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进攻与防御(2 / 2)
萨罗尔船长下令立即进攻。尽管任务还很艰巨,但是他认为已经稳一操一胜券了。事实上,大门坚固异常,没有大炮断难突破。土著人冒着窗口的槍林弹雨刀劈斧砍,自然付出了大量伤亡的代价。然而这并没有动摇他们首领的决心。看来只有将他击毙,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两小时过去了,市政一府大楼仍旧抵抗如初。槍弹击毙了大批进攻者,但是增援者也不停地冲上来。像詹姆·坦克登、斯图尔特上校这样最优秀的狙击手,虽说都曾试图击毙萨罗尔船长,但均未成功。他周围的人虽然有许多被打死,但是他却好似刀槍不入一般,毫发未伤。
在一阵空前密集的对射中,一颗子弹飞进中央陽台。被击中的不是他萨罗尔船长,而是赛勒斯·彼克塔夫。他胸部中弹,倒下了,血涌咽喉,他只模模糊糊地讲了几句话。大家将他送进后面的屋子里。在那儿,他很快就咽了气。就这样,样板岛第一任岛执政官倒下了。他是一位能干的管理人员,有着一颗正直伟大的心。
进攻似狂涛一般,达到令人可怕的疯狂。在土著人的斧子下,大门快保不住了。怎样才能阻止住对样板岛上这个最后堡垒的进攻呢?怎样才能拯救这些妇女、儿童、以及所有被关到这里的人免遭集体屠一杀呢?
马雷卡里国王、埃塞尔·西姆考耶、斯图尔特上校正在商议,探讨从大楼后门逃走的事宜。但是到那儿去藏身呢?……去后炮台?……但是他们追到那儿又怎么办?……去某个港口?……可是土著人是否已经占领了那儿?……伤员怎么办?已经不少了,总不忍心将他们丢下吧?……
正在这个时候,一声幸运的槍声扭转了乾坤。
马雷卡里国王不顾四周槍弹如雨、标槍如织,冲上陽台。他端起长槍,瞄准萨罗尔船长,就在一道门眼看就要被劈开的一瞬间……
萨罗尔船长饮弹倒下。
马来人被他的死惊呆了,抬着首领的一尸一体连忙后撤。土著人也随之朝着广场栅栏门处退去。
几乎就在同时,第1大道高处响起喊杀之一声。那儿的槍声重新又激烈起来。
出什么事啦?……是否是守卫港口与炮台的人取得了优势?……难道他们杀回城里来啦?……他们难道不顾力量悬殊,抄了这些土著人的后路?……
“天文台方面的槍声聚然紧了吗?……”斯图尔特上校问。
“这些混帐东西可能又有了援军吧!”西姆考耶舰长回答说。
“我想不是,”马雷卡里国王回答说,“因为这些槍声并不能说明……”
“对!……重新打起来了,”潘西纳叫了起来。“我们重又取得了优势……”
“瞧……你们瞧呀!”卡里斯特斯·门巴尔接口说,“这些狗家伙开始四散而逃……”
“冲啊,朋友们!”马雷卡里国王高声说,“把这些混蛋从城里全都赶出去……前进!……”
军官们、士兵们、水手们都冲到楼下,从大门里冲了出去。
广场上野人四散奔逃,有的沿着第1大道,有的在附近的街道中抱头鼠窜。
这种局面扭转地如此快、如此意想不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缘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萨罗尔船长的猝死……群龙无首?……这些进攻者在人数上如此占优,总不会因为首脑被击毙而如此丧失斗志吧!要知道当时市政一府大楼已经危在旦夕了。这种推测不可能接受,不是吗?西姆考耶舰长、斯图尔特上校率领大约二百名水兵与士兵冲进第1大道,追逐逃亡者。随之而去的还有坦克登父子、奈特·科弗利,弗拉斯科兰与他的伙伴们。土著人惶惶而逃,甚至顾不及回头放上一槍或者射一出最后的毒箭,斯尼德步槍、弓箭、标槍丢弃得遍地都是。
“冲啊!……冲啊!……”西姆考耶舰长高声叫着,那声音好不响亮。
然而,在天文台附近,槍声响得更加猛烈……那儿肯定正进行着非常惨烈的战斗。
样板岛得到救援了吗?……然而什么救援?……哪儿来的救援?……
不管怎么说,进攻者陷入极度的恐怖之中,四散狂逃。他们是否遭到左舷港援军的攻击呢?……
是的……夏威夷群岛的法国移民率领下一千名新赫布里底岛人攻入样板岛。
“四重奏”在见到他们勇敢的同胞时,得到他们用母语的安慰。这有什么奇怪呢!
这种意料之外的干预经过是这样的,可以说有点神奇:
头天夜里,以及天亮后,样板岛一直不停向夏威夷群岛漂去。大家不会忘吧,那儿是法国的殖民地,而且日趋繁荣。或者说,殖民当局一旦获知萨罗尔船长指挥这次进攻行动时,决定率领一千名臣服于他们的土著人增援机器岛。但是为了将他们送到那儿去,光凭独木舟是不够的……
早上,当海流将样板岛漂到夏威夷群岛上游时,正直的法国移民那份高兴劲完全可以想象。所有的人都跳上渔船,带着土著人——他们大都游泳泅渡——登上了左舷港……
这时,留在前炮台与后炮台的防御人员和留在港口的人与他们汇合在一起。他们跨过郊野,冲过公园,直扑亿万城。由于有了他们的牵制,市政一府大楼才不致落入进攻者的手中(萨罗尔船长之死令他们慌乱了)。
两小时之后,新赫布里底岛匪帮由于遭到四处围捕,只好跳到海里逃生,希望能游到夏威夷群岛。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倒在了部队的槍弹下。
现在,样板岛总算可以放心啦!总算逃过了一场抢劫、杀戮和毁灭的劫难!
这次可怕事件的结果似乎应该是皆大欢喜,并且对别人的义举应该有所表示……然而没有!啊!这些美国人总令人惊愕不解!这最终的结局好似很正常……他们仿佛早就料到……然而到底靠什么东西,才抵御住萨罗尔的罪恶,令他无法实现那场可怕的浩劫!
可以这样认为:样板岛的两位主人可能暗自庆幸自己保住了这笔高达20亿的财产。这宗财产的前途是因为沃尔特·坦克登与蒂小一姐的结合而获得了保障。
应该提提两位新人。当他们重逢之时,都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这时,没有任何人会觉得有失体面。他们不是在24小时前就准备结婚的吗?……
干嘛要有那种过于美国化的那种矜持?我们的巴黎艺术家才不管那一套呢,他们热烈地欢迎着来自夏威夷岛的法国移民,那么热情地握着手!“四重奏”得到了同胞们多么诚挚地道贺啊!如果子弹没长眼睛,作为二位小提琴手、一位中提琴手、一位大提琴手的他们,便不能勇敢地去行使自己的职责。至于优秀的阿塔纳兹·多雷米,他静静地在文娱城里等待着他的一位学生,而学生则执意不来……谁又会为此指责他呢?……
至于说总管则是个例外。他虽说是个地地道道美国佬,但那份喜色溢于言表。大家想他能怎么样?他的血管里流着的可是声威显赫的巴纳姆的血啊!这么一位名人的子孙肯定不会那么冷漠,不像那些北部美国人!
浩劫结束之后,马雷卡里国王带着王后,回到了自己在第37大道的住所。由于他对共同事业的勇敢与忠诚,名流议事会将亲自登门致谢。
样板岛又获得了安全。然而这次得救则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赛勒斯·彼克塔夫在战斗进行到最惨烈的时候阵亡了,六十来名士兵与水兵死于槍弹或毒箭。至于勇敢地参加战斗的公务员、职员和商人,他们的牺牲人员几乎与士兵相等。全城的居民出席了他们的集体葬礼。“太平洋明珠”将永远怀念他们!
亿万城人以其惯有的高效办事能力,很快便恢复了原状。样板岛在夏威夷岛停泊数日后,便再也见不到血战后留下的任何痕迹了。
在此期间,一致同意将军权一交一给西姆考耶舰长。就该位置而言,没有任何困难,没有任何竞争。詹姆·坦克登先生、奈特·科弗利先生都无意有任何涉足。对于样板岛以后的新执政官问题,决定通过选举加以解决。
第二天,城里的居民都聚集在右舷港码头上,参加一次庄重的仪式。马来人与土著人的一尸一体都扔进了大海。对于为保护机器岛而牺牲的烈士,待遇肯定不同。他们的遗体被虔诚地收了起来,送到基督或天主教教堂里保存,这是他们应得的殊荣。岛执政官赛勒斯·彼克塔夫像最普通的平民一样,受到同样的祈祷、同样的哀悼。
以后的丧事托付给样板岛上的一只快速轮船。该船立即启航,驶向马德兰湾,将这些宝贵的遗体送到基督教的墓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