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生于苏州河畔(1)(1 / 2)
生于苏州河畔
蔡骏,网络著名作家,恐怖小说家。2004年在《萌芽》杂志发表的数篇小说引起强烈反响和好评。已出版包括《病毒》、《诅咒》、《荒村公寓》等在内的10本恐怖小说。由于其在《萌芽》上已经引发读者的阅读热潮与追捧,有理由相信新作《荒村公寓》将使蔡骏真正跻身畅销小说作家的行列。
从诗到恐怖小说,蔡骏是如何完成了这样剧烈的转变?那些令人惊悚的情节,有些来源于纯粹的想像,有些来源于梦境,但是,所有的一切均逃不出苏州河汩汩的波光……
第一篇小说
第一次写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大约是在20岁那年。我已记不清当初为什么要写小说了,只记得当时的生活是极度平庸的,就像一颗微不足道的卫星,永远环绕着那个固定的轨道。
20岁以前写过很多诗。还记得那时候常去静安区图书馆,爬到三楼的报刊阅览室。每当我去的时候已经没有座位了,我只能呆呆地站在书报架旁,取下一本《诗刊》或者《小说月报》,就这么站到天色渐晚,直到有了空位子。一开始我总是盯着新诗看,即便是《当代》也主要挑着诗歌读,后来试着读了一些小说,虽然大部分都只看了开头,但确实有几篇深深抓住了我。在这里我必须要感谢莫言,是他让我获得了阅读的快感。当那个寒冷的冬天,我精疲力竭地在图书馆里站上几个小时,读完莫言的某一部小说时,我知道自己已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那时候我对写诗感到厌倦了。有时在写一首诗的过程中,忽然感觉这不仅仅是一首诗,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为什么不把这个故事变成小说呢?于是我的脑子里不断冒出各种奇思异想,我觉得自己仿佛一下子成为了上帝的宠儿,每天所见到的一切似乎都能触动我的心,轻而易举地成为小说的素材,我只能不停地用笔记录着。这时候我对我自己说:你不应该成为一个记录者,而应成为一个创造者。
于是,在20岁那年的开头,我写了有生以来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那是一部短篇小说,今天我不想把它的内容说出来,因为回头看来那实在不值得一说。但重要的是,当钢笔墨水涂抹在稿纸上的时候,我确实被自己的文字所感动了,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似乎上帝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你必然会走这条路,因为你属于你的小说。
这就是我的第一篇小说,后来我确实把它投寄出去了,但和所有的文学爱好者一样,这次投稿以石沉大海而告终。至今这篇小说的手稿仍然保存在我的抽屉里,我从来没有把它输入电脑,更没有让其他人阅读过,只是静静地沉睡着,像档案一样忠实地记录我内心走过的道路。
那一年我还是用最传统的方式—纸和笔来写作。到秋天我终于写出了几篇自己满意的小说,并发现了自己在文字方面的天赋。在《拜占廷式的圆顶》里,我是这样描写一个少年的奇异爱情—
这时他停顿了,女孩也停顿了,也许还包括时间也停顿了。拜占廷式的圆顶正从500米外透过这幢7 楼的窗户注视着他们。时间停顿的意义在于世界成了身外之物,成为一条一去不返的大河,而有的人则在大河中央的沙洲上与世隔绝着。现在项链就成了这座沙洲,沙洲上有一座上帝的伊甸园,伊甸园里一个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古老而永恒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于是,这个故事就这样在十字架项链和基督的面前发生了,他们不清楚什么是诱惑,但他们清楚窗外的大圆顶正担任见证人的角色。
这时我懂得了对于一篇小说来说,语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你没有属于你自己的语言,那么你永远都只是一个叙述者,而不是一个小说家。
从网络开始的恐怖创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