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先声夺人(上)(2 / 2)

加入书签

说明他还没有看懂,王晙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是轻敌。但不会问为什么。因为下面还有一些话,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故智将务食于敌,取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也就是不要二次征兵,一旦出现这情况,定下来前方吃紧了,国内百姓不安,士兵失去士气。粮食也不要多次来回运送,不然会增加百姓的怨言。最好武器物资运之于国内,而粮食取之于敌人。取敌人一钟粮食,当抵从国内运输十钟粮食,取敌人一石草料,当抵从国内运送十石草料。一是节约了消耗,二是节约了人力,三是减少了被截粮的危险。

此次出征,兵力不会少,唐朝的数万军队,加上突厥人的,吐火罗人的与河中地区的,甚至再加上波斯义军配合。

然而消耗从哪儿来?难道从长安调来,长安百姓还没有粮食吃呢。

这是取自于波斯。

中国的冬小麦就是从波斯传过去的,到了夏初,波斯春小麦就收割了。在之前,还有谋夫等城内的粮食,提供支援。但有缺点,到了夏天,失去了天时,气候对大食人有利。所以王晙要兵贵神速,反正谋夫等城内有大量粮食,不愁供给。可是李威不能仅考虑天时,还要考虑整个大局。

碎的。不过若是打起来,河中的军队、吐火罗的军队与唐军,还有突厥人的联军,以及波斯的义军,是有可能达到三十万的数量。

又说道:“你立即回去禀报你们的国王,马上我们唐朝就要与大食交战了。若是三四个月后,我还没有听到你们拜占庭人的动静,我会主动撤军,与大食搭成和议。”

都没有款待,就将拜占庭的使者赶走了。

张仁愿迟疑地问道:“陛下,是不是慢怠了一点?”

虽然此次出使,没有达到想像的目标,然而大食对他招待是十分热情的,每一次宴会都将他当作了座上宾,皇帝态度是不是有些粗暴?

“不过份,这个皇帝性格多疑,认为此次出战,我们唐朝得到了好处,他想打,可是拿不定主意,”李威可不相信,君士坦丁四世能看穿他的长远布局,继续说道:“我越是生气,他反而越会相信。”

说完了,开始写信,写给萨勒姆的,我们唐朝要发动圣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