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繁华凋敝静无声(2 / 2)

加入书签

好一会儿,眼看着樊明宏要走出门庭,消失在廊桥转角处,孙逸拧眉开口,朝着樊明宏喊道:“樊老,孙逸有几句妄言,不知樊老可愿听?”

樊明宏闻言,离去的步伐一滞,停歇了下来。

但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笑道:“便当践行了吧!”

孙逸嘴角微抿,眼闪过一丝笑意,随即沉肃道:“刀道之势,在于爆发。爆发之意,在于后劲。后劲有余,则刚柔并济,刀道之势方圆满。”

樊明宏身躯一震,矗立门庭下的背影猛地回过了头,一双眼睛满含惊疑的看向了孙逸。

这是……指点?

樊明宏心头暗忖,讶异不已。

他感悟的便是刀道真意,所xiu liàn的便是刀道大势。

他感悟刀道真意已经多年,却始终难以圆满,困在宗师境已久。

孙逸如今这番话,却是让他醍醐灌顶,迷惘的前路,被推开了一扇大门。

一旦跨过,他将突破宗师境,挤入封王行列。

届时,将有机会野望半步法身。

封王行列,并不是一个境界,同样是处在宗师境的。

只是,处于宗师境巅峰,属于宗师境圆满层次。

同时,封王行列,也是宗师朝着法身境界极尽蜕变的开始。

樊明宏目光闪烁,心绪起伏了许久。

最终,冲着孙逸点了点头,便是一言未发的转身,昂首离去。

庭院内,孙逸双手抱拳,朝着樊明宏的背影,躬身到底。

拜别!

……

而在樊明宏率部离开平原城时,阜潍城,一则消息传扬开去。

邹氏,宣布避世。

突然的宣告,震动八方,引得各方势力震骇交加。

消息火速传遍周围城池,引发了广泛关注,掀起了轩然dà bo。

邹氏屹立天下顶级大势力行列,名传天下,威震神州。

结果,宣布避世,难免引人诧异。

所谓避世,并非是从世间消失,也不是搬进深山老林。

其真意是减少族群外部活动,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直白点讲,是窝在阜潍城,哪儿也不去了。

外界任何风云,邹氏都不再插手,也不过问,更不参与。

甚至,是谢绝所有来客访问与合作。

这种决策,自然引发了天下骚动。

但许多心思敏感的人则是很快明悟,意会了过来。

邹氏在军的势力被连根拔起,且接连失策,声威受损,严重失势。

如今避世,乃是急流勇退,利剑藏锋的明智之举。

否则,持续下去,声威日渐受损,恐怕将渐渐失势,一蹶不振。

而随着邹氏宣布避世,平原城内,邹府封锁,门庭紧闭,声息全无。

常驻平原城的邹氏人马,全部撤离,寸影未留。

甚至,原本在军磨砺的后生晚辈也是纷纷辞职,遣散兵马,抽身事外,离开了边关。

可以说,整个军,边关各部,再无邹氏嫡系半个人影。

这种举措,引发了许多争议。

繁华凋敝静无声,风雷起落杳无痕。

……

而在平原城,领事府内。

赵忠仁站在高楼,背手而立,眺望着邹氏一些人的撤离,眉宇平展,古井无波。

在他身旁,还站着一道人影。

乃是一位身穿青袍的邋遢老者,乱发遮面,满头蓬垢,举着酒葫芦痛饮。

这人赫然是贺德隆!

“虎归深山,暗剑藏锋,真希望,不是坏事。”

赵忠仁轻叹了声,目光从那些撤离的邹氏之人身收了回来。

扭头看向贺德隆,深邃的眼眸微微无奈。

“啧啧!”

贺德隆灌了口酒,吧唧了下嘴,随即唏嘘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留条退路吧!”

赵忠仁无奈摇头,叹息道:“慈不掌兵,这是古训。”

“你也坐不了多久了,何不留些仁德?”

贺德隆看了赵忠仁一眼,耸肩道。

赵忠仁扭头看向了长空,淡然道:“仁德,留给心怀仁义者才是仁德,留给心怀不轨的人,则是祸端。”

“思想总是这么偏执!”

贺德隆灌了口酒,一脸不悦。

赵忠仁微微抿嘴,笑而不语,没有争执。

贺德隆擦了擦嘴角酒渍,随即转移了话题,看向赵忠仁问道:“那小子呢?你查明白了吗?”

赵忠仁摇头:“没有查出端倪!”

“倒是怪了!”

贺德隆灌了口酒,一脸疑惑:“千年以来,他还是第一个,暗查天神女的人。”

【作者题外话】:新的篇章,又要埋新的伏笔,挖新的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