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高歌别红尘(2 / 2)
"万君足下:久怀风仪,根末识荆,此番我七派派遣门徒之举,实异寻常,江湖朋友,难免惊奇,此中曲折,唯因此七徒昔日本为"清平剑客"门下弟子,素习内家正宗,颇有根基,"清乎剑客"与东海白衣客战后,抱恨别绝红尘,却转介此七门徒,分别投入我七派门下。
五年来此七人发愤之强,修为之苦,实非他人所能梦想,早巳浸浸然而有青出于蓝之势,值此江湖动荡,东海白衣人又将卷士重来之际,老袖与武当"妙道长",蛾媚"绝尘大师"等寺师书信往来商议,决计今此七人代表我巳派与东海白衣人决一胜负,老衲老矣,恨不能参与此武林盛事,更恨不能为江湖同道一尽绵薄,所幸弟子不屈已尽得老衲之传,武功实不在老衲之下。
万大侠主持江湖正义,领袖武林群豪,兹谨将此七人姓名列于信左,望足下多加栽培,是所至幸!
无相顿首
书信虽简略,却明白地叙出了一切,然后,便是那七名弟子之姓名:
武当公孙不智峨媚金不畏。
点苍石不为崆峒魏不贪。
华山西门不弱淮阳杨不怒。
少林莫不屈。
这封书信虽只有万子良万大侠与五七好友曾经目睹,但一传十,十传百,末及半月便传遍了整个江湖。
少林无相大师好参禅机,自不着意武功修为,但在武林中德望之隆,亦丝毫未因他武功不高而有影响。
无相大师从来不涉江湖恩怨,更不轻言,说出的话,自是一言九鼎,此番他书信中竞连连称赞这七人,发愤图强……青出于蓝…"端的是从来未有之事,由此可想这七人绝非泛泛之辈,至于武功之强,立身之正,自更不在话下,否则怎能代表这名重天下武林之七大门派?要知七大门派威信之树立俱非一朝一夕之功,其间不知历经多少流血风波,艰难困苦,如今竞将辛苦得来之威名信誉全部交托于一个少中弟子的肩上,这自是非同小可之事!
江湖中本乏高手,至此人心方自为之震,重阳过后,这七人买已隐然而成天下人心之所寄,江湖中成千成万的豪杰,都已将他七人视为擎天玉柱,镇海磐石,有些心高气傲的少年英雄,心里虽难免有些不服,但也都很不能立时便能一瞻他七人风采,瞧瞧他们究竟有何手段?
而这时,他七人已悄然来到"云梦大侠"万于良的居处。
铜宫山西南,-片绵密的丛林,广被百里,林树多属松柏梧桐之属,是以虽在深秋,仍是青葱茂密,浓荫如帏。
绵密的丛林,外观似乎内无人迹,但走到近前,便可听到有一阵陈马嘶,人语自林中传了出来。再往前行,便可看到林旁一方石碑:
"金氏林地,世代相传,子孙宝之,外姓止步。"薄暮时分,却有一行人来到密林外,微一透面,便扬长穿林而入,一条青衣大汉当先而行,正是"云梦大侠"万子良!
另外的七人,有长有矮,有僧有俗,七人鱼赏而行,次序绝不混乱,神情间仿佛颇为亲密,又仿佛颇为生疏七人俱是垂首而行,默然无语,眉字之间,却俱都带着浓重的忧郁焦切之色。
入林不深,便可隐约看到,这密林之中,竞有无数栋精巧的房舍,建造在林木掩映间,或是卓然而立、或是三五相依、或是竹篱为隔、或有流水绕屋,小桥低回,红栏绿板,苍麟鹤骨,横柯缎叶,显得说不出的清幽绝俗。
但八人显然惧都无心赏景,只是有意寻入,忽然,两条锦衣大汉自林间窜出,横身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此林乃是私产,各位来意为何?"万子良沉声道:
"云梦万子良,特来拜访金少侠。"
这两条衣衫华丽,吐语不俗的锦衣大汉,神情间本微带傲岸之色,此刻听了"万子良"三字,都不禁为之耸然动容!
两人肃然垂首,左面一人道:
"少主午后便已携酒寻醉去了,员在此林之中,只是林深不知其处。"另一人道:
今各位若是不嫌简慢,使请那边精舍待茶,待小人前去寻访,想必不致费时许久。"这两人显然是这巨富之家,久经训练的待客使者,虽是两条粗长大汉,谈吐之间,居然文质彬彬,宛如雅士。
万子良微一沉吟,含笑道:
"如此倒不如相烦两位带领在下等一齐前去寻访,却不知可使得?"大汉道:"万大侠吩咐,自当遵命。"
于是两人带路前行,万子良相随,另七人仍是鱼贯而行,次序井然,仍是默然垂首,不发一语。
这大富人家的气象,果然与众不同。
一行人走过之处,精舍之中,虽不时有男女童子探首外望,但也只是含笑相视,绝无问客之举。
林中也不时有人闹步而过,但是衣衫华丽,容光焕发,神情间更都带着种与人无争的怕然之态。捞大的林地中,竟全无嘈乱喧嚷之声,林木拉叶,也惧都修饰得于干净净,整齐有致,令人身夜其间,当真有如到了挑源仙境一般,浑然忘却了红尘嚣乱,世俗烦恼。
万子良不禁暗叹付道
"我只当金祖林仅是个贪杯爱酒的惨绿少年,哪知他胸中竟有这般丘壑。"林水深如海,四望不见边际。
忽然间,一阵歌声自林中深处传了出来:
"这边走,那边走,且饮金樽酒,那边定,这边走,只是寻花柳……哈哈!你去寻花柳,我饮金樽酒。"锦衣大汉喜动颜色,回首道:
"这便是少主的歌声。"
穿过数十株林木,只见一人头下脚上,编蛹般倒挂在树枝上,两只赤足勾着树枝,身子一悠一荡,仿佛荡秋千似的,宽大的衣衫,落下来蒙住了他的脸,万子良等人自是瞧不出他的模样,但瞧他手里几自提只蒙人习用的羊皮酒袋,不住自衣缝间往嘴里灌酒,便已可猜出此人必就是这巨富之家的少主人,以百万家财,无底海员,与掌中一柄方天画翰同时饮誉江湖的"常醉小将军"金祖林了。
万子良不禁展颜而笑,抱拳道:"一别五年,金兄无恙?"金视林以小指将衣服一勾,露出一只眼睛来瞧瞧,哈哈笑道:
"稀客稀客,原来是万大侠到了,小弟所幸还未被酒淹死。"突然瞥见一行站在万子良身后的七人,凌空一个"死人提"翻落在地,面上笑容立时消失不见,冷冷道:
"万大侠此来,莫非还是为的那件事么?"万子良微微笑道:
"在下等自从那年在黄鹤楼头被那年小胆大的宝儿小兄数说了一顿,已邀集各道宗主,严令江湖同道,不得再为此事前来打扰金兄。"金祖林大笑道:
"既是如此,倒是小弟错怪兄台了,该罚该罚,待小弟先敬各位几杯美酒。"他话未说完,身子突然跃起,飘飘掠上了树梢,伸手往浓密的枝叶里一掏,便又掏出了一只满满的羊皮酒袋,有如探瓜搞果一般,将酒袋抛了下来,那两条大汉早已在旁准备,也自一把接着,金祖林双足在树上一蹬,身子已蹿入了另一株树梢,随手又摘下一只羊皮酒袋。
只见他身形飞掠不停,片刻之间,竟摘下了八九只酒袋。看来又与南海士人树上摘那槟榔椰子有些相似。
众人见了虽不觉好笑,却又不禁被他这轻巧的身法所惊。
金祖林飘然落地,哈哈笑道:
"小弟家有恶妻,只有将酒藏起才能喝个痛快,来来来,各位都请喝一袋。"万子良道:
"酒自要喝的,但在下今日却还是为了那件事而来,只因在下今日带来的七位朋友,身份与众不同。"金祖林焕然变色,怒道:
"无论是谁,也休想见着白老前辈……既是如此,你们酒也莫要喝了吧!转过身子,便待走了。
万子良道:
"但这七位却是白老前辈的亲传弟子。"
金祖林怔了一怔,缓缓转回身子,上上下下瞧了瞧那七人几眼,道:
"莫非七位便是近日江湖所传的七大弟子?"
那一行人当先一位长身玉立,眉字间英气逼人的青衣少中,微微抱拳,道:
"在下少林莫不屈。"
第二条青衣大汉闪身而出,道:
"峨嵋金不畏……"此人身高八尺,背阔三尺,话声有如洪钟,震得金祖林直皱眉头。
第三人缓缓走到金不畏身旁,却是个身形枯瘦的青衣道人,只是目光有如闪电一般,合十道:
"贫道武当分孙不智。"
第四人面容冷漠,有如石像,微一抱拳,也不说话。
莫不屈道:
"此乃在下四弟点苍石不为,素来不喜说话。"金祖林笑道:
"不说话岂非要闷死人?那可受不了……"
只见-个身材矮胖,面如满月,满脸俱是笑容的少年缓步走出,是该叹息,还是好笑万子良沉声道
"不短五年以来,王半侠竞与火魔宫扯上关系,此番想必是那火魔神也有意与白衣人一战,是以便令王半侠来寻找白老前辈,为的自是要从白老前辈的口中,问出白衣人武功的秘密。"王半侠狞笑道:
"不错,今日你等若是对我们稍有无札,老魔神立即便会起来,放把火将这林地烧得干干净净。"金祖林大笑道:
"我本嫌这树林麻烦,烧光了最好。"
公孙不智突然冷冷道:
"以火魔神那般狂傲的人物,纵然有心与白衣人一战,也不屑来打探别人武功的秘密。"紫衣少年徽微一笑道:
"公孙二叔之言说得不错,此番想必只是王半侠想探出这秘密后,以此求利,只因江湖中想要知道这秘密的人委实不少……那火魔宫的少主人,只不过是他用来做幌子的傀儡而已。"公孙不智见这素昧平生的少年竟似对自己每一兄弟都熟悉之极,本己觉得十分惊奇,再见他年纪轻轻,却是料事如神,更不觉暗暗吃惊,只听紫衣少年接口道:
"这四人便相烦金大叔将之拘禁,这秘密便不致走漏出去。"金祖林笑道:
"这不成问题,咱们这树林里,莫说藏四个人,便是藏四百四千个,也绰绰有余。
紫衣少年躬身笑道:
"如此就多谢了。"
金祖林大声道:
"但你怎会寻到这里?又怎会上得去白老前辈的居处?这却倒真教我有些吃惊。"语声有如霹雷般,将金祝林吓了一跳,皱眉苦笑道:
"不知兄台平日说话可就是这般大声的么?"
魏不贪笑道:"有时比这声音还大。"
金祖林道:
"白老前辈虽然久已不见外人,但七位想来必是倒外中之倒外……"突然转身,道:"走……"此人做事当真干脆的很,他若不愿去做一件事,那是死也不肯做的,他若愿意做了,却立刻便做,绝不拖泥带水。
万子良等人倒也未想到他答应得这殷痛快,怔了怔,方自随他而去,只剩下那两条大汉捧着八九个酒袋死自站着发呆、绵密的树林,仿佛无穷无尽一般,一行人几乎走了顿饭功夫,还未走到边际,只是林中房舍,却已渐渐稀少。
自一些稀落的枝时间望出去,隐约已可望见铜官山巨大的山影,七弟子暗忖道"莫非师傅住在山里?"
地形渐高,山坡上树木却越来越矮了。
金视林一面大步而行,一面喃喃自语,一面不时仰起脖子,喝了两口酒来清清喉咙,他说的仿佛是:
"老天爷创造万物,有时当真奇妙的很,有时他造出一样出类拔草的东西来,明明是要给人看的,但他却偏偏又要百般加以掩饰……"众人面面相觑,谁也听不懂他话中含意,忽听金祖林轻呼一声:
"小心了……"身子一跃,突然瞧不见了。
原来这山坡上,竞突然陷下一个深谷,只园林木茂密,是以若非熟悉地形之人,若非到了近前,谁也难以发现。谷深竟不止百丈,但方圆却只有二十来丈大小,宛如天神巨人突然在地上踩了一脚,才踩出这样一个谷洞来。
谷底怪石蹬蛾,却长著株高达百丈开外的巨树,只因谷低陷,是以自外面看来,山坡上只是一片低矮的灌木,谁也想不到其中还有这样一株参天古树,金祖林大笑道:
"各位见过这样的树么?这株树若是长在平地,岂非出类拔萃,必可大大的出出风头,但老天爷却定要它藏在这里,教人看不到它……仿佛生长便是为了白老前辈藏身之用似的。"众人方自听懂了他方才的话中之含意,听了最后一句话,又不禁一怔,情不自禁,一齐抬头望去。
只见这巨木参天而起,直到百丈以上,方有校时,众人虽都是目光锐利之人,但瞧得脖子都酸了,才隐约瞧出那浓密的校叶中,竞巧妙地搭着间鸟巢般的绿色小屋,仿佛上古有巢氏时先民历届一般。
万子良动容道:
"白老前辈莫非就在树上?"
金祖林道:
"不错,白老前辈近年修为功深,已近罗汉之身,他老人家非但已有多年未曾下来过了,而且久已不食人间烟火,只有我那妻子每隔三两日送些黄精何首松果莲子来时,他老人家才肯放下垂索,除此之外,他老人家谁都不见,连我也已有三四中未曾见着他老人家了。"七弟子听得师傅修为功深,自是欢喜,但想到他老人家所受的苦难与寂寞,心中又不觉大是悲痛。
刹时之间,七人俱是热血奔涌,热泪盈眶,齐地翻身拜倒,莫不顾道:
"弟子们前来叩见恩师,但望你老人家现身一见。"他语声虽平和低沉,但一个字一个字传送出去,无论多远的人都可听得清清楚楚,果然是中气充沛,内力惊人。
但树梢之上却寂无回音。
七弟子屏息仰视,满面泪光,也不知过了多久,树岭突然落下一物,看来中自有如一粒微尘,霎眼间便已落下。
石不为伸手接过,他出手看来虽平平无奇,但能在这最后一刹那间接着此物,其眼力之锐,出手之快,又岂是常人所能梦想,七弟子齐地凝目望去,只见他接着的竞只是一粒莲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