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资深记者(1 / 2)
两人走下楼,发现楼上的灯顿时灭了。这个人,过着孤独而寂寞的日子。
徐微微问:“想不想趁热打铁,去老黄家再打听些情况?”
蓝家山对于拿到这块石头已不抱幻想,见徐微微这么刨根问底,她的目标显然也不在那块石头上。就像当时她怂恿蓝家山买下飘叶石只是为了报复范画家一样,这回她在打什么算盘?蓝家山心里嘀咕,这个女人善于声东击西,暗度陈仓。
徐微微鼓动道:“找到这块石头,你就挣到20万了。”蓝家山可不会轻易上当,他仔细看她的表情,她的眼睛瞪得很圆,嘴巴紧抿着。
蓝家山不以为然:“韦娜舅舅自己卖的石头,他都不肯承认,更不愿意透露买家,难道你同事会知道?”
“这件事对老黄的打击挺大的,我是怀疑这件事里一定有什么内情。”她越是做出单纯的表情,蓝家山就越怀疑她有其他目的。
蓝家山把此事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这块石头的下落很可能就掌握在韦娜舅舅手里,他却把话题岔开,暗示这其中有很多内情。这么做只是为了转移别人的视线?他还明确表示,这块石头并没有传言的那么神秘,那么,事件的核心是什么?
他们的目的不在这块石头上,他们又是指谁?
被称为“老黄”的记者,其实是位40多岁的美男子。蓝家山甚至在一刹那怀疑徐微微如此热衷于调查此事的目的,她在暗恋他吧?
年轻时的俊朗并未被岁月所消磨,更增添了成熟的睿智,清澈的眼神,温文尔雅的风度,诠释着一个成熟男人的魅力。
家里摆放着很多大化彩玉石,暗示着他和岩滩有不解之缘。
在他面前,徐微微就像请教老师的学生,目光中带着一点仰慕。
徐微微介绍:“我进报社,就是老黄面试的我。”她本来想表明两人的渊源,脸却红了一下。她为什么在他面前如此紧张?
黄记者轻轻松松的几句寒暄,就让气氛活跃了起来。他呵呵笑着给他俩拿了两听饮料,把他们领到一个宽大的阳台上,那里摆放着几把摇椅,正适合欣赏江景。
黄记者微笑:“本来我是给副刊部招编辑的,发现徐微微是个不错的记者苗子,就忍痛割爱了。”他望着蓝家山的眼睛,微笑地说,这人有很强的感染力,真诚、和善、有涵养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对于他俩此行拜访的目的,他似乎一点也不好奇,三人俯瞰着柳江边上灯火迷离的夜色,夜风习习。
徐微微和他聊了一些单位里的事。她还时不时向蓝家山穿插介绍下:“黄老师准备到美国去,他的妻子孩子已经过去了。”她一下用“黄老师”表示尊重,一下又用“老黄”以示两人关系亲昵。她究竟是他的同事还是他的崇拜者?毕竟还是个女孩子。蓝家山心想,我只是不习惯她这种角色而已。
“老黄写过很多有影响的专题报道。”她举了几个例子。曾轰动一时的儿童拐卖案、某保健产品的造假事件,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她虽然看似向蓝家山介绍,其实也是间接地表示对黄记者的敬佩。
老黄说看过徐微微关于岩滩的报道,便和他们聊起大化彩玉石来,他兴趣盎然,带着他们看自己收藏的石头,从地质结构到行业的发展,包括一些产地的最新动态,他都了如指掌。
徐微微对奇石并没有太多兴趣,她转换话题:“有个大老板,不惜代价,要请蓝家山帮他找到那块岩滩玉,我们刚才见了韦娜的舅舅,他说石头不是他卖出去的。”
黄记者望着夜景,表情十分平静:“不奇怪,这块石头在岩滩一传十,十传百,都变成传奇了。”
徐微微颇具深意地说:“你知道那个老板是谁吗?”
“李泰龙”。
蓝家山冷不防吃了一惊。她这么轻易就把李泰龙的名字透露出来了。
黄记者略感意外:“如果说是别人,倒也情有可原。但李泰龙和他们不一样。他从来不是哗众取宠的人。”他若有所思地说:“他在这一行,算是很资深的收藏家了。”
这话藏头露尾,文化人说话都这么含蓄吗?
蓝家山没料到,徐微微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她不但调查过李泰龙的背景,显然,她的目的也和他不同。她醉翁之意,并不在那块石头上面。她在利用自己,利用这件事,利用岩滩玉。
黄记者微笑地望望他俩:“就算是李泰龙心血来潮了,那又如何?”他不动声色,蓝家山看得出他并不想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徐微微显然要和这事较劲了。她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蓝家山的哥哥,蓝家水,是韦娜的中学同学。韦娜在出事前一天,曾请他转交过一封信给那个跳河的小伙子,鲍朝晖。”
黄记者笑了笑:“我是听说过有这封信,不过,我采访过那个小伙子,他当时否认了,原来他是你哥哥呀!”
徐微微打听过这封信,却没有告诉自己。蓝家山像无意中咽下一只苍蝇,心里越来越不舒服。
徐微微卖了个关子,得意地说:“他向我承认了。”
黄记者被她逼得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上面:“为什么?”
徐微微说:“因为他希望我能说服他弟弟放弃当水手的念头,所以他很信任我。”徐微微的这番话让蓝家山从脊背上冒出一股凉意,难道蓝家水也牵涉到此事当中?她还瞒了自己什么?诧异转化为愤怒。
黄记者本来不想追究此事,此刻迟疑了:“他告诉你信的内容了?”
徐微微摇头:“他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有很多顾忌,不过,我想我可以拿到这封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