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6 锦中百结皆同心(1 / 2)

加入书签

不过是清名罢了。

之于战火波及处的生灵涂炭,这,算得了什么呢?

她恨他吗?

倘有恨,亦绝非是为了这个,只会基于他以卑鄙手段对付轩辕聿。

但,现在,不过是一条穗子,这条看上去很干净的穗子,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而他有‘杀他’作为魔鬼交换的诱惑筹码。

无非,是让她为其所用。

否则,真死的,该会是她吧。

可,退一步讲。,只要他死了,一切其实都会迎刃而解。

然,她要这么做吗?

说到底,做为帝王,对垒沙场,只为王图霸业,只为彪炳春秋。

即便行此不磊落的手段,也属无可厚非。

天下世人,看到的,在意的,确仅是那胜者王,败者寇。

于这点来说,他并没人任何错。

但,不管怎样,现在,继续倚着他,她是不要的。

一念落,她的手,从他的手中迅速地夺过簪子来。

他没有料到她的擒夺会这般灵巧。

这其实是两日间,墨阳将军教她用来防身的基本格拿术。

她本是练舞之人,躯体四肢自都是柔软无比的。这等格拿术,若以柔力使来,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从他的手里,以柔化刚地夺去这枚簪子。

她,这么急,就要动手了吗?

百里南的眸子稍稍眯起,戎装下的手却是丝毫不动,亦未从她的手中去夺回簪子。

她,不该是这般愚笨的女子。

说时迟那时快,那马突地揪鸣一声,前蹄跃起,跃起间,他的手旋即使松开扣住她的脸,离开面纱后她的唇,去拉住缰绳。

缰绳握于掌中的刹那,整个人似失了重心,失重中,她避过他的钳制,娇小的身子从他的臂弯下直坠落马,坠马的刹那,她看到,那七彩的穗子,灼得她的眼,生疼生疼。

重重地跌伏于地上,哪怕她自幼练习骑马时,没少被马摔过,这一次,仍觉到很疼。

但,来不及顾及这疼,那跃起的马蹄令人心惊地,眼见着要踩到她的脊背,她就地打了一个滚,避开踩踏下的马蹄,随后,方起身,只站在离百里南丈远之处:“请夜帝记得许下的军令状。”

她并没有提那道交换条件。

因为,她明白,那是不容她辩改的。一如,她彼时的‘三杀’军令状,他同样充了她。

他要她的归顺,这点,很明确。

而她还不能慷慨地赴死,即使是卑微的活,她总是要得到那一人最后的讯息。

她回身,径直从夜军公开处走过,一步一步走回城楼之下。

这一步步行去,她没有看任何人脸上的神色。

哪怕,把她想得再如何不堪,都没所谓。

现在,去计较这些,没有任何用,只添了自己的心堵。

行至城楼下,她尚没有拿出鹰符,令族兵开城楼,就见吊桥徐徐放下。

略抬起眸子,她看到,吊桥的彼端,是墨阳将军。

她从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她的封号,叫做墨阳。

而他,知道,也仅会是,她为当朝的皇贵妃。

只这些许了解,加上不过两日的相处,他是信她的。

从他发令放下吊桥的那刻,就是这份信任的诠释。

一如,银啻苍用鹰符调来一半苗水族兵,并带领余下的斟兵出战时,表面看,军营人数相当,实际则是有了变化,这些变化,这名副将亦是默允,没有反对。

她走过去,墨阳将军恭身迎她入城,这是这为副第一次向她恭身,只是恭身,并没有说任何话。

然,足矣。

她没有走多远的路,就听到,身后是夜军铁蹄入城的声音。

踏上吊桥。

踏上巽国的南大门。

踏碎了,不知是谁的心。

“娘娘——”李公公的声音响起,不同于以往的尖细,很沙哑,很沙哑。

“檀寻还没有消息?”她问出这一句话,却不再看那二人,返身,一步一步走上城楼。

是的,自轩辕聿离开的第二日,墨阳将军曾命人发了八百里快骑往檀寻。

毕竟,帝王御驾有危,这事,是瞒不得上面的。

可,这快件,却再没个音讯回来。

檀寻城内,留下驻守的是轩辕聿的亲信,禁军统领殇宇。

按着道理,再怎样,总会给出一个回讯。

却信若石沉大海一样,连一点的声音都听不得。

檀寻的天,是否变了呢?

这些,她一直不愿去想,现在,再想,也都没有用了。

很快,巽国上下,都会知道,是她,把夜军的铁蹄放了进来。

无所谓了。

这样的罪名,她一人担了,就好。

站在城楼,那些守城的士兵依旧站在各自的位置,没有任何的移动,仿佛,外面发生的一切与他们无关。

苗水的族兵,素来除了信奉长胜天外,惟鹰符之命是从。

这些军纪,使得这个民族,骁勇善战,无所畏惧。

只是,她却折去了这种无畏。

“你们,都下去,回到军营待命。”她掏出鹰符,吩咐出这句话。

鹰符,冰冷。

银啻苍把一般的族兵调至杭京后,便匆匆离去。

留给她的,除了那银灰色的背影,还有这道鹰符。

都走了。

仅剩她一个人,站在这城楼上,往外瞧去,堑壕外的战俘也都慢慢地往城内移动,惟有堑壕内的尸首,以及壕外那些散落的,早燃成灰烬的柴火,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风,越来越大,吹得她脸上的面纱,突兀地就飘了出去,雪色的华光,在初升的旭日下,飘啊飘啊,借着风力,仿佛再不会坠落。

她想看看,那雪色的面纱,飘去的方向是否是杜勒山,然,青丝挥拂于眼前,她再是看不真切了。

这块面纱,终是玷污了。

怎配飘去那处呢?

心里,呛进一口冷风,喉内,所有残存的声音,被这一呛,说不出任何的话来。

“请随我走。”身后,传来女子的声音。

这声音并不算陌生,似曾相识。

紫奴,百里南的近身宫女。

她仍是沉默,漠然回身,城楼两侧,早驻扎了夜国的兵士,那夜国的旌旗飘舞着,宣示着,这座城池的拥有权。

紫奴近得她的身,伸手,将她耳垂下坠着的两颗珍珠坠子一并地取了下来。

难道,担心她用这行刺她的君上吗?

紫奴将珍珠坠子捏于手心,在夕颜从她肩旁过时,语音低沉:“我劝你最好识时务,若你敢动君上,你会死得很难看。”

夕颜浮起一抹笑靥,这抹笑意里,她凝向这名女子,道:“你,果真,是君上的好丫鬟。”

都是冷血之人。

慕湮,心底的柔软处,始终铭刻着这样一个名字。

离除夕纵过了三月,这道,黑色的殇奠,一直却都是在的。

唯愿,上苍真能全了人的愿。

只是,凡人太多,贪念太多,上苍,又怎顾得过来呢?

走下城楼,有车辇候在那,她上得辇去,这辇一径地驶去,不知道要将她带往何处。

正午的阳光很灼热,街道,却如夜半的死寂。

这份死寂里,突然响起一尖利的女子声音。

这声音,纵尖利,她不会陌生。

她急急唤停,不远处的巷口,尖利的声音再响一声后,就静了下来。

车辇,慢慢停下来。

她不顾紫奴拦着,往最后那声的来处奔去。

拐进巷口,果然,是安如。

几名夜军围住她,安如洁白的肩膀露在外面,人已跌到了地上,其中一名夜军正骑于她的身上,一手捂住她的嘴,欲行不轨。

那几名夜军先前该是仅要拦住她的去处,殊不知,拉扯中,露出的女子胴体对于他们这些征战在外月余的士兵,无疑是种诱惑。

纵有军令状在前,便也顾不得,只以为,捂住女子的嘴,发泄了欲望后,随地处置了,就是天不知人不觉。

“住手!”紫奴喝斥道。

那几名正待行事的夜军被一声斥喝得半回了身子,瞧见不过是名丫鬟打扮的女子,不由的哧笑出声。

想是紫奴平日里伺候百里南,也不为人见,所以,军中的士兵并不全认识她。

而趁着这当口,上前扶起安如的夕颜的无疑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这可是个大美人儿啊。

想不到,这座死水一样的城,本以为百姓都走得差不多了,不料还有这等标致的美人。

他们的手还没有触到夕颜雪色的纱裙上,几道银光过处,那些士兵纷纷倒地,菱形的暗器正中他们的眉心,血从那里汩汩地流出,象征生命的流逝。

这些银光,是从紫奴手里发出的。

她深得百里南的教诲。

看上去是名普通的丫鬟,其实倒是与银啻苍身边的妩心有几分相似。

唯一不同的,妩心是银啻的美姬,紫奴与百里南有的,该仅是主仆关系。

夕颜扶起安如,安如失声趴在她的肩上大哭起来。

夕颜没有说话,只用力扶起她,带着安如一并回了车上。

这条巷子,通后城门,她是想趁乱出城吧。

这会子独自出城,绝非是往姥姥家去,怕是因着城破,她老爹忧心忡忡间,她再耐不住性子,要往牲勒山去。

毕竟,城破,意味着,牲勒山的形势更为严峻。

那里,从夜帝的军队攻城开始,就再没有任何的探子回来。

往好处想,是夜帝的攻城,导致探子进不来。

往坏处想,那里的局势,恐怕连探子都顾不上了。

银啻苍率军。为避免正面冲突,是绕过夜军往牲勒山去,这一绕,需多大半日的脚程。

这大半日间,是否就是变数的所在呢?

而安如,知道的,不会有这么多,她能猜的,仅是银啻苍的突然消失,必和牲勒山之围有关,以安如的直性子,在破城时,终是沉不往气了。

但,再沉不住气,受到这样的凌辱,安如除了哭之外,却是安份了不少,她趴在夕颜身上,哭得天昏地暗,不知道,是单单为了自己受凌辱,还是,为了城破哭,为了担心银啻苍哭呢?

不管是为什么,只这哭声,终是让这座城池,添了些许战后的悲凉。

哪怕,这一次的破城,真的,兵不血刃。

连,早人去楼空的百姓的居所,都没有遭到洗劫。

百里南,再怎样狠毒,却算是遵着那道军令状的。

紫奴本拟把夕颜一人带走,但安如死死抱着夕颜不肯放松,夕颜亦是揽着安如不松手,于是,她只能把二人都送到昔日,杭京城内最大的青楼,霓红楼。

这里,此刻,人去楼空。

只是,哪怕人空,都可见,昔日这里的盛况。

男人的销金窝,醉红所。

今日,亦是她的容身之所在。

将她们送进霓红楼时,紫奴在她的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若想你和她好好的,君上的庇护是你最好的选择,否则,我不担保这种事还会发生第二次,到时候,即便以军令状赐死犯事的,女人最重要的东西却是失去了。”

要挟么?

她最不喜欢被人要挟。

安如哭的根本顾不上这是哪里,也听不清楚紫奴说了些什么,就象一个孩子样,只赖在夕颜的肩上。

好不容易,她才让安如安静下来,躺于榻上睡去。

除了窗外,隐隐传来,夜军在城里巡逻的声音,一切都恢复安静。

推开窗子,将室内憋闷空气一扫而空。

倚窗,有数枝夹桃斜挑进来,这种花,很俗媚,往常,她是不喜欢的。

可,今日,她却探出身子,连着枝杆,折了几枝于手,返回室内,将花插在瓶中。

只是,瓶内,根本没有水。

她取出那块鹰符,其实,这一役还有转圜。毕竟,仍有十万的兵士在锡常,加上军营内的十万,整整二十万的兵力,若真要从死局盘活,亦是可能。

只是,怎样把伤亡降到最低呢?

两万四的俘兵就能让她妥协。

不管对错,做出抉择的刹那,就注定,她一直以来,都太妇人之仁。

或许,与其牺牲那么多人,不如牺牲一人,是唯一的路。

群龙无首之际,这场战役也就结束了。

“想什么?”低徊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不知何时,他进入这里。她却丝毫没有察觉。

没有转身,他的手已扶住她的肩,他很欣慰,这一扶,她丝毫没有颤瑟。

这个女子,没有让他失望,包括初见那晚,面对歹人的追杀,她都能想到,让他躲到垃圾筐下去。

也是在那时吧,他知道,他不会忘记,上元夜的这一幕。

垃圾筐内的恶臭味道,都掩不去的,她身上的馨香。

这种香味,他不会陌生。

毕竟,那种香味,是他父皇身上,唯一惯会薰的香。

他的父皇,其实,真的很懦弱,当政期间,并不是一位明君。

所擅长喜好的,看起来只是制香。

后来,他才知道,这份喜好,仅是为了一人执着,并且,该是那人留下的唯一气息。

这种香,真正的起处,是一种叫作天香花的香。

天香花,百年花期。

碾花成汁,为世上最能媚心的汁液。

落身成蛊,为世上最抵百毒的香蛊。

而这世人皆稀罕的天香花,本存于苗水。

二十年那场战役,三国不仅将天下第一美女,苗水族第十任族长伊滢俘获,同时,将这即将盛绽的天香花一并移入三国龙脉的洞[穴中。

为的,就是中止浩劫。

是的,这天下第一美女,实是三国的浩劫。

浩劫的起因,源于长生天的一道开降碑书——谁能迎娶她为妻,就能一统三国。

苗水族第九任族长,伊滢的父亲暗里,分别借着苗水族朝贡之时,命伊滢随贡分别赴去三国,明里是献贡,暗中,其实让三国帝君,皆为伊滢意乱。

这道碑书,放到如今来看,其实该只是苗水族前任族长一道离间三国的阴谋。

只是,彼时,终让三国帝君,相互之间防了心。

唯一庆幸的是,伊滢的父亲并没有能活到他的部署成功,也正因此,临终,他托孤于两大长老。

而两大长老却提前掀起了这场三国的战役,短短年余,苗水就占尽三国各十座城池,使三国帝君不得不暂且冰释前嫌,于鹿鸣会盟后,率军灭族。

最终,因着苗水内部的原因,使得,伊滢在三国攻进青宁那一日,以一已之身,换下一拨族民的生。

但,三国帝君,谁都不忍心把带来这场浩劫的女子就此毁灭。

是以,达成一致,选择那处三国龙脉的洞穴做为伊滢的禁锢地。

但,他那懦委无能的父皇,却始终念念不忘那个祸水一样的女子,甚至,不惜,制作仿香,来怀念那段伊滢在夜国的日子。

仿同天香花的香,却并不是真正的天香花。

知道这一切,是从他父皇的手札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