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进击的天王(1 / 2)

加入书签

一个人不论怎么魂淡,他一生当中也会存在所谓的“机遇期”。

把握好了“机遇期”,人生就能大进一步。

比如赵川到东晋的种种遭遇,就是爱情机遇期。

各种妹子周游身边,芬芳四溢。

而苻坚苻天王,也迎来了事业起步的“机遇期”。

把视线转移到北方,现在局势虽然相对平静,但实际上只是在酝酿下一轮的风暴罢了。

弘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东边是洛阳,西面是潼关,潼关过后,长安无险可守。

它位于黄河以南,北面正对着的就是战略要地河东,河东以北就是易守难攻的并州(吕布曾经在那里发家)。

自古以来,弘农就跟洛阳的关系紧密相随。

现在,苻坚占了这块好地方,能够觊觎中原的“皇都”洛阳,苻健召唤他回去,他反而是不想走了。

好不容易打下点根基,跟这里的北方世家谈好了条件,如果就这样走了,那纯粹是为他人做嫁衣。

但苻健毕竟是秦国的皇帝,实质上的统治者,胳膊肘扭不过大腿的道理,他还是知道。

父亲苻雄的教诲,他也没有忘记。

在机遇来临之前,他不会去做先出头的橛子!

苻坚可不认为能当关中主人的家伙,会是个善男信女。

于是面对苻健再三的召唤,苻坚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表。

词藻很华丽,引经据典。

不过说穿了,大概意思就是说,现在鲜卑慕容对我们苻家是敌友难明,远期看肯定是你死我活。

东晋桓温乃是虎视眈眈的准备进攻洛阳,下一步搞不好就是潼关。

关中的西线,压力实际上非常大,不亚于战国时期的大秦。

所以弘农这块地方,是潼关的战略纵深,非常重要,不容有失。

此外,一旦桓温北伐的目标是洛阳,那么浑水摸鱼的可能性就会变大。如果来了一个不熟悉情况的,有可能错过战机。

自己在弘农这里刚刚有了点成绩,梁安也刚刚编练了一支新军,还无法单独无法担当大任。

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弘农形式小好,还需要巩固加强,自己走不得。

这封奏表,被人送回长安,摆在苻健的书案上,有点糊涂的秦国皇帝,看了苻坚“言辞恳切”的表白,也不免产生了一些“奇怪”的想法。

比如苻坚是不是想找个好地方,像是洛阳这样的,自己玩自己的,然后玩管理层收购什么的?

虽然苻健设身处地的思索,也感觉这不是太可能,但心里总是有一个疙瘩。

万一呢?

万一苻坚利令智昏呢?

这年头利令智昏的人还少么?石虎不是个摆在眼前的例子么?而且殷鉴不远啊!

苻坚已经把球踢回来,他是爽了,但苻健却难办了。

谁都知道自己这个侄子乃是家族下一辈的翘楚,占着洛阳周边这么敏感的位置,养虎为患怎么办?

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还不够。

这年头亲爹为了利益能杀亲儿子,侄子算毛线?

话虽如此,但如果强行让苻坚回来,弘农也确实需要一位镇得住场子的人,来主持大局。

潼关前面的战略纵深,异常重要,不能随便抛弃。

目前苻坚也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好像是两难的选项啊!

利弊确实让苻健头疼,不过他很快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太子苻苌,在民间形象不错,当然,跟苻坚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但好在名正言顺啊。

这家伙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太子和皇帝,始终都是有利益冲突的,自己死了,苻苌就是最大受益人,苻健对苻苌,也是带着提防。

让苻苌带着潜龙军,去“支援”苻坚,顺便监视,让他们互相斗,这样难道不妙么?

想到这里,苻健拍案而起,奋笔疾书,没两天,诏书就送到苻坚的案头。

苻健的决定让苻坚异常不爽,但是能做的有限。

自己的这位叔父,乃是掺沙子的高手,别说是侄子了,就连儿子都不放过,更何况苻苌还是太子呢!

面对这种权术高手,以不变应万变,成为了唯一的办法。

苻坚现在做的事情,就是那句古话,“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一边练兵,一边屯田,东面盯着洛阳,随时准备动手,西面防着潼关。

苻坚就是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然而除了等到了苻苌的“援军”以外,鸟屎的机会都没有,苻坚表面上还是信心满满,心里却是暗暗着急。

他身边缺了一个可以商量大事的幕僚。

以前有什么事情还可以跟赵川聊聊,现在赵川不在,他遇到什么事情,只能放在心里。

这天夜里,在苻坚在弘农的大宅里,他等来了目前对自己而言特别重要的人!

太子苻苌!

“堂弟,你这茶是怎么弄的,清香四溢,虽然入口微苦,但回味甘甜,真不错。”

赵川的一切习惯,都是苻坚模仿的对象,他那大名鼎鼎的“炒茶”,自然也成为自己日常饮用的东西。

而且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戒掉,让他再像其他人那样喝有姜末什么混合的“茶水”,他也受不了。

“堂兄啊,多谢夸奖,来,满饮此杯。”

苻坚那俊郎而刚毅的脸上带着真挚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从他身上丝毫看不出氐家人身上普遍有的土气,和江左最讲究逼格的大世家子弟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生而贵族!

这个是人们对苻坚的普遍印象。

看到苻坚的仪态,苻苌颇有一点自惭形秽。

他很给面子的喝完一杯茶,苻坚又给他倒了一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