园给点缀的风景上佳。园子里有假山有湖泊,有草地有密林,还有一片北地很少得见的小小竹林,竹林里几间‘精’舍,旁边儿还
开了小溪,很是雅致秀美。
这座‘花’费重金打造的园子,因为舍得‘花’钱,人力也是充足直接调动了一些阳和城周围的兵丁来干活儿很快便是建好,杨嗣昌也很是舒坦的在里头过了一阵儿。不过好景不长,秋去冬来,北地的严寒下,万物枯败,这‘花’园子也景‘色’不再了。
作为一个博览群书的传统文人,枯荷败叶,寒冬霜雪,杨嗣昌可以欣赏,也有那个情怀,也知道那种情景下该是怎么样的感情,但他实际上并不喜欢。他正是仕途‘春’风得意的当口儿,喜欢的是鲜‘花’锦簇,烈火烹油。
是以一个冬天,也没来几次。
不过先如今已经是二月多,大地返青,‘春’日气息逐渐到来,这西‘花’园也恢复了生机。
因此过年之后,杨嗣昌第一次来这里。
竹林还是泛黄的,‘精’舍旁边的小溪已经开冻,从城外引入的活水流入园子里的湖中,溪水中还带着不少碎冰,哗哗流过,叮咚作响。
‘精’舍外面,几个带刀的护卫摁刀守着,还有三四个眉清目秀的小丫头站着,随时准备听到里头的招呼便赶紧过去伺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