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选拔俊杰(1 / 2)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于周王朝,据说出自周公旦。
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这六种基本才能。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五礼者,吉、凶、宾、军、嘉。
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五射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种射箭的技巧,此按下不表)
五御为:鸣和鸾,逐水车,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老司机的驾车技巧)
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九数为《九章算术》,魏晋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
褚太后要求的选拔,内容就是“君子六艺”!
但是!东晋是扭曲的汉人封建王朝的“正统”。
这次要考察的,跟上面所说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历史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君子六艺的许多东西已经不合时宜。
礼变成了分辨士族和泥腿子的标杆(有些事情,士族可以做,平民不可以做,包括穿着打扮,否则就是违法!),乐被发扬光大,射更是武人的首选,御已经被淘汰,马夫是低贱职业。
书变成了诗词歌赋,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主流,而数不被人重视。
所以这次大比,选拔俊才,说是六艺,其实只考礼,乐,书。
另外的射,御,数,完全被抛弃。
而所谓的礼,就是看你是不是世家出身,如果不是世家出身,自然就没有所谓的“礼”,你连参赛资格都没有,哪里还能跟我在这里谈笑风生?
玄武湖上旌旗招展!郗愔沿着玄武湖布置了浮台,用铁链拴在一起,浩浩荡荡,所有参赛选手,都要在上面比赛。
这些浮台虽然靠近湖面,但却并没有挨着岸边,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只是因为围观的群众实在是太多了!
建康城几乎是万人空巷,都来观看俊才选拔,还有那些世家小姐,都在看哪家的郎君不错看得上,回家以后跟自己父母说,想想办法完成心愿。
古代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很多史料都记载了,这句话只是比较概括的说法,事实上,子女在个人婚事上,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特别是程朱理学出来以前。
谢道韫看不上王凝之,后来遇到赵川,她就不嫁了,谢安也没说什么,就那么回事。
湖中心有一个几层高的大楼台,下面是“考试”的考场和考官,而褚太后和她儿子,东晋皇帝司马聃,就在二楼的高台上端坐,低头就能看见在浮台上等待的士子。
“赵郎中,你看这晋国的俊杰如何啊?”
褚蒜子看着身边的赵川,意味深长的说道。
赵川坐姿很不错,不过脸上肌肉抽搐,不知是想笑还是想哭,最后言不由衷的说道:“很好很不错,哈哈哈哈,这江左果然是人杰地灵,苍龙卧虎,我的崇敬之情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睁眼说瞎话张口就来,因为他实在是不想说什么有营养的话。
这帮所谓“才俊”明显都是来游山玩水的,此刻喝酒划拳的,逗鸟的,甚至还有带着侍女的。
木质的浮台上有很多木墩,那些所谓“俊杰”们大多都在欣赏这晚春初夏的湖光山色呢。
“哼,这一场只是意思意思,等下一场,你就知道厉害了。”
赵川的态度让褚太后有些生气,这少年虽然在打哈哈,但脸上的不屑溢于言表。
你特么站在旁边看笑话,但江左是我在掌舵啊!你以为我看不到下面那些人是什么德行么?
气愤而又无奈!
“传令下去,把刚才在那边喝酒的,逗鸟的,带着侍女入场的几个给我轰出去!直接淘汰!”
褚太后咬牙切齿的说道,自己的脸被某个小她十几岁的孩子打得啪啪响,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
“这个...那两个谢家子弟也要赶走吗?他们可是内定的......”
褚蒜子什么背景,别人早就一清二楚,她可以说是谢家走出来的女人,打娘家的脸,这样不太好吧?
宦官猛然间看到褚蒜子铁青的面色,聪慧的闭口不言。
这位太后颇为隐忍,连桓温都敬重其为人,但不代表她是个脾气好的人,事实上,这一位太后历史上后期就开始吃斋念佛。
不理朝政是一方面,压制自己的火爆脾气是另外一方面。
正因为她的进退有度,再加上谢安等人的瞎搅和,桓温篡位才没能成功。
“母后,今天请到的评委是谁呢?”在旁边一直不说话的司马聃好奇的问道。
褚蒜子脸上露出一丝失望,又一闪而过。
她儿子司马聃,如果不是皇帝该多好,这明显是做戏的选拔,他居然还当做一回事?还问评委是谁?
褚太后又看了看站在身边,脸上带着淡淡斑痕却不影响其俊雅睿智的赵川,心里也认同一样米养百样人这句话。
同样大的年纪,一个虽然身份高贵,却是个被人摆弄的傀儡,另一个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可以出来搞风搞雨了,为何差别会这么大呢?
这一刻,褚蒜子有想过,如果她当初跟了丁胜,他们的子女或许不会蠢到这种程度吧。
如果褚蒜子只是母亲也就罢了,司马聃虽然还尚未亲政,但毕竟是一国之君,褚蒜子不可能像一般家庭母亲教育小孩一样教育一个皇帝。
她心里很失望,却没有表达出来,只是淡淡的回答道:
“你看那边,那一位就是王羲之王逸少,他负责考评诸位才俊的书法。”
褚蒜子指着端坐于他们这个高台下面的一排木桩上的几个人。
魏晋风物讲究贴近自然,附庸风雅,并不崇尚石崇那穷奢极欲的排场,那种暴发户的场面,不是东晋的主流,虽然那些大世家个个都是蓄奴过万,财力雄厚。
总而言之,竹林七贤那种放荡洒脱才是高逼格。
赵川看着下面端坐的王羲之等人,就有些明白这江左的玩法有些不一样,评委和被点评的“才俊”,“形式上”是地位平等的。
可能是感觉到了赵川的目光,王羲之抬起头,看着有些错愣的某人,神秘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
而赵川此刻满脑子都是王家小妹火辣热情的吻,温软香甜的身子,让人无法自控的沉醉,面对她老爹难免会有一些做贼心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