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苏道质渡劫(2 / 2)

加入书签

他在心中嘀咕,苏蕙的父亲,大概不止不是个“贞洁烈妇”,还极有可能是虎狼之年的“怨妇”,那是要把人吃下去的货色。

“小女顽劣,多亏赵大当家照顾了,蕙儿,还不给赵大当家的敬酒?”

苏道质脸上堆着笑容,故作不悦的拍了拍苏蕙那瘦弱的肩膀,让女儿给赵川去敬酒。

诶?这好像不是按的套路出牌啊,按剧本,不是应该我先给他敬酒吗?

赵川和小萝莉苏蕙两人面面相觑,发现都小看了苏道质这个人。

你丫的是不是太热情了点,这一下让我无法适应啊!

赵川对着苏蕙使了使眼色,小萝莉咳嗽了一声,娇滴滴的小声说道:“奴家敬川哥哥一杯,谢谢这么多天川哥哥无微不至的照顾。”

那声音又嗲又软,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这位现在也开始演戏了,赵川心中只有“卧槽”二字,当真是骑虎难下。

酒是好酒,赵川却不敢多喝,喝多了那位无良又无耻的苏道质,估计会把女儿直接送他床上,虽然什么都不会发生,等酒醒以后自己跳黄河都洗不清了。

尼玛的,石越这厮跑什么,现在身边连个照应的都没有。

赵川瞥了一眼淑文,发现自己的女人似乎在低头吃菜,完全无视他的存在,估计是想看自己的笑话。

“赵大当家,莫非是这酒菜不合你胃口?还是夙夜操劳身子不适?”苏道质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明知故问的说道。

双方一直都在打太极,但很多话不说是不行的。

比如苏家堡这一个大摊子,要何去何从。对方打算怎么跟自己合作,是跟自己,还是跟苏家堡,等等这些,不说明白是不行的。

“在下有些不胜酒力,想去贵府书房喝喝茶,不知道方便不方便。”赵川也懒得再跟这个老狐狸墨迹,直接找了个很蹩脚的理由。

“好说好说,把这里当自己家就行了,来来来,我最近得了一本棋谱,十分精妙,这就想跟赵大当家一起研究,不若我们一边喝茶,一边下棋可好,这可当真是风雅啊!”

论扯淡的水平,十个赵川也比不上一个苏道质。在友好到虚伪的气氛下,他跟着苏道质来到书房,随后对方漫不经心的关上门,反锁。

“这位是你爹?”淑文看着苏蕙,想笑又怕对方生气。

“没错啊,这就是我爹,所以呢?”小萝莉无奈的伸伸手,论谁摊上这样的爹,都会被噎得没话说。

两人女孩面面相觑,都很担心赵川被这头老狐狸忽悠了。

苏道质的书房里,早已没有刚才那些虚伪客套。

书案前,赵川和苏蕙她爹对坐,两人的表情都是无比严肃。

“你是谢奕的女婿,谢道韫未来会是你赵家的主母,谢家让我来投靠你,你打算怎么安置我?”

哈?又是那位体贴的岳父大人?

赵川对谢奕很有好感,这位对自己的大女儿真是操碎了心,生怕他赵大官人在北方被别人灭了,想方设法的给自己增强实力。

不过话说回来,哪个父亲会不疼自己的宝贝女儿呢?谢奕做到这个份上,还不是担心谢道韫争不过其他的女人,在背后推一把,让自家的傻女儿坐上正妻之位。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幸好谢道韫是个美女,若真是貌似如花,只怕赵川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苏先生,我有个提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赵川脸上露出猥琐的笑容,让苏道质感觉背后冰凉,对方那眼神跟大灰狼看小红帽差不多,他轻声咳嗽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说道:“赵大当家少年英雄,长安城无人不知,有话不妨直言。”

“苏先生,你想不想成神?”

赵川的一句话,在苏道质耳边,如同惊雷炸响,他居然一瞬间都懵逼了,反应过来之后,才试探性的问道:“赵大当家这是在消遣我?在下并非修道之人,如何成神?再说在下也是志不在此啊!”

“非也非也,苏先生,请听我慢慢道来。”

赵川走到苏道质身边,在他耳边悄悄的说着话,对方听了之后不断点头。

只是脸上的表情,时而惊愕,时而佩服,时而恐惧,时而释然,就像是尝尽了人间百态一样,心中的滋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两人具体谈了些什么,已经无人知晓,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苏道质恭敬的将赵川送出书房,让下人带对方去准备好的厢房歇息。

夜已经深了,赵川和淑文这两个已经忍了很久的痴男怨女,终于在客房里胡天海地的大战了一番,鸣金收兵之后抱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这个苏道质不好对付,你究竟跟他谈得怎么样?你不会就只会在我身上耍功夫吧?”

一边吻着赵川的脖子,淑文一边暗讽对方只会对付女人。

“你想太多了,苏道质简直高兴得要引吭高歌,我还给他准备了一个相当精致的套餐,保证这厮乐在其中,你现在让他熄火,他都停不下来了。”

赵川略微有些得意的炫耀道。

“哈?你又有什么鬼点子?说真的,你对付女孩那一套在这种老狐狸面前不管用的。”淑文话语里酸味极重,赵川江左一行就带走了三个妹子,她不吃醋是不可能的。

“你想太多了,精彩的会从明天开始呢,一切都准备就绪,现在要做的,就是收拾你这个妖妇!”

“来,谁怕谁啊!”

两人嬉笑闹成一团,不久房间里又传来让人心里发痒的魅惑之音。

第二天,赵川早早起床穿戴好衣服,回头看了一眼还在沉睡的淑文,小心的把她那白皙的胳膊放进毛毯里。

“好累……我继续睡了,你小心别被苏道质坑了。”

“坑?不存在的,这是互利互惠好不好,真是妇人之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