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交通问题(1 / 2)

加入书签

“以后这种大卡车一定会代替现在的运输方式。这种大卡车和铁路,会成为未来主要的运输方式。他会彻底改变现在的模式。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从德国分到的东西陆续的运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绝对是一次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世界大战才让中国免于继续被列强瓜分,而且一跃让中国成为能够完全自保的国家。利用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经济可谓是飞跃性的发展。虽然现在对于国民生产总值没能给进行统计,但是大家都知道比清末来说有了十几倍的发展。甚至1919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六十亿人民币,远远超过大家之前的想法和计划。

而且中国利用抄底欧洲的机会,从欧洲买了众多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填补了中国工业很多地方。虽然这些东西还没有完全成为中国的技术,但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一旦这些技术被中国完全消化成功,到时候中国的工业就能够有一次飞跃性的发展。

然后就是分割德国的财产。

拉来了众多的大炮、飞机,还有德国的军舰,包括今天来的大卡车。

真的都是好东西。

中国的海军本来很弱,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中国从德国在青岛的守军手中拿到了德国的几艘军舰和运输船,让他们进入中国海军服役。而高尔察克这一次投奔中国,把停靠在海参崴的四十多艘舰艇都交给了中国。俄罗斯的舰队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很强的军舰,但他们的舰队种类非常齐全,一下填补了中国海军缺少的很多东西。这一次又从德国拉来了一些军舰,导致中国海军实力猛然有了几倍的发展。

虽然依旧很弱,但也让中国海军的吨位一下增长很多。

而且中国的造船厂已经开始给海军提供鱼雷艇和潜艇,提供的还真不少。因此中国海军开始形成少量的战列舰,配以大量的鱼雷艇和潜艇,保护我国海岸线的做法。

今天大家则是来看看德国的大卡车。

很破。

和后世的大卡车完全不能比。轮胎都很差,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无法引进天然橡胶。不过德国人厉害,既然没有天然橡胶,他们的科学家就开始研制人工橡胶。

人工合成橡胶在德国已经成功,他们的很多部门用的都是人工合成橡胶。

现在德国的大卡车用的都是人工合成橡胶。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工橡合成胶技术刚刚开始,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这些轮胎,要是温度太低,那么就会变硬。和天然橡胶完全不能相比。

就算是到了后世,人工合成橡胶在很多方面的性能都比不上天然橡胶。因此一些重要部门,需要特殊性能的时候,依旧是需要天然橡胶。

“是啊。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大城市,发展快速的城市,都是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要么是在铁路沿线,要么是在船运发达地区。但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两种,毕竟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城市在内地。他们没有航运,也没有通火车,需要其他的运输方式。如果我们能够大规模生产这种大卡车,那就比现在牛车、驴车的运输方式便捷很多。也可以加强地方和地方之间的联系。”

禹之谟摸了摸这种大卡车,然后也是不停的赞叹。

真的是如此。

看到这样的大卡车运货物,大家才知道,未来这才是主流。什么牛车、马车、驴车,和他相比速度慢、载重轻,反正哪一方面都比不上。

其实中国地大物博,不是吹吹的。

但是很多东西都无法开发出来。原因就是交通的问题。就如中国生产明矾,矾的储量中国是占据世界百分之六七十。世界对于矾的需求也很高。

可是清末到民初的时候,产量一直上不去。

就是因为那个地方的交通很差,大家只能是人扛着。运输效率太低。在一战的时候,中央投入资金在那里建了一个短途的铁路,然后增加开采机器。

矾的开采量一下就增加十几倍,为中国挣到了无数的外汇。

现在战争结束,世界对于矾的需求反而是越来越大。而世界矾的开采,中国占据百分之九十以上。就算是高价,外国也要购买。

因此现在也是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外汇。

如果当时有大卡车这种运输工具,那么就不需要那么艰难。

“这是能够改变运输模式的好东西。有了这样的大卡车,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一定会有巨大的助推作用。”

大家都是赞扬。

大卡车,虽然是一战特殊形式之下诞生的,但是他的作用会非常大。

“不过现在我们国家的道路情况不是很好。这种车很容易散架。跑起来非常不容易。”

施肇基在旁边立马发言。

说起来最近几年施肇基是比较郁闷的。因为国家为了改善中国的交通情况,财政的拨款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是大部分都被铁道部拿走,交通部只能拿一点点。也就是能够修修北京周围的道路就不错。

相比起来铁道部拿走的资金,那是庞大的无以复加。是交通部的好几十倍。

看看这些年铁道部开设的各种项目。光是超过一千公里的大铁路,就有粤汉铁路、川汉铁路、京伦铁路,都已经完成。目前还在建设的陇海铁路,还有规划当中的新疆铁路。

哪一个不是用上亿,几亿人民币。

所以看到大家都说大卡车是未来重要的运输手段,施肇基立马就表示路况的问题。

“也是。汽车要发展,道路情况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点点头。

现在中国除了那些重要的道路之外,其他地方的道路情况非常差。

“现在的道路铺设是什么样的。”

禹之谟问了问施肇基。施肇基当交通部长也有段时间,对于铺路还是有很多了解的。因此立马道:“按照我们中国的情况来说,水泥路是最好的。不过大部分农村是不可能铺水泥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资金,水泥路的价格非常昂贵。因此我们只能是在有限的一些地方铺设水泥路,包括城市铺设水泥路。而大部分地方只能是把路面平一平。但就算是这样,也需要大笔资金。”

“不过最近欧洲那边开始铺设沥青路。这种路铺设之后非常平整,马车跑起来都不会颠。像法国巴黎,整个城市都已经是铺设了这种沥青路”

张学文在旁边也是仔细听着。

路。

要想富,先修路。

中国这么大的地方,修路是必须的。不过中国经济有限,目前来说铁路的作用远比公路好用。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铁路为先,公路只是跟施肇基说的那样,拿沙子和土,把路面弄平。水泥路也只是存在于北京和上海几个寥寥无几的地方。

实在是因为水泥路太贵,国家根本就拿不出这些钱。

至于沥青,也就是后来高速公路主要用的。当然后来大部分公路也都是用沥青。

不过具体的东西张学文也不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