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胜负手三(1 / 2)

加入书签

第八百六十八章胜负手三

匆匆一日过去了,这个人是谁,终于有了答案。

原来是伏羌伯毛锐。

张经有几分了然。

这位伏羌伯毛锐也许就是大明勋贵之中,唯一几个可以上阵杀敌,领兵打仗之人。显然这为伏羌伯也不是他一个人来的。或许应羌伯的到来还是上面那位的意思。

伏羌伯张经是第二代伏羌伯。

第一代伏羌伯毛忠,也算是老将了,屡立战功,到了年老的时候,算是积功封伯,对朝廷来说这爵位并不是多想给毛忠的。

还公文来往,打过好几个嘴仗,最后才算是定下来伏羌伯了,就伏羌来字来说,也不是美称。

因为毛家祖上也不是汉人,毛家祖上叫做哈刺歹,哪里有汉人的样子。

不过,不管伏羌伯是不是汉人,但是他们都对得起大明朝的爵位。

毛忠刚刚封爵之后,就在固原之战之中而死。子孙从死者不少,可以称得上满门忠烈。

而毛锐是毛忠的儿子,也算是一个能打仗的,与正德并不是太亲近的将领。

毛锐打仗之能或许比不上自己父亲,但是也是从弘治年间一起镇守四方,平定叛乱,不过,在刘六刘七之乱之中,打过败仗,被正德罢免了。

毛锐终正德一朝不受待见的原因,就是毛锐在刘瑾案之中的表现。

刘瑾想要诬陷刘大夏,毛锐被刘瑾弄进去百般拷问,毛锐支撑不住,最后,给刘瑾贿赂,被放出来当漕运总督。

不过,这个毛锐的运气不好,他刚刚花费大力量摆平了刘瑾。刘瑾就倒台了。毛锐被牵扯进去,被立即免职。

不过,嘉靖想要平定东雍,所以就找一些与正德关系不好,但是能打仗的武将,而伏羌伯毛锐便是。

他本来被嘉靖授命镇守湖广。

只是东雍之战失败,嘉靖就不放心,立即派毛锐去支援杨一清。当然了还有毛锐在湖广训练的数千楚兵。

即便杨一清对来分权的伏羌伯有几分不爽,但是不得不承认,伏羌伯毛锐的到来是他很大的助力。

比如现在,杨一清就放心,毛锐去执行与雍军决战的任务。杨一清自己也知道,真正的临阵指挥,自己未必能比得上,家学渊源的毛锐。

不过以杨一清的计划,真正先开始开打的并不是毛锐,而是张经。

张经大军东出,包围了姚江北岸的雍军军营。

张经的部下大部分都是民夫出身,训练不行,守城还可以,指望他们野战,就差远了。张经就从杨一清那边要过来数千精兵压阵。

在这数千精兵压阵之下,张经不知道拆了多少木头,将什么马车,乌篷船,大门,等等全部改成了盾车。

而雍军的营寨并没有什么护城河,只有一道壕沟围着。

随着张经一声令下,他们开始进攻了。

张经将从嘉兴跟随自己的家丁派了下去,负责各队民夫,成为各队民夫的头领,不过这民夫之中,也有敢打的人。

大概有数千人。

他们都是张经收刮的敢战之士。

全部被分配张经能弄到手的最好的兵器,民夫推着盾车走,而这些精锐敢战之士,就在盾车后面,随时准备出击。

盾车移动很慢,好像一只只蜗牛,一步步坚定的向营寨而来。

黎子云一手拍在一根旗杆。说道:“都准备好吗?”

“都准备好了。”下面的人说道。

北岸只有黎子云一个营。

朱厚煌虽然没有退,但是在朱厚煌的作战思想之中,带着浓重的拖时间的想法。

北岸本来是雍军大举登陆的桥头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