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惊灭青灯宜秋楼(2 / 2)

加入书签

萧弄月对东方天翔道:东方香主这些日子太过劳累,暂时先休息两日。至于庄中防务则交由许香主负责。东方天翔见萧弄月面色不善,不敢违逆,低头答应。萧弄月又转头对那位名唤许剑的香主吩咐道:这两日任何人没有我的命令皆不得出入弄月庄,违者格杀勿论。许剑恭身领令。

苏探晴注意到东方天翔的眼中闪过一丝疑色,心中暗笑。这一切都是他与萧弄月早商量好演得一出戏,一方面可令林纯留在庄中,好让苏探晴明日单独去见郭宜秋;二来可给东方天翔压力,让他心生警惕,怀疑自己的内奸身份已被萧弄月察觉。等明日萧弄月带苏探晴离开弄月庄后,疑神疑鬼的东方天翔必会寻机会离开弄月庄,届时弄月庄中亦会配合他救出林纯。

萧弄月又嘱咐手下带苏探晴与林纯回客房休息,自顾自地先行离去,双方不欢而散。

几名弄月庄弟子得了萧弄月的命令,将苏探晴与林纯带至客房分别安顿好后,便在房外站岗守卫。苏探晴知道这一切都是萧弄月故布疑阵,也不放在心上。躺在床上闭目沉思,自从在隆中被陈问风一语点醒后,苏探晴解开心结,已决意再不受擎风侯要挟,但对如何救出顾凌云仍没有半分把握,直到此刻与郭宜秋会面,方知顾凌云失陷洛阳、洪狂被杀等等全是出于炎阳道断腕计划,有了炎阳道强大势力的支持,对擎风侯反戈一击替顾凌云报仇绝非难事,顿时信心高涨,打定主意放开手脚与摇陵堂周旋一番。

他正想瞅个机会去找林纯交待一些事情,却听见脚步声轻轻响起,林纯已推门进来。原来林纯并不知苏探晴与郭宜秋、萧弄月的约定,又见弄月庄派人守卫,显是对两人深怀戒心,不由心事重重,何况宜秋楼乃是炎阳道重地,高手众多,明日苏探晴去宜秋楼刺杀郭宜秋一旦失手绝无幸理,越想越是耽心,顾不得男女之防,半夜来找苏探晴。

林纯来到苏探晴身边,低声道:明日你去见郭宜秋,仍要按计划行事么?

苏探晴心想此计划却非彼计划,只是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内幕却不能让林纯知道,装作无奈点点头:你且放心,我已对萧弄月透露陈前辈收你为义女之事,他们绝不会害你性命。

林纯叹道:我可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你孤身刺杀郭宜秋,又无接应,纵能得手只怕亦无法脱身。略一犹豫,咬唇道:我知道其实你对摇陵堂全无好感,若不是为了顾凌云绝不会答应擎风侯的要求,若是此时放弃任务我亦绝不会怪你,我们回洛阳后再从长计议相救顾凌云之事

苏探晴苦于无法对林纯解释,心头暗生内疚,故作为难道:既已到了金陵,说什么也要一试。

林纯忧心忡忡:你这呆瓜,难道当真不要性命了么?我深知擎风侯为人,你纵然真的杀了郭宜秋,他也未必会放了顾凌云。为了他去冒如此大险,而成败尚属未知之数,这值得么?

苏探晴低喝道:你怎可说出这种话?我与顾凌云少年相知,虽然这些年未见,但兄弟情谊绝无半分更改,为了他纵是龙潭龙穴亦要闯一闯

林纯见苏探晴动怒,跺脚道:好吧,你们兄弟情深,我再也不管你。转身作势要走,却终不舍与他分离。

苏探晴自知言重,拉住林纯的小手:纯儿尽可放心,我吉人天相,自有办法脱险。

可是,你若是有了什么三长两短,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说到这里林纯真情流露,眼眶已然发红。

苏探晴知道林纯对自己情深,心中感动,安慰她道:我们还要一齐陪着俞大哥去塞外,我怎可不顾惜自己性命。我答应你,若没有九成把握绝不贸然出手。

林纯强做笑颜,伸出小指:君子一言!面上却不争气地流下泪来。

驷马难追!苏探晴勾住林纯的指尖,不由想起与她在洛阳相遇时勾指为誓的种种旧事,百般滋味涌上心头。有意逗她开颜,眼珠一转:你不是说我是诸葛后人吗?且让我掐一算算明日的吉凶说罢十指在林纯掌中抖动,口中还念念有词。

见苏探晴如此装腔作势,林纯忍不住破涕一笑。又想到苏探晴明日见郭宜秋的种种凶险处,眉头又皱了起来:你可千万不要管我的安危,一有机会就先行脱身。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小弟自当遵从姑娘的叮嘱。苏探晴潇洒一笑,轻声道:纯儿可还记得我告诉过你与顾凌云相识的那个山神庙么?

林纯已是六神无主,茫然点点头,却不知苏探晴为何提及此事。苏探晴又将那山神庙的方位细细解说一遍:明日萧弄月与我一齐去见郭宜秋,趁着庄中防备不严,你伺机觅得空隙先离开弄月庄,无论我刺杀郭宜秋是否得手,明晚都会在那山神庙中等你。若是那山神庙已被拆去,便在那附近的一片密林中汇合,然后我们再一齐回洛阳。

林纯面露疑色:你为何如此有把握?

这叫做有备无患。苏探晴犹豫一下,低声解释道:据我所知,弄月庄中应该有摇陵堂的内应,届时你自会明白。

林纯一震,已隐有所觉。她知道以苏探晴平日的性格,绝不可能任由摇陵堂摆布,必是另有什么计划。苏探晴知道不能再多说,手抚着她的长发柔声道:你不要问我具体有何安排,只要相信我就好。

林纯沉思良久,眼中泛起一丝明亮,小鸟依人般靠在苏探晴怀里,轻轻道:只要是你的决定,我都会依从!

苏探晴心生感动,林纯平日蛮横不讲道理,如今竟是如此善解人意,自是因为对自己情深之故,不由抱紧她柔软的身体。两人早已于不知不觉中产生感情,却因顾凌云之故一直强自压抑,直到在潜龙道里面对生死一线时才终于吐露心声,经历这诸多风波后,又想到明日种种变故难测,更觉得此刻相处难能可贵,耳鬓厮磨下不免情动,紧紧相拥只想留住这刹那间的温存

不知过了多久,苏探晴蓦然惊醒,暗骂自己:大事未成,岂可一意沉溺于儿女情长中?暗暗咬牙,以坚强的毅力推开林纯:时候不早,你先回房休息吧。却听林纯亦道:你明日还要去见郭宜秋,我,我先回去了。两人不料双方同时开口,四目相交,既觉彼此心意相通又觉好笑。

林纯纵是万般不舍,却知苏探晴在潜龙道中两日中体力大耗,急需调息,凑过身来在苏探晴唇边轻轻一吻:你一定要活着回来见我!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苏探晴呆呆怔在原地,回味着嘴唇边尚余留的一抹芬芳,心中荡起万千柔情。

第二日一早,萧弄月便与苏探晴去宜秋楼见郭宜秋。

萧弄月善解人意,离开前特意让苏探晴与林纯告别。林纯早已梳洗停当,一身黑服劲装,头扎红带,英气勃勃,与诸人大声谈笑,全无丝毫离别愁绪,只是偶尔与苏探晴目光相对时流露出一丝难舍之意。

出庄后萧弄月叹道:淡莲谷的梅姑娘性情温婉,容貌秀丽,武功亦可称翘楚,竟然不入苏兄青眼,小弟本还略有不平之意。更想不到以她平日柔顺的性情,竟宁可受凝怨盅反噬之力,亦要故意引苏兄入潜龙道中,实是令小弟难以置信。如今见到林姑娘后,方知事出有因。

苏探晴不料萧弄月会提及此事:说来惭愧,感情之事毕竟讲究缘份,小弟亦是无可奈何,此事与林姑娘可并无关系。

萧弄月道:我可并不是怪你,虽说男子汉大丈夫何患无妻,但若能真正遇见一位红颜知己,纵有佳丽三千,亦视做粪土。他眼中闪过一丝怅惘之色,曼声长吟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人人皆说萧某风流,却不知真正的风流绝非滥情,而是一份至性至情。青楼寻欢、床头散金不过是逢场作戏,真正的挚情却是一生难寻!

苏探晴早听闻萧弄月是江湖上有名的风流浪子,此刻见他言语恳切,神情怅然,似在追忆前尘往事,才知他虽然外表上潇洒不羁,其实内心里亦是一位重情重义的男儿,顿起知己之感,不由尽吐心声:实不相瞒,小弟自知对林姑娘种情至深,所以虽明知梅姑娘好意,亦只好辜负她一片深情了。

萧弄月哂然一笑:久闻舞宵庄主外慧内秀,不但有沉鱼落雁之貌,一手巧情针法亦是名动武林,可谓近年来江湖上风头最劲的女子。想不到竟会对苏兄痴情至此,苏兄可要好好珍惜啊。

苏探晴赧然道:萧兄说笑了。小弟到洛阳后才林姑娘相识,她虽对我有些好感,又怎谈得上痴情?

萧弄月微笑道:所谓旁观者清。若是连这一点也看不出来,我萧弄月岂不枉称风流?我刚才注意到林姑娘双目中红丝隐现,昨夜分明是一夜未眠,必是担心苏兄今日去宜秋楼行刺之事,而她自身的安危却毫不放在心上,如此深情实叫小弟羡慕。

苏探晴早发现林纯的神态,暗赞萧弄月细心,脱口问道:摇陵堂乃是炎阳道大敌,为何萧兄对林姑娘却似并无成见?

萧弄月沉声道:炎阳道对摇陵堂中重要人物皆有一份详细的资料,除了堂主赵擎风,三主二生一夫人中,算无遗策段虚寸老奸巨滑、间不容发许沸天胸藏丘壑,皆算是最可怕的敌人,不到万不得已,我决不愿沾惹这两人中的一位。金锁城主安砚生刚勇有余,不通谋略;梳平门主风入松不辩是非,仅效愚忠,此两人替擎风侯作下无数恶行,可谓死有余辜。敛眉夫人得其父剑圣曲临流亲传,虽是剑法高绝,却因其性格刚愎自用,处处以自身好恶行事,身为摇陵堂第一夫人,对乃夫赵擎风所作所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杀之亦不足惜。唯有舞宵庄主林纯自幼长于京师,虽是赵擎风义女,一向并无大恶,而且对摇陵堂诸多行事多有微词,身为柔弱女流却不乏侠义本色,可算是摇陵堂中洁身自好的异类。陈问风陈大侠愿意收其为义女,便是知她本性良善,如果苏兄能以情动之,让她从此弃暗投明,亦不失一件功德。小弟唯有衷心祝福两位。

听萧弄月如此说,苏探晴心怀感激:萧兄如此明白事理,小弟先行谢过。

萧弄月大笑:如此倾城绝色,我见犹怜。只是梅姑娘见到苏兄与林姑娘之间一片深情后,自知痴心付之东流,欲罢不能下索性求个同归于尽,其行可叹,其情堪怜,还望苏兄不要怪责她

苏探晴肃声道:梅姑娘对小弟恩重如山,虽有非常之举,小弟也绝不会心生怨言。

萧弄月盯着苏探晴半响,放声大笑:久闻浪子杀手出道以来绝无虚发,还只道必是一位冷血杀手、无情浪子,想不到竟是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儿,虽值得真心相交,却亦不免容易被人所利用。

苏探晴想到许沸天当日对自己的评价与萧弄月不谋而合,苦笑道:小弟自知性情上的缺点,只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萧弄月正色道:苏兄无需自省,郭大哥便常说小弟太过看重恩怨,缺乏的就是苏兄这般处处替他人着想的仁厚之心。他面露坦然之色:我萧弄月快意江湖,仇家遍及天下,却少有投契的朋友。昨晚与苏兄箫笛合奏,大生知己之感,待此间事了后,定要与你促膝长谈。

苏探晴亦觉萧弄月光明磊落,是个值得结交的汉子,朗然大笑道:小弟对萧兄亦有相见恨晚之意,若能有机会与萧兄联床夜话,一吐心声,实乃平生所幸。两人心意相投,执手大笑。

萧弄月又道:苏兄可知昨晚还有一位彻夜难眠之人么?

苏探晴笑道:想必是那位东方香主了。

萧弄月嘿然道:卧榻边岂容豺狼安睡,我平生最恨反复无常的叛徒小人,若不是为了这断腕计划,早就将其碎尸万段。他知道炎阳道法规森严,绝不会轻饶他,必会救出林姑娘以讨好擎风侯,今日且容他逃脱,日后再找其算帐。

苏探晴笑道:东方天翔日后需时时防备,处处惊心,只怕不等萧兄寻他便已惶急而亡了。

弄月庄位于金陵西南,两人一路东行,不多时已到金陵城郊。但见远方丘山起伏,水流纵横,近看城楼高耸,气派森严,城阁山川间,一股清逸旷达之气扑面而来,果不愧是六朝古都,气韵非凡。

苏探晴与萧弄月皆是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之人,指点江南风物,各出妙论,十分投缘。苏探晴少时离家,事隔十余年后方重回故乡,心头更是涌上无数感慨。

进入金陵城中,街上行人来往,热闹非凡。女子大多娉婷轻盈妙韵天成,男子则是气宇轩昂高冠古服。沿途百姓见显然都认得萧弄月,不时有人招呼问安,由此可见炎阳道平日种种侠义之举深得民心。

宜秋楼位于金陵东郊钟山之上,萧弄月带着苏探晴横穿金陵城,来到钟山脚下。

苏探晴忽叹道:炎阳道能于天子眼皮下安然数年无恙,郭护法治军之法可谓居功至伟。果不愧有天下第一大帮之名。

萧弄月问道:苏兄何出此言?

苏探晴道:金陵府毕竟曾是皇都,按理说炎阳道身为江湖门派,稍有招摇必招朝中之忌。小弟本还以为炎阳道必是结交达官贵人方保无虞,如今才知竟是将数万炎阳道弟子化整为零,混入百姓之中,令朝廷纵然想解散炎阳道,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怕永乐帝迁都之举亦与此不无关系。

萧弄月奇道:不错。为避嫌疑,炎阳道弟子平日都散入民间,帮内有事方才召集。不过刚才与我打招呼的皆是寻常百姓,苏兄却如何看出这一点?

苏探晴微笑道:百姓们既对炎阳道毫无戒心,见到萧兄带我这样一位客人来多望几眼亦是常情,可小弟注意到某些店贩不但不来兜售物品,反而有意避开萧兄,岂不是太不合情理了?

萧弄月拍着苏探晴肩膀哈哈大笑道:苏兄目光敏锐,心思灵巧,果然是执行断腕计划的最佳人选。要知苏探晴身为杀手之王嫡传弟子,观察力惊人,最擅从蛛丝马迹中寻出破绽,此不过是牛刀小试。

两人沿山道而上,林深叶茂,景色宜人。望着山下遥遥相对的玄武湖与紫禁城,更生一股纵横天下的豪气。

到了半山腰处,一位身着便装扮做樵夫的炎阳道弟子已在道边等候,见到萧弄月低声禀报道:郭护法已在楼中大厅相候,并传下命令只让苏少侠一人上山。苏探晴注意到他身形矫健,武功不俗,虽远不及萧弄月、郭宜秋等人,却亦可算是江湖一流好手。炎阳道果然高手众多,随便一个不知名的弟子亦有如此能耐。

萧弄月微一蹙眉:郭大哥连我也不见么?

那个炎阳道弟子为难道:此是郭护法的命令,还请萧护法理解。

萧弄月叹道:郭大哥近来一意闭关静修,帮中事务亦极少插手,我已有半个多月未见他了。若非苏兄身为摇陵堂使者只怕亦难求一唔。转头对苏探晴道:既然如此,小弟便送苏兄到此。一路珍重,后会有期。

苏探晴知道萧弄月故意如此,目的便是为了给自己制造一个单独刺杀郭宜秋机会,而他口中的一路珍重亦绝非指这一条上山之路,而是指去洛阳刺杀擎风侯之行。胸中涌上豪情壮志,挥手作别萧弄月,整整衣襟,随那名炎阳道弟子大步上山而去。

到了山顶,却是一片密林,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从林中穿过,透过林叶隐隐可望见一座孤零零的小楼。那名炎阳道弟子在林前道前止步:郭护法不喜喧闹,宜秋楼附近百步内皆是禁地,请苏少侠自行前去厅中相见。

苏探晴洒然前行,林中幽静,鸟鸣声不绝入耳,便如一个不闻世事的桃源仙境。转过几个弯后,已来至楼前。

这是一个颇有异域风味的建筑,呈淡青色,长宽不过二十步,共分两层,外设木梯,楼后植有一片竹林,多节的竹根从墙垣间垂落下来,更增一份清雅之意。

苏探晴久闻宜秋楼之名,在江湖传闻中那是一个极神秘的地方,据称里面高手如云机关无数,乃是天下第一大帮炎阳道的核心之处,想不到竟会是这样一个冷冷清清的小楼。

苏探晴在楼外停下脚步,朗声道:晚辈苏探晴,奉摇陵堂主赵擎风之命前来炎阳道商议和谈,请郭前辈赐见。楼里却静悄悄地没有一丝回应。

苏探晴也不着急,闻着楼内飘出的一丝似花非花的淡香,望着一只蝴蝶在清晨的阳光下飞舞,忽想到师父杯承丈曾说过:武学之极道乃是归于自然,天地万物皆可为师。只看面前这只平常的蝴蝶,时而收翅静立于花间,时而展翅翩跹于空中,蝶翅的拍动如此和谐,飞翔的路线分外美丽,动与静的变换无懈可击那一刻他似乎把那小小蝶儿当做一位武学高手,体会着那种纯乎自然的武学极谛

苏探晴蓦然惊醒,自己为何会在此刻想到这些毫无来由之事?昔日庄生梦蝶,恍不知是否自己入了蝶梦,自己仿佛亦惑于此了,不由哑然失笑。再对楼中恭声道:请郭护法赐见。

楼中却仍是毫无动静,虚掩的木门内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沉寂。苏探晴渐觉蹊跷,道一声:失礼!推门而入。

厅中陈设简单,只在正中放着一张木桌,桌上仅有两杯清茶,再无他物。一位白衣人盘坐于桌前,手抚胸口,似在沉思冥想。他侧面朝着苏探晴,瞧不清脸上神情,只从那颈后长长白发认出应该正是炎阳道护法之首白发青灯郭宜秋。

苏探晴不敢打扰,静立一旁。脑中疑惑越来越深,瞧起来郭宜秋似在练功打坐,但他明知自己将来拜会,又怎会偏偏在此时练功?何况以郭宜秋的武功,纵是练功的紧要关头,亦绝不可能对自己的来临毫无察觉。再走前几步来到郭宜秋的正面,心头猛然一震,郭宜秋面色苍白,抚在胸口的手指缝间隐隐渗出血迹

苏探晴再也顾不得许多,上前扶住郭宜秋,此刻看得真切,只觉脑中轰然一响,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郭宜秋满脸震惊,似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他的身体虽还尚有余温,但口鼻间气息全无,竟是早已毙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