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撤离冀中(一更)(2 / 2)

加入书签

东北计划,是李卫国跟主席商量的一个比较大的计划。现在美国人加入对日作战,日本人肯定坚持不了几年,日本人败亡是必然的。

日军一败,中国也就面临一个抉择,是选择共产主义,还是三民主义。若是八路军以及新四军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在抗战结束后保守估计都能拥有200万军队,国民党肯定会更多。

而中共若想于国民党争夺中国的控制权,必须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实力。虽然现在中共的工业实力比国民党强了不少,但是美国在其后面撑腰,而且军情局也查到,国民党方面也在开始利用美援建设工业,购买了不少机器设备,要是中共能把东北拿在手心,那就有了赢得胜利的把握。

现在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他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日本本土,虽然都是一些基础性的,但是对于中共来说却是很需要,也很合适。

不过对于东北,还有着一个很大的阻力,那就是日本关东军,这支在中国最强的一支日军。中共若想拿下东北,就必须面对关东军,最好是能把其调出一部分,这样后面的压力没那么大。

现在能让关东军南调的只有两个战场,一个就是国内的华北战场,还有一个就是国外的太平洋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共无法影响,但是华北战场,却是能影响的。

中共若是想在华北发起更大的攻势,就得需要军队,而且是武器精良的精锐部队。冀中军区那么多人,自然成了一个选择,现在刚好冀中地区的形势糜烂,就正好有了理由。

“那你打算从何地下手?”主席问道。

听到主席这个话,李卫国就知道主席已经答应了,他心里也不禁窃喜,便说道,“自然还是按照计划,从察哈尔下手,从这里撬动华北战场,利用我们在机械化作战的优势,打通前往东北的一条道路。”

“那太原等地的日军怎么办?那里有那么多日军,拿下整个山西不是更好吗?”王稼祥着急道。

“稼祥,那里的情况你也知道,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不能拿下太原,但是代价会很大,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这个损失不一定能承受得了。

我跟卫国的计划是,对于太原地区,采取慢慢蚕食的方法,在其他方面多消耗点日军后,再回头收拾这里的日军。”主席笑着解释道。

就在后方的军事三人小组的讨论下,这件事情就做出了一个决断。很快一封电报,就从中央发出,通过前线指挥部发往了冀中军区:经中央军委商量决定,命令你部从现在开始商量撤出冀中根据地,在冀中根据地只留少量部队继续坚持游击战,其他的主力悉数在策应部队的掩护下撤至平汉线以西。

这个消息可谓之突然,而且没有与前线指挥部商量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也让前线指挥部很是惊讶。不过虽然有点不满,但他们还是遵照指示,把这个电报转发给了冀中军区,让他们开始准备撤退。

。。。。。。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一首陌生而又充满知识青年浪漫主义色彩的歌曲在李卫国的办公室响起,这让外面的那些工作人员听到也在议论纷纷。李卫国会写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虽然写的不多,但是写出来的那几首在一些会谱曲的音乐人才谱曲后,让人听着热血沸腾的。

不过这一首,跟之前的明显不同,辞藻很是华丽,内容更是引经据典,就是曲调有些不合适。不过他们也没在意,毕竟总司令不会作曲,哼的调都是他自己编的,肯定不是很合适。

“你们听,总司令又在作曲了!”李卫国办公室外的一个参谋对着旁边的人说道。

“还真是,就是不知道这首歌曲出于什么目的写的,听着更像一首诗。”

“你懂啥,诗歌诗歌,为什么这么叫,自古都是诗和歌不分家,你这得去好好学习学习了。”旁边那人纠正道。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在背后议论首长成何体统!”就在几个人在那一般工作一边窃窃私语的时候,一声斥责的声音传来。

“任秘书长,总司令作了一首曲子,我们正在谈论这个曲子呢!”那个参谋一看是出任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便恭敬地说道。

“是吗?我听听!”听到是李卫国又有新作了,任弼时的兴趣也来了,就不再指责这些下属,而是走近李卫国的办公室,听到了李卫国正在窗前哼着小曲。

“好曲子,卫国,你这是又有新作了啊!”停了一会儿,任弼时便敲了敲开着的门,笑着说道。

“也就瞎哼哼,弼时,你这是有什么吗?”李卫国转身看见是任弼时,便笑着问道。

对方现在已经卸任了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一职,专心主持中央的工作,照理说一般不会找自己,现在突然来访,应该是有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