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碎叶川(1 / 2)
大清池最西端便是碎叶川口,碎叶川河谷呈东西走向,长约四百里,最宽处一百六十里;两边雪峰林立,高耸入云,山中多温泉,谷地气候宜人,是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又个条“河西走廊”。
杨逸率军进入碎叶川河谷后,一路向西,谷中农田众多,大多是唐朝时汉族百姓开垦出来的;河边一条条小水渠把碎叶川清冽的河水引到农田里,奔流西去的碎叶川滋养了整个河谷。
杨逸从离开辽阳城以来,行程万里,所过之处不是草原就是沙漠,还第一次看到如此密集的农耕区,看到汉族农耕文明的余泽;这让第一次进入碎叶川的他,立即就对这条河谷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这里离中原迢迢万里,但这里是李白的故乡,曾有不计其数的汉族百姓沿着丝绸之路跋涉而来,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碎叶川两岸开辟出一片片的良田;将汉族的文明、才智传播到这里,曾有无数汉家男儿为了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战死他乡。
整整三百年过去了,人世沧桑变幻,大唐的光芒早已退去,安史之乱后,陷于西域的汉族百姓多少血泪都已流尽,他们不是在异族的屠刀下变成了孤魂野鬼,就是在异族的奴役中被同化了。
当三百年后,汉家的龙旗再次猎猎西来,汉家的铁骑再次震颤了碎叶川,再没有夹道欢呼的汉家百姓,再没有了熟悉的乡音………历史是如此的沉重,杨逸不愿多想,破口吟道: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阿黛拉在傍边听了,轻声问道:“你明明刚打了胜仗,心里却好象不高兴。”
杨逸抛开乱绪,淡淡地笑道:“打了胜仗自然高兴,只是这样的胜仗对我来说,早已不稀奇,也就不会再有太大的惊喜;这就象我第一次吃到伊州的甘瓜(哈密瓜),会觉得那是天下至味,但公主殿下吃多了,便也觉得平常了。”
阿黛拉嫣然一笑,杨逸的话虽有自吹自擂之嫌,但却是大实话,凭他无数的战功,哪一次也不见得比这次差,这样的胜利对他而言,确实就象是家常便饭。
杨逸接着半真半假地说道:“这样的功劳不但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相反,我还得担心功高震主,现在东京朝堂之上,弹劾我的声音只怕快要震塌金銮殿了,公主殿下你说,我能高兴得起来吗?”
阿黛拉脱口说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阿黛拉很想说你干脆把西州还给我好了,只是这样的话,说了只会招来杨逸的调侃,所以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杨逸看着这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美人儿,她今天内穿长裤,外罩一条艾得来丝绸缝制的花裙,艾得来丝绸多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织成,花纹如彩云飘飞,色泽明丽,浓郁华丽。
连衣裙外又穿着一件对襟短上衣,无论是领口、胸前、袖口、肩、裙裾都绣有美丽的花儿;就连脸上的蒙着的轻纱,也同样在边沿绣花,极富民族特色,华丽而又带着神秘感;杨逸估计西州回族就是后世维吾尔族的前身,因为阿黛拉的这套服饰和后世维吾尔族女子的服饰非常近似,她的相貌也带有维吾尔族女子的特征。
阿黛拉虽然没有把话说完,但杨逸能猜到她想说什么,却也没揭破,只是慨然叹道:“对我来说,这确实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和身后的士卒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每一次战斗,他们都是以命相博,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大宋的旗帜,用生命悍卫了百姓的安宁,随时可能埋骨他乡;但他们得到的却很少,将来朝廷的封赏也不过够他们给家里多添三两亩薄田,但他们依然愿意背井离乡,征战沙场,慷慨赴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