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方无隅(1 / 2)

加入书签

——沈虎禅跟燕赵进到那一片黑漆漆的屋里。

屋子里有一种很特殊的味道。

其实这种特异的味道并不特异。

——凡是读书人、爱书人的房子都会有这种味道。

书味。

书的味道。

——也许,所谓的“书卷气”就是这么来的,不过,也有人称之为“穷酸气”。

屋里果然有很多书。

沈虎禅是“摸”出来的。

屋里并没有人。

他没有问燕赵。

他知道燕赵该说的时候准会说,不然问了也没用。

一个聪明人,当然知道不该问时就不问,可是,该问时就一定要问。

——这世上却又有另一种人,除了不该问、不该说的时候偏偏乱问多说之外,还用不问不说来企图使自己不暴露弱点,看来更讳莫如深的人!

——这种人其实要比问个不停说个不休的人更悲哀:盖因有些人做事根本乐得人来问,有些事也必须要有人表示意见,一个怯于表达己见而又不敢请教他人的人,学识见识极有愈来愈差,最后难免遭受淘汰的命运!

智者永远懂得把握时机发问,争取机会发言。

——问重要的问题,说有份量的话!

沈虎禅不问是因为燕赵既然把他请了进来,就一定会告诉他一些事。

——不管是用什么方式。

但燕赵只是说:“坐下来。”

“我们在黑暗中坐下来,”他的声音黑暗一般的沉静而孤寂,像夜一般,“等他回来。”

然后就不再说话。

外面有如刀般的冷月。

屋内才是平实而孤独的夜。

沈虎禅坐下来,运气调息。

——像他这样一个猛虎般的人,任何时候都能以过人的精力应付猝起的惊变,也许就是因为他能在任何时候,都争取了时间休息!

渐渐有光。

光是从屋外“浮”起来的。

当光线自屋板缝筛进来的时候,让屋内的人有一种荡漾在舟上的感觉。

灯光给人的感觉,不仅是美,而且是华采中总带点寂寞。

有人在黑暗的楼里头挑了一盏灯,远远地、蹒跚地行了过来。

两个人。

一盏灯笼。

细声说话。

轻声笑。

还唱了几句江湖的歌、旅人的词、伤感的曲:

不知是谁吹起谁家的笛

在寒街陌生的楼头

我把异城守成神州

在暗杀血染长街的夜

彼此都忘了江湖传说

我在城深时戊守日落

想起我在寂寞的时分

你该会记起我

你该会想念我

我是披着发的男子

光线凝聚在门外。

来人已到了门口。

门开了。

温暖的笑语涌了起来,如潮拍岸。

温暖的灯光像潮水般流了进来。

温暖的人影也投进屋里来。

同时间,屋内屋外的人,隔着一道门槛,都看见了对方!

“有人!”

对方惊叱了一声。

沈虎禅已掠了出去。

像一道旋风。

一道来自黑暗里扑向灯光的旋风。

灯光一晃,将熄未熄。

——当世界上的灯火将灭未灭,有哪一个豪壮的身躯,及时护往那一点希望的火?

有。

有人护灯。

一个纤瘦的白衣人影。

这人身法奇快,一拦身已护在女子和灯前,出掌、折扇一递,刷地张了开来,紧接着一声清叱:“给我躺下!”

折扇张外,灯火映照,横空书了“大方无隅”四字。

他身法快,出手也奇。

可是他扇子才递了出去,发现灯笼已落入来人的手里。

鼻端还袭来了一股檀香味。

这终于唤醒了他的回忆。

这使他想起了一个人。

他的好朋友。

他的结拜兄长。

沈虎禅!

却不是沈虎禅是谁?

当然是沈虎禅!

沈虎禅笑唤:“大方,是我!”

白衣书生忍不住又跳又笑,一把抱住了沈虎禅:“大哥,是你!你怎会到这里?我找得你好苦!你知不知那头牛在哪里?发生了好多事哎!该死,我没想到是你!你再不作声我可能会伤了你啦。我差些儿就再也见不到你啦!你有没有见过将军……”他一叠声又问又说,像出闸的激流关不住。

沈虎禅只淡淡地笑道:“刚才你那一招‘晴方好’,进步了,但乍看你的纸扇,还不知道是你。”

白衣书生当然就是方恨少。

——他瘦了,脸色苍白,身上还裹着伤。

方恨少一听沈虎禅赞他,顿时乐忘了形,笑得嘴巴也合不拢。

然后他才发现房里还有一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