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株洲发展蓝图(1 / 2)

加入书签

“季直先生,你认为这里如何?”

“很不错。”

当各个机构成立之后,张学文也慢慢的从琐碎的事情当中走出来。张学文要做的就是给这些机构找一个合适的领导者,然后让他们做事情。最近张学文任命目前担任长沙市市长的汪文溥担任湖南省副省长,主抓湖南日常事务。而邹永成担任汪文溥留下来的长沙市市长的位置。

然后让禹之谟慢慢的开始担任自己的副手,处理巡阅使指挥室平常的一些琐碎事情。

而且随着西南巡阅使下属机构越来越完善,张学文插手太多也不是好事情。毕竟张学文在具体的事情处理能力上,还没有那些专业人才出色。因此现在的张学文慢慢的只重视一些最重要的事情。处理一些最要紧的事情。

就如最重视的株洲经济园区。

这不是简单的经济园区。张学文是准备在这里成立一个工业园区,在这里开始自己的工业梦想。当然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先把这里发展起来再说。

“地理位置好,交通也不错。”

“其实季直先生,这里的矿产也很丰富。”

“恩。”

张謇点点头。

今天亲自过来看看株洲,张謇的确是比较满意。有水路,有铁路,还有不错的公路,交通虽然比不上江浙地区,但也是四通八达。而且张学文保证,会在这里继续建设短途的铁路。

而且有些公路建设已经开始。

只要交通好,那么就有了发展的基础。

“季直先生,给你介绍一个人。张远,来。”

“是。”

“季直先生,他曾经是我们湖南巡警学堂的老师,后来担任长沙城外分局的襄办。革命之后就成为湘潭警察局长,我现在把他调过来。以后担任株洲经济园区的警察局局长。”

“你好。”

“季直先生,您好。”

张远知道张謇是大人物,因此表现的非常恭敬。

“季直先生,你放心。张远给你当这个警察局长,没有人敢在这里来闹事。他会全程保障这里的一切。”

“好。”

张謇虽然点点头,但心中却是疑惑的。

因为他看出张学文对于这个经济园区的期待和重视,相信这里一旦发展起来会是西南的中心地区。到时候各种各样的势力都会掺和进来,到时候各种冲突也会很多。一个小小的警察局长,而且年级看起来很小。

张远现在才二十五岁,当然看起来年级很小。而且张远个子不高,就更加显得年级小。

“季直先生,我们到前面看看。”

“好。”

“季直先生,张远小时候是我的书童,和我一起长大的。后来我去日本留学,他也一起去学习巡警。回国之后担任巡警学堂的老师。”

张学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张远。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就如唐天喜,那是什么出身。是这个时代的人最鄙视的戏子出身,可是靠上了袁世凯,成为了连北洋大将都不敢轻视的人物。虽然大家背地里都说唐天喜是袁世凯的男宠,但是谁敢在当面不给他面子。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个并不是说说的。

张远是张学文书童出身,但是到了现在的位置,谁敢说什么。张学文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西南王,别看人家张远曾经是张学文的书童,但正是因为这个关系让很多人更是不敢得罪张远。

而且这也是最牢靠的绑定。

谁都知道张远的身份,根本就没有人敢得罪他。

张謇点点头,这才明白张学文的意思。张远这个身份坐镇株洲,谁敢在这里找事。对于张学文的安排非常满意。因此走了几步之后,对着张学文道:“巡阅使,其实要打造一个经济区,想要让很多工厂入主,还需要很多配套。你要解决吃的喝的,还要解决电的问题。”

“是。”

张学文叹口气。

湖南毕竟比不上人家江浙地区,那里历来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就如上海,他们那里有电已经快三十多年时间。但是湖南长沙这边,连自来水都很难供应。

这就是差距。

想要打造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水、电都是要有足够的保障。

“季直先生,你放心。我已经和我们西南的商人谈过。我们长沙首富朱昌琳先生,愿意投入十五万,在株洲建一个能够供给十五万人的自来水厂。就在北边,工程已经开始了。”

“可是还是小了。”

“没办法。我们都没有经验。我跟朱昌琳先生说过,留下扩充的空间。未来可能需要给三十万、五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几百万的人供水。可是这也仅仅是纸上的规划,想要完成不是那么容易。”

自来水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