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泛用战甲(二)(1 / 2)
:
---------
单兵机动铠甲类的武器装备,外形不是问题,结构联动不是问题,运转速度不是问题,最大的麻烦,是能源。
没有足够强大的能源输出,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至少几百公斤重乃至数吨重的机体运作,那就是一坨不能动的废铁,还不如便宜的坦克或者装甲车,只有在保证跟人一样的灵活性前提下,拥有不弱于装甲车的防御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攻击武器,战场生存能力更高,地形适应性更强,应用更广泛,战斗效能给高,才算合格。
这种东西,即便是在星际时代,也没人敢说搞得合适了。尽管那时候的氢电池已经很强大,弱辐射微型核反应堆很普遍,但要想搞出“钢铁侠”那种水准的战斗衣,能上天入地下海出入青冥,还能抗坦克大炮飞机闪电冷冻烈火,难,太难!那么一身的价格,不如造一艘飞船。
朱斌要搞这玩意,可是费力不少。第一代的单兵战甲重达200多公斤,经过刺激强化的特种战士才能使用,但作战持久力不足,且只能硬抗20mm机关炮,遇到37战防炮就得小心,用厚重的复合装甲盾遮挡才能保证安全,但一旦遭到大炮轰击,就要完蛋。
这样的东西是没法普及的,各方面数据都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朱斌没有多造,转而开发更新一代自主能源强化战甲系统,特斯拉这种,明显是成功的典范!
特斯拉把战甲整个悬吊起来拉到近前,从其背后打开战术负载模块,在至少100mm厚的复合装甲层内部。一具只有枕头大小的薄薄电源模块显露出来。
“这是我设计的可以与使用者的机械改造接口联通,让他们能够像操纵自己的身体一样操作整具战甲,他本人动作有多快,就能获得多么敏捷的运转速度,不会显得笨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战甲就是专门为改造战士配备的,他们自身都有机械肢体部分,习惯了后,连接巨大的外壳装甲也很容易上手、熟悉,而灵活性保证了生存几率,众所周之,一个强壮灵活的战士,在战场上,除了用大炮密集轰炸,很难死,瞄准狙击、单次炮击甚至俯冲打击,都不容易。没有了坦克战车之类的笨拙缓慢缺点,这玩意,就是战场霸主!
朱斌对此甚为满意,这才是应有的模样嘛。虽说没有智脑人机协作那般完美,但身体感应和神经传输外放这种手段,在星际时代也没有完全普及,那很容易把脑控机体战士搞脑残傻逼了的。特斯拉这种就安全很多,钝化信号经过转换单元后,对人冲击极小,而他独特的生物磁场应用技术补足了短板,却是独一无二的。
特斯拉完全一副老小孩的模样,见朱斌表示满意,越发的兴奋,手杖一划拉外部单元:“配合全防连体战斗服,组装后的战甲保证内外密封,供氧换气单元单独外联,准真空结构下,次声波武器也不能造成伤损,碰撞、爆炸、电击、化学武器乃至弱辐射都不会造成太大破坏。标准的防御能力,是50mm口径以下加农炮直射。”
整个的复合装甲和多层合金防御,最薄的地方也有手指头那么厚,37战防炮也别想打穿,这要比一代强大了不少。
“外部可以挂载玄武岩复合反应装甲层,重点防御设计,外加单配的超厚护盾,即便遇到75mm甚至更大一点的反坦克炮直射命中,也能保证生存,常规的爆炸破片和冲击波杀伤,可以不必考虑。”
足足一人高的西方棺材样护盾最宽一米,最窄05米,厚度达50mm,超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制成,105mm常规火炮打穿都很困难,只不过那动能太惊人,就算防住了,整个人只怕也要飞起来。
特斯拉貌似还觉得不太满意,遗憾的叹道:“如果小型化的护盾单元能够研究成功,或许我们就能给它配上电磁偏转立场护盾,最少也能把穿甲弹在外部提前诱导爆炸或者减速、摊开,那样的话,就相对完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