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十五 一怒屠城(1 / 2)

加入书签

??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七月中旬,夏侯渊率部度过黄河,分头进击济南国治下历城、漯阴、著县等地。

绵绵的秋雨之中,一将胯下黄骠马,手提虎头墨鳞刀,督率着八千人马冒雨急行,目标直指漯阴县城。

只见这年轻的武将估摸着也就是十六七岁的年纪,生的面目剽悍,小小年纪颌下便生了一撮赤黄色的胡须,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曹操唤作黄须儿的曹彰。在曹操登基称帝之后被册封为齐王。

比起曹操其他儿子来,曹彰简直就是个另类。

曹操的身高不足七尺,相对较矮一些,虽然多年驰骋沙场下来,也算的上弓马娴熟。早年的时候更是提剑跃马,亲冒矢石,征讨黄巾叛军。

但大多数时候曹操身上的文人气息更浓厚一些,经常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而且水平颇高,就连刘辩手下的李白、陈琳这帮文官也赞不绝口,盛赞曹操“上马可横槊,下马能赋诗”。

当然,在东汉这帮文官眼中,曹阿瞒虽然文武全才,但比起“马上马下都能横槊赋诗”的大汉皇帝还是稍逊了一些风骚。

只不过无人知晓,刘辩的诗歌除了几首打油诗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剽窃来的。不过刘辩也不在乎,孔乙己不是说过么,偷书不算偷,那么自己剽窃诗歌也不算偷咯,这叫把文学发扬广大。

也许是曹操的身上充满了文学基因,他的几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以及爆表乱入成了儿子的曹雪芹身上都充满了文人风范。一个个从小就表现的聪明睿智,出口成诗,各个被视作神童。这也让曹操颇为骄傲。

而曹彰却长得别具一格,身高超过了八尺五寸,十三四的时候就孔武有力,一个人就能打败其他的四五个兄弟。

“吾乃大魏皇帝之子齐王******,挡我者死!”

曹彰率领着三千多全副甲胄的曹军向前迎战,虽然以寡敌众,但却毫无惧意。

震天的杀声之中,曹彰左冲右突,一口虎头墨鳞刀挥舞的虎虎生风,每一刀下去几乎都有收获,不时的有人头飞在雨中。殷红的鲜血从腔子里喷出来,溅洒了一地,将泥土染得斑驳陆离。

郡兵人数虽多,但战斗力比起县兵来也就是稍微强了一些,虽然超过了曹兵两倍,却依旧占不到便宜。双方列开阵脚互相砍杀,一时间难解难分,呈现胶着态势。

曹彰跃马冲锋,来回砍杀,所到之处无人能挡,一个多时辰下来,砍杀了一百七十余名郡兵,杀的青州兵有些胆寒。只要曹彰冲杀过来,俱都纷纷躲避,导致阵脚大乱,逐渐被对面的魏军压制了下去。

“曹贼,休要猖狂!”

辛弃疾以多攻少,依旧占不到任何便宜,心中恼怒不已。手中双剑砍杀了三四十名魏兵后与曹彰狭路相逢,一声叱喝,便扑了上去。

“你有多大的胆量,也敢用双剑?”曹彰冷哼一声,手中六十斤的大刀奔着辛弃疾猛砍猛劈,犹如惊涛骇浪,声势骇人。

辛弃疾使出浑身解数,勉强招架了七八回合,刀剑相交,只感到手指发麻,长剑登时脱手飞出数丈,一下子插入了本方一名士卒的背部,瞬间倒地毙命。

情急之下,辛弃疾将手中的另外一只佩剑当做暗器朝曹彰掷了出去,趁着曹彰挥刀格挡之时,拨转马头败走。

看到主将落败,这些军纪本来就不强的青州郡兵军心大乱,被曹军一阵猛攻,战死了千余人,剩下的追随着辛弃疾的步伐溃逃而去。<>

曹彰率部紧追不舍,冷不防辛弃疾在马上悄悄的弯弓搭箭,拉得弓弦如满月,射出一支流星般的冷箭,正中曹彰的臂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