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玩命(2)(1 / 2)

加入书签

不,是随处风流的风。

《十面埋伏》是一部垃圾非常的影片,可这段对白还是不错的。

于是我把这个女孩子写了进去,并最终让她和周延走在了一起。那一刻,逝水的流年又在心中涟漪。我们何必在错处。

终于在四月的某一天,我写下一个眼睛如查必良一样清澈如水的少年走进小店,故事结束了。可是又有多少轮回要继续上演。

轮回,转眼之间,又是三载春秋。

因为是手写稿,所以我们决定打印出来再寄到《萌芽》,在此之前,我们用特快专递互相交换了稿件。与题目相吻合,李正臣的《朝三暮四》果然写了那个叫李孜的主人公和三个女孩子间的糜烂故事。他的字迹颇为潦草,造成我一定阅读上的困难。也许是心里急切的缘故,在处理每段故事的时候显得有些匆忙,致使总的字数只有5万多字。

还好我超常发挥,写了接近10万字,也差不多达到我们的既定目标,这让我们信心倍增。

而且,那厮幽默的功力显然不在我之下。

电话的另一边,周佩红周老师让我们尽快把稿件发出去,我们决定就此罢了,不再打印,直接把稿子发过去。

黑色的邮筒吞噬掉稿件,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风吹日晒,邮差最帅。

眼下摆在我眼前的,突然只剩下了学习。网线已经断了,浩方是上不成了cs就变得没意思了。其实那时我的狙击水平已经登堂入室,这让我颇为郁闷。

我报的理科,当时头脑发热,足以让我后悔终生。我极为讨厌数学、物理、化学。成了理科班的文盲。分数一次比一次少,老师一个比一个看不起我。我于是更加无心学习,睡觉成为我经常干的事。“睡神”终于成为我的绰号。猫猫熊似的黑色眼圈说明一切。

这个时候,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盯着电话,到网吧上网是为了看我的邮箱。焦虑之情溢于言表,仿如到了更年期的妇女。

有件事忘记申明,就是我写东西的事情一直没有告诉家里人,在我参加新概念的时候我的爸爸就这么告诉我:你去上海就当去玩一趟,那么多高手,你不行的。

就是在拿了奖回来,我的爸爸也没说什么。这个喜怒不行于色的男人,我承认,19年下来我仍旧没有看清他。家里人更希望我走所谓的正途,我的成绩表一直不敢往家里带,正是这个原因。

生活,总是有无奈。

流水无痕。五月。

电话终于来了,周佩红老师的普通话如此清晰地告诉我:你的稿子被扣了,我们副社长说你那里边“他妈的”“牛逼”这类的词语太多了,我客气地说没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