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浩气莫遣弹剑歌(2 / 2)

加入书签

却见一个红衣人抱着苏探晴疾速飘去。忽又砰得一声,一道彩光在黑衣人群脚下炸起,伴着一团黑雾,几名黑衣人只恐其中有毒,急忙跳起闪避,几乎把严寒撞倒在地。

严寒回身望去,只见一名红衣人一手抱着苏探晴,另一手似是拉着一条看不见的丝线,急速飞入山林中。猜想应该是以韧性极强的丝线缠在前方树木上,所以才有飞行之效。苏探晴虽是受伤极重,但神智尚清醒,扬声大笑道:严兄下次杀人时可莫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严寒好不容易设下圈套使苏探晴入伏,眼见他被人救走,再听到如此奚落,饶是他一向阴沉,也不禁怒形于色,喝一声:追!先一脚踏在起初受伤的两名黑衣人头上,再带领剩余的七八名手下朝红衣人的方向赶去。

苏探晴看得真切,严寒临走尚不忘对受伤的手下灭口,如此冷血亦觉悚然。又对背着自己的红衣人轻声道:姑娘两次相救,小弟铭感深恩。救他的红衣人正是梅红袖。

梅红袖淡淡道:先不要谢我,我独自前来,附近并无接应,先要摆脱这个该死的木头人才行。梅红袖本就武功不及严寒,如今背了苏探晴更觉吃力,身后的严寒已大步迫近。若非借着手中韧丝飞翔之力,只怕早就不支。

苏探晴听梅红袖把严寒形容为木头人,心中暗笑。低声道:往右转,从那个谷口进去。他目前唯一的优势就是对这一带地形极熟悉,若不能好好发挥这一长处,只怕今日不但难逃严寒的毒手,亦要赔上梅红袖一条性命。

梅红袖不知这里是苏探晴从小生活之地,权依他之言钻入山谷中,身后严寒已然赶到二十步的距离,苏探晴忽转过身将玉笛对着严寒一扬:严兄小心。

严寒知道苏探晴玉笛中铁刺的厉害,本能一避,却无任何暗器袭来,反而被脚下的树根略绊了一下。苏探晴笑道:夜黑风高,小弟是让严兄小心脚下的道路。

严寒纵是一向少言寡语,城府极深,也被气得面色铁青,却也对苏探晴无可奈何,只是发力追赶。眼见追得近了,苏探晴忽又道:严兄弃手下不顾,孤身追来,果是勇气可嘉。

严寒微微一愣,他的手下全被抛在后面,看苏探晴言笑似无大碍,莫非伤得不重?这红衣人不知来历,手底下亦不弱,若是趁自己落单与苏探晴联手,只怕亦不好应付。一念至此,脚下不由又慢了些,随即悟到是苏探晴的缓兵之计,眼中怒意更甚。

苏探晴哈哈一笑:严兄尽可放心,这个山谷中并无埋伏,小弟亦不是暗中偷袭的卑鄙小人。他知道越这样说越会令严寒疑神疑鬼,其实他受伤极重,努力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暗中强咽下一口涌入喉头的鲜血。

严寒顾不得苏探晴的冷嘲热讽,只是拼力追赶,眼见距离越来越近,梅红袖已听到严寒那浓重的呼吸声。

苏探晴蓦然又一扬玉笛:严兄小心。

严寒上了一次当,再不理会苏探晴,谁知眼前精光一闪,这次竟然真有一物朝右眼袭来,他本就加速前行,变向已然不及,浑如往暗器自行撞去一般。严寒大叫一声,苍促中一拳击向身旁一棵大树上,借一撞之力侧面跃开,总算躲过瞎目之劫,经此一缓,与梅红袖的距离又拉开了几步。

苏探晴心中暗叫可惜,这一记若是击往严寒身上,他猝不及防下大有可能中招,只是他自知受伤极重,唯恐无力伤到严寒,所以才射往对方右目。故做失声道:哎呀,小弟不小心将心爱的饰物丢了,麻烦严兄捡拾一下可好?

严寒虽明知苏探晴意欲激得自己心浮气躁,仍是忍不住气得哇哇大叫,目中喷火。语气犹如千年寒冰充满了怨毒:苏兄落在我的手里,绝不会让你在三天内死去言下之意自然是要加倍折磨。

苏探晴似是听不出严寒的意思,放声大笑道:想不到严兄如此关切小弟的性命,实是愧不敢当。梅红袖听苏探晴在这生死关头仍有心调笑严寒,若不是情势紧急,一口内息不敢松懈,当真要笑出声来。

严寒灵机一动,身法不停,双足却踢起脚下的碎石,又抬掌击在一棵小树上,登时尘土飞扬,无数碎石与断树枝犹如暗器般朝两人射去。他知道苏探晴已是强弩之末,大多朝梅红袖射去,这些碎石断枝上附有严寒的内力,一旦击中便可穿体而过,虽大多失了准头,但数量太多,如满天花雨难以躲避。此举虽影响严寒的速度,可梅红袖本就纵跃不便,再被此一阻,步伐更慢,双方距离骤然缩短。幸好山谷中树林密布,略可起遮挡之用。

梅红袖蓦然一个踉跄,一块碎石擦过她的右腿,留下一道血痕。苏探晴低声道:前面三十步外有个山洞,快到那里去哎呀。话音未落,亦被一块碎石击中右臂。

梅红袖本已将力竭,听到苏探晴惊呼声,情急下再奔出二十余步,眼见山洞已在眼前,严寒右剑左掌已至身前,短剑刺向梅红袖的脖颈,掌击苏探晴后心。苏探晴大喝一声,不顾后心空门大露,执玉笛奋力朝短剑上格去,当然一声大响,虽磕开严寒的短剑,后心亦重重受了一掌,掌力厚沉,将梅红袖与苏探晴两人击得凌空飞起,摔入那黑黝黝的山洞中。

严寒大步随后赶来,苏探晴猛一转头,一口鲜血朝着严寒迎面喷出,严寒下意识地侧身一避,梅红袖长剑及时出手,好歹将严寒迫退几步。

苏探晴受伤极重,满身鲜血已将一袭青衣染红。梅红袖顾不得察看他的伤势,执剑封住洞口,防备严寒再冲入。

严寒桀桀怪笑:浪子杀手亦要靠女人救命么?短剑蓦然刺向梅红袖前胸,梅红袖长剑花成一团光幕护住全身,严寒短剑如毒蛇吐信般透入,叮叮一阵连珠密响,双剑交接十余声,梅红袖功力不及,长剑几乎脱手,眼见就将中招。苏探晴拉住梅红袖的手勉力起身,玉笛挡在严寒短剑剑锋上。严寒有心炫耀,运足功力意欲磕飞苏探晴的玉笛,谁知剑笛相交,只觉一股大力从玉笛上传来,短剑立刻被荡开,顿时空门大露,心叫不妙,急速后退。正好梅红袖长剑刺来,哧得一声,饶是严寒闪避得快,前胸亦中了一剑。虽入肉不深,但胸膛要害中招,气势已矮了三分,慌忙退出洞外。

原来苏探晴与梅红袖双手相握的一刹那,只觉一股奇异的热力从梅红袖手上传来,全身伤痛似亦大大减轻,这才一招迫退严寒。

严寒伤而不乱,反而激起凶性,也不包扎伤口,一任胸前鲜血涌出,再度往洞口杀来。苏探晴只觉从梅红袖手上传来的那股热力迅快地循着经脉游走全身,丹田重生新力,亦无暇细想,玉笛使一招云卷秋声寂无双,百花羞尽笛孤芳,直取严寒咽喉,梅红袖同时随苏探晴踏前半步,长剑一招天河倒悬由上至下劈往严寒头顶。

漆黑的山洞中暴起几束火花,严寒短剑先与苏探晴玉笛相交,只觉玉笛势大力沉,不但将自己的力道尽数化去,更含着极大的反击之力,短剑在半空微微一滞,恰恰被梅红袖的长剑劈中,一声脆响后短剑已脱手飞出。严寒大叫一声,退出山洞外,他出道至今杀人无数,兵器脱手却尚是第一遭,令他惊讶的是苏探晴明明已重伤在身,功力却似犹胜从前,心头狐疑难解,不敢再行出手。

苏探晴迫退严寒,心头一宽,松开梅红袖的手,只觉全身筋骨欲裂,脚下一软,几乎跌倒。梅红袖连忙扶住苏探晴,重又拉住他的手十指相接,将真气渡入。苏探晴但觉二人内息瞬间接通,真气由梅红袖软软的小手中传来,从他姆指少商穴、食指商阳穴、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小指少冲穴等分别沿经脉流转一周天后重又返入她体内,如此循环不休,伤势似亦大为好转,精神为之一振。他虽是博览群书,却从未听闻过这种神妙的疗伤之法,奇道:这是怎么回事?

梅红袖一面帮苏探晴包扎伤口,低声解释道:凝怨盅联合你我体内的精气,不但可双体同修对武功修为大有助益,更有疗伤奇效。

苏探晴这才恍然大悟,想不到凝怨盅竟有这般匪夷所思的功效,苗疆秘术,实非常人所能臆度。抬眼见严寒犹在洞外发呆,哈哈一笑:严兄若是不服,可再来陪小弟试几招。一语未毕,脑中微觉晕眩,连忙握着梅红袖的手坐下缓缓调息。他实是受伤过重,失血太多,虽有凝怨盅之力,亦难以在短期内复原。

严寒隐约看到苏探晴的神态,却只当他故意诱自己出手,何况那山洞中漆黑一片,易守难攻,不敢轻易出手。等待手下汇合后再商议对策。

苏探晴运气数周天,内伤已痊愈大半,透过洞口的微光,望见梅红袖面色潮红,也不知是一路奔跑的缘故还是因为重新遇见了自己,想到几日前在淡莲谷外那一场华艳之舞,心头一阵异样。两人各怀心事,尽皆默然,山洞内一片沉寂。

洞外一名黑衣人道:里面半晌没有声息,会不会那小子受伤太重已然死了?

严寒漠然道:你进去看一下。他性情阴沉,绝口不提自己受伤之事,先派人来试探苏探晴的虚实。

那名黑衣人短匕首护胸,探身进来,却不见苏探晴与梅红袖的身影,只见洞内曲折,漆黑一片不知深浅。正惊疑间,蓦然侧面银光一闪,藏身于梅红袖长剑已当胸刺到,黑衣人匕首挡在长剑上,额头露出破绽,苏探晴濯泉指已寻隙疾出,黑衣人一声大叫跌出洞外,鲜血从眉心间一个血洞中汩汩流出。严寒手下见到苏探晴隔空指力穿额,显然武功尚在,一齐大哗。严寒紧皱眉头,却知道己方处于明处,贸然入洞必难逃苏探晴的辣手,一时亦无计可施,只命令左右守住洞外。

梅红袖提声道:我已发出讯号,炎阳道的援军一会儿就到。洞外的几名黑衣人皆变了脸色,望着严寒。

严寒冷笑道:不用相信她的鬼话。她刚才出手救那小子时已用去了传讯烟火,这荒山野岭中不到天明不会有人来,且看他们能否捱到天明。

梅红袖本意想扰乱对方军心,不料被严寒识破。苏探晴哈哈大笑:夜深风寒,小弟先要休息了,守夜之职便劳烦严兄了。严寒冷哼不语,显然在考虑对策。

苏探晴低声问梅红袖道:你如何找到这里?

梅红袖道:我在那酒楼中就已认出了你,一路暗中跟踪至此。

苏探晴这才明白刚才在山神庙外感应到有人跟踪原来竟是梅红袖,也幸好阴差阳错下入庙时心怀警惕,才未被严寒所趁。又不解道:你如何看破了我的化装?

梅红袖幽幽一叹:凝怨盅联系着你我的精气,一踏入酒楼我便生出感应。

苏探晴这才明白为何自己在酒楼面对梅红袖时心中十分紧张,原来竟然是因为凝怨盅的缘故。怪不得自己改变了口音亦瞒不过她。

梅红袖又问道:这个姓严的是什么人?

苏探晴道:此人乃是擎风侯手下头号杀手严寒。

梅红袖神情茫然,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你不是摇陵堂派来的么,为何他要杀你?

苏探晴沉声道:鸟尽弓藏,我既然杀了郭宜秋,摇陵堂自然要杀我灭口。

梅红袖吃惊得瞪大眼睛道:郭护法真是你杀的?

苏探晴长叹一声,大声道:不错,郭宜秋和他的替身都是我杀的。

梅红袖剑指苏探晴前胸,问道:你为何要这样?

苏探晴朗声道:只因我的好兄弟顾凌云被摇陵堂所擒,为了他的性命我不得不接受擎风侯的胁迫,这一次来金陵目的就是刺杀郭宜秋。他目光望向山洞外的严寒:白发青灯武功惊人,本来极难下手。他虽然早有预备,令别人扮做他的模样迷惑我,却被我识破,趁隙一击得手你若是要替郭宜秋复仇,便请朝我下手吧。他这番话破绽极多,故意将刺杀郭宜秋之责揽在自己身上,其实是想借机看严寒的反应。严寒突然出现在金陵十分可疑,郭宜秋之死极有可能与他有关。

严寒将苏探晴这番话听在耳中,脸上露出半信半疑的神色。这一刻,苏探晴已判断出严寒并不知宜秋楼内的情形,刺杀郭宜秋的真正凶手另有其人!

梅红袖颤声道:我本来一直不相信你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可是想不到你她长剑剑尖不停晃抖,终于不忍刺下去,跺脚道:你这个冤家!

苏探晴本有把握在她长剑出手前制住她。不料她竟然放过自己,知她对自己情深一往,心中暗叹。握紧她的手,微微一笑,压低声音道:我只是故意试探严寒,你没有信错人!

梅红袖眼中一亮,正要说话,鼻中忽闻到一股烟味。只见洞口火光熊熊,浓烟不住卷入洞中。惊呼道:不好,他们要用火攻。

苏探晴亦惶声道:快撕下衣襟捂住口鼻。口中故意咳嗽不停,一面却对梅红袖挤挤眼睛,在她耳边轻声道:不用怕,这个山洞极大,火攻并无效用,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原来这个山洞看似曲折狭窄,却是直通山后,苏探晴对这一带地形了如指掌,早已算好了退路。

几名黑衣人找来枯枝堆在洞口,又浇水其上,浓烟源源不绝涌入洞中。苏探晴与梅红袖一面故意大声咳嗽,一面走入山洞深处,浓烟虽多,却根本伤害不到他们。

严寒并不知山洞底细,听到苏探晴与梅红袖的咳嗽声越来越轻,渐无声响,只道已被浓烟薰晕。等浓烟散尽后,将余下的六名黑衣人分为两组,三人守在洞外,另三人与他一起进入山洞中。却见梅红袖与苏探晴倒在洞里,似已昏迷过去。

一名黑衣人喜道:这两人都被薰倒了,那女子容貌不错,若是还留一口气,嘿嘿一面淫笑着一面上前查看。

严寒眼睛适应了山洞内的光线,却见山洞深处漆黑一片,不知深浅,而苏探晴与梅红袖却倒在洞口,其中似有诈,沉声道:且慢。话音未落,那黑衣人脚下踢到梅红袖提前布下的韧丝,头顶上一声大响,数块大石当头砸下,几人慌忙躲避。这临时设下的机关虽难以伤人,却足以引开严寒等人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梅红袖蓦然出剑刺向那黑衣人,苏探晴则是弹身而起,直朝着严寒扑来。他深知若不能把握形势一击得手,等严寒与几名黑衣人联合起来,他与梅红袖负伤之下难有生望,故这一招声断阑干雨未歇,听笛思入水云寒使出十二成的内力,玉笛如长戈裂云,带起一道飚风,横胸直刺严寒的胸口。

严寒虽隐有提防,但何曾料到苏探晴重伤之余尚有此勇力,欲格挡短剑又已丢失,眼见玉笛将刺入他的胸膛,百忙中将身边一位黑衣人拉在身前,方才挡住了苏探晴这必杀一击。

苏探晴玉笛刺入黑衣人胸中,竟如利刃入身般剖体而出,带起一篷血雨,再度往严寒咽喉刺去,同时伸出右足将另一名黑衣人踢出洞外。

严寒退出山洞外,苏探晴紧追不舍,全然不顾守在洞口的三名黑衣人向他发招,只朝严寒痛下杀手。严寒的武功最擅近身博击,以险制险,不料苏探晴出手比他更为狠辣,一招受制,再无还手之力,反将那几名黑衣人撞开。勉强避开几招后,右肩被玉笛刺穿,大叫一声,拼死击出一掌迫开苏探晴,返身逃开。那三名黑衣人早慑于苏探晴的神勇,见严寒逃走,发一声喊,四散而去。

苏探晴急攻十数招,全身伤口崩裂,亦无力再追。返回山洞中,梅红袖已将另一名黑衣人杀死。苏探晴料想严寒虽不肯善罢甘休,但至少暂时绝不敢再入洞,带着梅红袖由从山洞后路离开。

两人走出山洞,苏探晴道:梅姑娘你先回去吧,今日见我之事最好不要宣扬。炎阳道中人人皆知是我杀了郭前辈,若是知道你放我逃走,只恐会有麻烦。

梅红袖不解道:你既然并没有杀郭护法,不如随我去见萧庄主,他最明事理,应该不会与你为难。

不!苏探晴沉声道,面上带着一份勇决之色:我要赶回洛阳,替郭前辈报仇!

梅红袖见苏探晴全身浴血,知他伤势极重,虽经凝怨盅疗伤,仍是大伤元气:可是你伤还未愈,若是又遇见刚才那群黑衣人怎么办?

苏探晴冷冷一笑,眼中精光乍现:严寒是擎风侯的左膀右臂,他既然来了,我就绝不会让他活着回去。就算他不找我,我也要找他。

梅红袖惊道:你内力虽已恢复七八成,但失血多过,武功大打折扣

苏探晴眼露杀气,一字一句道:你莫忘了我是一个杀手,对付严寒这种人,我会不择手段。这一刻他斗志昂扬,郭宜秋之死与擎风侯派严寒灭口之举已激起他与敌人周旋到底的决心。何况要想继续完成断腕计划,也绝不能放严寒回洛阳。

梅红袖本还要再劝几句,却听苏探晴问道:林姑娘可是已逃出弄月庄了么?

梅红袖一颗心刹时沉了下来,偏过头不让苏探晴看到她脸上的失落之情,低声道:今日一早,东方天翔叛逃,救了林姑娘离开了弄月庄。炎阳道已发下通缉榜文叹了一口气:不过现在炎阳道的头号大敌已经是你了。

苏探晴仰头望月,放声长啸:抛却浮名何足道,冠剑功成须笑傲。对梅红袖略施一礼,头也不回地朝前走去。

当日在振武大会上匆匆一见,苏探晴那洒脱不羁的磊落风范已在梅红袖心中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不知不觉深陷情网,所以才有后来下盅相救、困于潜龙道等等事情。如今望着豪气干云,与平日斯文有礼迥然不同的浪子杀手,梅红袖更是芳心乱跳,腮边染红,眼中露出迷醉之色。呆呆望着他渐离渐远的身影,双掌合什,在心中默默祝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