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杯酒论英雄(1 / 2)

加入书签

武林中人宁可杀头,也不肯上当的。

莫不屈等人目送着人潮远去,都已不觉热泪盈眶。

金不畏与中铁娃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突然抱头大哭起来,这满腔冤校气,当真是教人难以忍受。

万子良哺随道:

"幸好这梅谦还是个豪爽男儿。"

杨不怒嘶声道:

"我倒宁愿他是个不讲理的家伙,我也好与他厮杀一场,这说也说不清,打也打不得的闷气,唉!"一拳打在自己胸膛上,突然张嘴吐出了一口鲜血,他那日火伤初愈,连日来积郁在胸,这性如烈火的汉子,哪里还忍受得住,吐出来的鲜血,竟已是乌紫颜色!

众人大惊之下,立即将他扶回房去,忙乱之中,突听脚步声响,一个人推门而人,却不是宝儿是谁?

一夜之间,他红润的面容色变得苍白而憔悴,但他怀中横抱着的铁温侯,苍白憔悴的面容却已红润起来。

众人本想要对他埋怨几句,但见了他如此神情,如此模样,那埋怨的话,怎么还能说的出口?

李英虹一步赶上前去,颤声道:

"宝……宝儿,你……"

宝儿憔悴的面容上,满带着疲惫而欣慰的笑容,道:

"幸不辱命。"

这"幸不辱命"四个字,他说得这么平淡、这么轻松,所有的辛酸、所有的艰苦,都被他隐藏在这四个字中。

但又有谁不知道这四个字中包含的辛酸与血泪?

众人想到他为了此刻能说这四个字来历化费的代价,心中更是热血如涌,目中更是热泪如珠。

到最后还是万子良展颜强笑道

"好了,好了,宝儿已回来了,各位还难受什么?"他心里却也不禁暗叹:"只可惜回来迟了一步!"李英虹含泪接过铁温侯,宝儿道:

"铁大叔此刻已睡着了,等他醒来,伤势便已痊愈了七分……"突然回首道:"那天刀梅谦……"

公孙不智不许别人答话,抢先笑道:

"他此刻虽已走了,但你只管放心,我等已安排好将时间改为今日正午,梅谦也已答应了。"宝儿欣然笑道:

"好!"

哪知他这一个字方自出口,身子突然软软地倒了下去。

众人齐地大骇,抢过去将他扶到椅上,只见他面容苍白得全无一丝血色,伸手一握,四肢竟是冰冰冷冷。

莫不屈嘶声道:

"宝儿,宝儿,你怎地了?"

宝儿张开眼来,微微一笑,似乎想说什么,但话末说完,人又晕厥过去,他竟已心力交瘁,竟已无力再起。

众人身子一震,有如巨雷轰顶,亦是摇摇欲倒。

公孙不智面色铁青,伸手搭住了宝儿的腕脉,只见他面色越来越是青得可怕,手指竟也颤抖起来。

二十余年来,莫不屈等人从未见过镇定冷静的公孙不智,有如此失常之态,这一惊更是非同小可!

他们本都想问问宝儿的情况如何?但见了公孙不智如此神态,这句话竟无一人敢问出口来。

只见公孙不智抱起宝儿,千言不发,缓缓转身而出,众人不由自主,一齐随他走出去。

公孙不智将宝儿放到另一间屋中床上,轻轻的为他盖起棉被,仿佛生怕这柔软的棉被会压坏宝儿的身子。

然后,他又将众人一齐推出门外,带起了房门。

金不畏再也忍不住问道:

"宝儿……宝儿还……还好么?"

公孙不智转过头,不让别人瞧见他面色,轻声道:

"还好。"

金不畏一把抓住他肩头,嘶声道:

"说真话!"

公孙不智身子突然抖了起来,抬起头,目光凝注着金不畏,良久良久,方自一字字缓缀道:

"你要听真话么?好!我告诉你,宝儿连遭大变,虽仍末丧失斗志,却难免积郁在心,再加以昨夜精力用竭,晨受风寒,此刻……此刻已是内外交侵,纵是铁打的身子,也……也受不住了。"众人身子一震,情不自禁,惧都往后退了几步。

金不畏道:

"如……如此说来,那……那正午之战……"

公孙不智沉声道:

"宝儿气脉已弱如游丝,纵是让他安心静养,也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复原,谁若在他面前提起正午之战,以他的性子,必将奋不顾身,奋身而起,那时他热血反激,虚火上涌,气脉一断,便是神仙也无救了!"他目光有如刀子般在众人面上一一掠过,缓缓接道:

"谁若在他面前提起正午之战,便无异要他的命!"众人不由自主,又后退了几步,那惨白的面色,在日色下看来,正有如一群刑期已决的死囚似的。

莫不屈张开双臂,扑地跪了下去,仰天流泪道:

"苍天呀!苍天!你难道忍心让这孩子从此抬不起头来?你难道忍心要将这孩子从此毁了不成?"金不畏突然拾起一块碗大的石头,用尽平生之力,向天上笔直掷了出去,嘶声大呼道:

"这天下哪里还有什么公理?老天爷眼中就瞎了眼睛。"万于良黯然垂首,终于缓缓道:

"此时此刻,还有一条路走。"召孙不智道:

"晚辈方寸已乱,但闻万大侠高见。"

万子良道:

"唯有请李英虹将铁温侯带至悔谦处,向天下武林豪杰叙出此中原委,以他两人声名,再加上有铁温侯伤势为证,必可令人相信。"这确是众人在无可奈何中唯一可行得通的路。众人立刻附和,莫不屈精神-振,翻身掠起,向屋内奔掠而出,口中不住沉声呼喝着道:

"李英虹……李大侠…,李老前辈……"

但屋中竟一无应声,两间房子里,只有两个伤重晕睡之人——杨不怒与方宝儿,却哪里有李英虹与铁温侯的人影?再看,雪白的墙壁上,已多了七个潦草的字迹。

"宝儿,我对不起你!"

字迹鲜红,竟是以血写出来的。

李英虹与铁温侯竞走了,这两人被困、伤重、求救……所有的一切,竞都是陷害宝儿的毒计。

莫不屈、万子良、公孙不智……所有的人,几乎再也难以相信这是真的,但这却偏偏是铁一般的事实。

万子良那千锤百炼,锻炼成钢的身子,竞也已站不稳了,虚软的倒在木椅上,颤声道:

"想不到……想不到……李英虹与铁温侯竟是这样的人,万某一生闯荡江湖,不想此次竞看走眼了。"金不畏破口大骂,莫不屈失魂落魄,石不沉牙关紧唆,魏不贪连连擦汗,西门不弱敬哭无泪。金祖林身心俱已冰凉,喃喃道:

"天理何存?良心何在?"突然转身奔出,他只觉自己若再不痛醉一场,那真是一时中刻也活不下去了。

莫不屈流泪道:

"上次那欧阳珠与这次的李英虹,都与宝儿关系非谈人他们却为什么要如此陷害宝儿?这为的是什么?"公孙不智缓缓道:

"只因此刻暗中已有个我等看不见、听不出、捉摸不透的恶魔要陷害宝儿,只因这恶魔知道喉有欧阳珠与李英虹这样的人,才能使宝儿上当。"低沉的语声中,已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恐惧之意。

众人心头一阵惊栗,但觉那看不见,听不到的恶魔,似乎记在自己身后,正狞笑着注视别人在他魔掌中受苦。

公孙不智梦呓般缓缓接道:

"这恶魔不但要取宝儿性命,还要宝儿在他折磨中慢漫丧失声名、勇气,信心,到最后才不得不死,这恶魔用心之狠,计谋之毒,手段之辣,普天之下,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他。"众人想到这恶魔两次使用的毒计,非但惧是天衣无缝,令人再也无法不上他的当,而且还要人上当后永远无法将污名洗脱。

以万子良经验之丰,以公孙不智机智之灵,已可称得上天下无双,但两人还是不免堕入这恶魔毒计之中,这恶魔的可怕,岂非令人难以想象?众人心念数转,俱已不觉汗湿重衣。

金不畏突然嘶声大呼道:

"这恶魔究竟是谁?他究竟与宝儿有何仇恨?欧阳珠与李英虹与宝几关系那般深厚,为何也会呀他的话来陷害宝儿?苍天呀!苍天!你可知世上有谁知道这秘密?有谁能回答我的话?"惨厉的呼声,激荡在四下每一个角落里,但呼声消失后,四下又复变得一片死般的静寂。

只因直到此刻为止,除了那恶魔自身之外,世上还无一人知道其中的秘密,还无一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正午。

乌云消敬,阳光满地。

"天刀"梅谦宽大而简朴的宅院中,静寂无人,方才那许多等着要瞧热闹的武林豪杰,竞都已走了。

两个青衣少年,正在打扫着庭园。

大地无风,庭园深寂,在这闷煞人的午日中,唯有廊下鸟笼中云雀的瞩瞅,为这深沉的庭院带来一些生趣。

"天刀"梅谦独坐在树荫下,手中虽在单调地擦着他那威震天下的锁镰刀,神思却早已游于物外。

锁镰刀闪动着夺目的光芒,他面容却是异常萧索而落寞,也不知是在叹息自己的寂寞?还是在叹息这锁镰刀的寂寞?

突然,一人奔来,躬身道:

"门外此刻有‘云梦大侠‘万子良、‘少林莫不屈、‘武当公孙不智三位要求见大爷。"梅谦"哦"了一声,双眉微皱,匆匆奔出。

万子良、莫不屈、公孙不智三人果然已卓立厅前。他三人似乎正为这宅院中的静寂而惊诧奇怪。

梅谦揖客,莫不屈三人却不肯入座。

万子良沉吟道:

"各方宾朋友难道都走了么?"

梅谦长叹了口气,道:

"都已走了!"

万子良等三人对望了一眼,既是惊奇,又是欢喜,三人惧都不禁大大松了口气,暗暗付道:"那些人走了,此事想来便容易解释得多。"梅谦目光四转,道:

"三位此来,不知有何见教?"

公孙不智说道

"在下今日曾与梅大侠相约,午间定必前来候教。"梅谦道:

"不错,但方宝儿方少侠……"

万子良长叹截曰道:

"在下此来,便是要向兄台解说,宝儿他……他突患重疾,卧床难起,今日已无法前来了。"梅谦双眉轩动,道:"真的?"万子良沉声道:

"在下一生之中,从不虚言,对兄台更是万万不敢相欺,但瞧在万某薄面,将战期再延数日。"梅谦竟末答话,目光却不住在三人面上转来转去。

莫不屈忍不住沉声道:

"兄台今日若定然要战,莫不屈虽自知不政,但也只得以平生所学,来领教领教梅大侠霸绝天下的锁镰秘拉。"梅谦还是未答话,默然良久,突然冷笑一声,道:

"但方少侠方才已来过了。"

莫不屈、万子良、公孙不智三人齐地大惊失色。

公孙不智道:

"梅大侠只伯……只怕是看错了?"

梅谦冷冷道:

"在下虽不认得方少侠,但方才还在此间那许多位朋友中,却有不少是认得方少侠的,那许多双眼睛,难道也会瞧错?"万子良等三人面面相觑,莫不屈道:

"但……但宝儿明明一直在沉睡之中。"

梅谦道:

"方少侠不但来了,还送来一封书信,三位可要瞧瞧?"果然自袖中取出一封书信,三人连忙接过。

只见书信之上,写的竟是:

"侠以武犯禁,干戈本属不祥,宝儿前此数战,非好战也,实不得已耳,今幡然有省,誓不愿再以武与天下人相见,梅君武中达人,谅不致以此见责,则宝儿幸甚,今后绿水青山,宝儿求以诗书逍遥,不亦乐乎?

专此上达梅君足下。

方宝儿拜上。"

精雅的短简,清楚的文笔,但莫不屈等三人看完了这封书信,却不禁为之目定口呆,作声不得。

莫不屈、万于良俱是满面焦急之色,便待抢口分说,但公孙不智却沉住了气,暗中将他两人拦阻。

梅谦缓缓道:"方少侠留下这封书信,便不发一言,掉首而去,此乃人所共见之事,三位只怕也唯有相信了。"他的言语中,已露出逼人的锋锐。

公孙不智干咳一声,道:

"武林群豪见他不成而去,不知有何举动?"

梅谦冷冷道:

"言语中自有些不堪入耳之处,三位不听也罢。"语声微顿,突然仰天长叹一声,接口道:

"但在下见了方少侠这封书信,颇有深感于心,我辈碌碌江湖,终日舔血刀头,那及他侍书逍遥来得自在。"公孙不智也故意讽刺,还是真的有感于心,默然沉吟半晌,突然抱拳道:

"多蒙相告,就此别过。"竞拉着万、莫两人匆匆走了。

梅谦目送他三人身影退去,久久都未动弹。

万子良与莫不屈两人虽是满腹闷气,满心疑惑,但见到公孙不智神情若有所思,也只有不发一言,随他狂奔。

片刻间,三人俱已回到客栈,也不答话,悄悄推开宝儿房屋的窗子一看——宝儿鼻息沉沉,仍然睡得甚是安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