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三份圣旨(中)(1 / 2)

加入书签

“……平阳郡公郭业……劳苦功高……改封秦国公赐皇庄一座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第二份圣旨一出全场顿时鸦雀无声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灵堂里面几十号人灵堂外面院子里几百号人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在场人有来稍冷灶小京官有长孙师带来名为侍卫官宦子弟还有就是平阳郡公家里边家仆!

别小看家仆宰相门前七品官礼部尚书平阳郡公家仆没有七品也有八品!尤其是在长安城里天子脚下就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对朝廷高官如数家珍何况是们!

这些人就没有一个是政治敏感性低得!

这份圣旨里面李二陛下七扯八扯骈四俪六场面话大家可能听不明白但是对郭业处置可都听明白了!

先说容易明白李二陛下对郭业功劳进行犒赏赐给了一座皇庄郭业本身富可敌国有没有这座皇庄都无所谓没什么值得研究!

接下来得可就厉害了!

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食邑七百户先不去管它按照大唐制度这就是一个虚名既不加俸禄也没有啥权力最大作用就是李二陛下哪天想赏赐了而又不想真花钱时候给加食邑!这就如同后世某某荣誉勋章一样三块五块七块八块戴在胸前明闪闪亮堂堂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实际上屁用没有!

真正**炸天是食实封三百户!

什么是食实封?也就是说朝廷在一定地区划出三百户人家这些人家应该上缴朝廷赋税就得有三分之二给郭业另外三分之一才给朝廷!

这相当于多少钱呢?

按照大唐制度每个成年男子每年所有赋税加起来大概是十五石大米。这年头又没有计划生育制度一户最少三丁也就是说郭业每年能收九千石大米现在一石米大概是四十钱也就是说郭业每年大概能多三百六十贯钱收入。

听起来……似乎……太少了一点!

但是别忘了这些人交赋税是实物而不是钱。现在是贞观年间人少地多天下太平一石米是四十钱。这是历史上米价最低时刻米价十分不正常!正常米价就拿后世所谓康乾盛世来说一石米最少也要二两银子也就是两贯钱!

那郭业一年大概能增加收入大概就是两万贯了!

两万贯钱说起来不少不过对于郭业这个富可敌国家伙也算不了什么那它**在何处呢?因为这是封邑!

封邑与一般俸禄不同!可是世袭罔替传之子孙!

郭业活着时候家大业大子孙当然衣食无忧。但是死了呢?后世难免有子孙不肖守不住家业!

家到败落了怎么办?这封邑就是最后保障!每年能提供两万贯收入只要大唐王朝存在一天郭家就是真正与国同休!

赐皇庄给实封李二陛下这份圣旨如果只是这两样话人们早就欢声雷动了但是现在人们不仅仅没有一丝欢喜还吓得不敢出声!

其中原因就在于李二陛下貌似给郭业升官了——秦国公!

由郡公到国公对于郭业来说也算是个质飞跃!从今以后就能真正和秦琼、程咬金、李靖这些人平起平坐!

但是这个封号可太不对了!太不讲规矩了!也太吓人了!

这可是秦国公!

大唐开国以来当过秦国公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二陛下!

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最高长官就是尚书令就因为李二陛下当过尚书令以后尚书省尚书令就没人能当了房玄龄位极人臣也只能当了个尚书左仆射!

那秦国公呢?也是这个到理!

如果以后还有人能当上秦国公只有一种情况是合理那就是李二陛下哪天决定传位了。就可以把太子先封个秦国公这就相当于给朝中大臣们吹风了然后过几天再加封为秦王加尚书令最后再传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