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1 / 2)

加入书签

第七百一十八章正旦大朝二

天蒙蒙亮,很多人都开始出动了。

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往南斗殿。黑暗之中的南斗殿灯火通明。一个鲸油大灯渲染出一个个光团,远远的看去,好像一团光从的南斗殿之中迸发出来。

这样看去,在黑暗的烘托之下,南斗殿更显得威仪。

南斗大殿之前,已经有士卒彻夜守候了。

王阳明也拖着病躯来到这里,他的弟子们簇拥着他。

王阳明咳嗽几声,说道:“我没有想到,这才短短几年之间,东雍遍有如此气象。实在令人惊叹啊。”

就王阳明本人来说,他来东雍,并不是自愿的。如果不是正德的命令,王阳明宁可回家修养了,但是事情一步步发展,让王阳明骑虎难下。恐怕今后要老死在雍国了。

现在想来,真是事事难料啊。

徐爱说道:“雍王殿下,真乃不世之才,有今日之成就,也不算是幸致。”

“横山。你要好好准备啊,我这位置将来就要落在你手里了。”王阳明很明显的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急速的老化。

人毕竟是人,再厉害的人也比不了天。王阳明修过佛,问过道,练过武。最后又归于儒,但却不能挽救他身体上的衰老。他中年之后坎坷太多,早就伤了元气,王阳明觉得他如果静修还能延长寿命,如果再担任这个丞相之位,却要要了他的老命了。

迁都固然是朱厚煌本人的意思,但是大建宫殿,却是王阳明的意见。建筑物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壮观的建筑物却能直观的表现出国力来。

在南斗殿外,王阳明能感受到所有官员的心思,都有安定下来了。似乎重现认识了东雍的国力一样。

毕竟听前面打了多少胜战,听国家有多人口,都是虚,而这如果北京一样,大朝会,却让他们深刻的意思道:“哦,东雍已经是一个大国。”

这些官员的心思定,就说明了东雍将有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

“老师,弟子觉得自己担不起东雍大任,弟子让老师失望了。”徐爱说道。

王阳明长叹一声。

他知道徐爱说的是实话,他这个弟子,还撑不起一国宰相,不要朱厚煌现在坐镇中枢,还侵犯了宰相的权力,但是东雍宰相权力之大,比内阁首辅大多了。即便是这样,他就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情,决策的事情上,雍王是插了一手,但是在执行层面上,全要宰相来督促调节。

还有,以朱厚煌的性质,能安分守己几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将来如果有出征之事,宰相坐镇后方调节军需,事情更加重要,徐爱还真撑不起来。

但是王阳明却选不出超过徐爱的人了。

东雍的人才比之前多了不少,但是真正能称得上宰相之才的,还都是从大明来的,东雍本地,与南洋人士之中没有,王阳明知道自己弟子之中,真正有能力,当初都看不上东雍,去了大明,剩下的弟子本就不是多好,其中做学问的人才有几个,真调理阴阳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王阳明不由的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下任宰相该是谁啊?

为了这一次大朝,李良钦忙坏了。

本来朱厚煌的亲卫不多,不过千余人而已,但是来到新都之后,朱厚煌里面明白,区区千余亲卫不够用了,因为连站满整个的皇宫都未必够。

朱厚煌与李良钦商议过后,直接将一个团划入亲兵之中,也将亲兵正是列为龙骧卫。

这些士卒一个个好像石雕一样站在广场的角落之中。

一群人慢慢的在广场上聚集了。

分为数部分,其中大部分都是丞相府的人。丞相府的相当多。不过现在还是称呼为长史府。

毕竟东雍不比当初,不是区区一两县的地方。不即便不论属国,近三十个县,东雍的县,都是当户口过万之后,才能列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