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行业秘籍(1 / 2)
把“飘叶石”带到柳州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需要遮人耳目。蓝家山不确定自己能否把它顺利出手,听高经理的口气,似乎这笔交易很简单。报价30万,他也没有异议。高经理只是嘱咐他要订做一个上档次的木座。
这钱真的这么容易赚吗?这块石头就像他的菩提树,给他领悟,给他指引方向。他还有点舍不得卖掉它呢。有了这种心理支撑,他尽量让自己变得坦然。不过当石头被帆布包裹着被叉车放进车厢时,他很清楚,它就是一个商品。而他就是一个商人。
小培得知蓝家山就是“天价磨刀石”的幕后推手,也没有表示太大的诧异。只是纳闷他从哪弄来的钱,毕竟他已经习惯蓝家山这么出人意料地折腾了。
小培这么说:“瞎猫总能撞上死耗子。”
不得不佩服他的运气,但这一次,想凭着一篇报道就要翻三番,他吃不准,就干脆闭上嘴,不发表意见。
“你怎么又和徐微微搞到一块去了。”在小培眼里,这才是最吊诡的一环。
蓝家山试图向他解释他俩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两家为了这事都受到很大冲击,我们都得找点事来做,弥补一下。”
小培担心:“小心她喜欢上你。”
这个担心也未免太可笑了,蓝家山哑然失笑,但小培的表情很严肃,不是开玩笑的口吻。
蓝家山强调:“我有喜欢的人了,女人喜欢男人,不会是像徐微微和我的关系。”
小培不以为然地反问:“你又认识几个女人?每个女人都不一样。”
蓝家山把近期和徐微微的交往细节在脑海中盘点一番,确认她和自己是两个独立的绝缘体。
小培替蓝家山联系了柳州一家仓库,离奇石市场不远,也方便配座量尺寸,出不了手也方便带大老板来看货。对于这块石头,小培可没蓝家山这么乐观,连石款带木座加工费砸进去,可不是一笔小钱啊,因为买了看走眼的石头而导致资金短缺,大伤元气的例子他看得多了。
蓝家山和小培约好,赶柳州“墟日”时顺便把石头带到柳州。
他们租了一个卡车,“飘叶石”被帆布遮盖着,混在“赶墟”的石头中间,行驶在和红水河平行的公路上。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蓝家山想到希腊哲学家的这句话。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而生命的生长、旺盛和衰亡却无法逆转。
蓝家山的内心忽然有种不切合年纪的沧桑感,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他注定要在这河边的小镇上与石头为伴,他冒着生命危险,为自己的目标打拼,心爱的人却不在身边,他将一个人寂寞生长。
只要接近柳州,他都不可抑制地想念着卓越。而想到她,心里就阵阵隐痛,那10万块突飞猛进的积累,也不能让他减缓分毫。
这才是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的所在。
照惯例,他们要在县城待一个晚上,小培又拉着司机去看深夜午夜场里的三级片,蓝家山没兴趣和他俩为伍,就一个人坐在车厢里守着这车石头。
夜很深了,蓝家山正迷迷糊糊地打瞌睡,突然被惊醒,有人在敲窗户。
他看了看表,凌晨三点,窗外是个五十出头的男子,戴着帽子,脸上有股凶相。
蓝家山把车窗摇下,声明:“我们是拉石头的,不搭客。”
男人诧异:“我不找你,我找他妈谁?小培给我捎带的东西呢?”
蓝家山恍然大悟。镇上的确有人捎了一个纸箱给小石的作坊。
蓝家山小心翼翼地问:“你是——”
男人不耐烦地说:“我是小石的师傅,你给我把车开回去,我现在就要拿货。”蓝家山精神一振,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造假高手,不过这事也太诡异。半夜三更的,就等不得天亮?是什么贵重物品啊?
蓝家山解释:“我不会开车的。”
男人骂骂咧咧地上了车:“那你给我开门,还傻呆呆的干吗?”
男人把车开动。
“小石为什么不来?”蓝家山觉得自己需要核实下细节,不要连车带石头都给人劫走了才好。
男人不搭理他。
蓝家山追问:“你真是小石的师傅?”见他盛气凌人的模样,蓝家山也蹿起一股无名火。
他冷冷地反问:“不然呢?”
蓝家山也提高嗓门:“你认识我么?我怎么放心把东西交给你,我又没见过你。”
他嘲讽地望着蓝家山,说:“我当然认识你,你就是买了我那块凤凰石的傻瓜。”
这个回答让蓝家山有点蒙了,他望望窗外,果然,停车的地方正是上回小培和小石碰面的地方。
男人把车开进一个院子里,跳下车,指使蓝家山上后厢把那个纸箱提了出来。他忽然用手电照了照帆布盖着的“飘叶石”,问:“这是什么?”
蓝家山含糊地说:“磨刀石。”故意把身体挡在石头面前,他可不想暴露目标。
男人怀疑地望了蓝家山一眼:“磨刀石?真新鲜。该不会是画家磕头的那一块?”
这人也太聪明了,蓝家山对这人魔鬼般的直觉有点恐惧,摇头,说:“什么磕头,我不懂。”他说着就要上来掀帆布,蓝家山急忙制止。
“那就是了。”他哼了一声说,“你就给我装傻吧,既然你都做上磨刀石的买卖,会没听说过画家磕头的事?小伙子,你还是太嫩了点。”
蓝家山知道自己还是露马脚了。
他似乎漫不经心地问:“你准备把那块凤凰石怎么处置啊?”
和这种人在一起,蓝家山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他狡猾地反问:“你有什么建议?”
男人漫不经心地说:“卖给我吧,我给你800块辛苦费。”
没想到自己那个未成形的计划这么快就实现了,蓝家山欢欣鼓舞,可见人人都有弱点和软肋。只要你点准他们的脉。
蓝家山心里窃笑,说:“低于两万我不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