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章 节前福礼(1 / 2)
“大哥,你手底下又不是没人,干嘛总揪着我不放,你就不能让你三弟好好地轻松几天”齐天乐很是“不满”地说道。&乐&文&小说{lw}{0}
齐天筹一听就板起脸训道:“你都轻松三十多年了,以前你怎么吃喝玩乐我不管,现在你和二弟都要帮我,过了节你和你二哥都去皇家兵器库,二弟,以后皇家兵器库暂时有你掌管,三弟在一旁协助你。”
齐天筹这话一出,除了齐天乐和齐俊安没什么大反应,其他人都愣住了。
众所周知,梁王府齐天筹、齐天骁、齐天乐虽都是在老梁王妃的膝下长大,但齐天骁乃是庶子,大魏朝嫡庶差别很大,就连皇家也不例外,继承王位也有立嫡不立长的规矩。
因此,齐天骁自小就知道与自己的兄弟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也很安分,三兄弟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只是因为齐天骁是庶子,并不得皇家重用。
但齐天筹很了解自己这个二弟,他对于兵器研究方面很有天分,这些年他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帮他一起支撑整个梁王府,现在天工开物里有太多需要能人去解决的问题,所以他把齐天骁推荐给了齐佑。
齐佑与先帝用人不同,在他眼中有能力的人比嫡庶更重要,所以他准许了齐天筹的提议,让齐天骁担任皇家兵器库的掌管人。
“大哥,这我”齐天骁原本就是一个嘴笨的人,这样大的一个消息冲他砸过来,他没有晕倒都是万幸了。
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希望能进皇家兵器库,因为那里有太多他没有接触过的精巧兵器。
进入皇家兵器库对他来说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其实能够像这样在背后帮助齐天筹为大魏朝兵器的改进做出贡献,他就觉得很满足了。
现在突然告诉他,让他掌管兵器库,他能不傻眼吗
齐天骁的妻子儿女此时也都是兴奋激动的,虽说梁王府的二房出去也有些地位,但到底京都贵人圈中结交,还是看你自家的男人或者父亲是何种地位,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尊重。
与梁王府相隔半条街的勋国公府内,这一日也因为恭亲王府的节前之礼而变得有些“慌乱”。
府内后宅一处幽静雅致的院落内,勋国公府祖太夫人满头银发的姚氏端坐在厢房软榻上,左右两边坐的都是府内的女眷,房中放着一个大红木箱子,已经被打开,里面是飘散出香气的月饼还有其他一些瓷罐、小包裹。
箱子旁边恭敬地站着一位青绿纱裙的沉稳少女,她便是贺芳晴身边的大丫鬟红俏。
“回太夫人话,这箱中之物乃是福慧县主从福江口送来的节礼,其中这新点心叫月饼,馅料口味一共有八种。王妃得知太夫人您最喜欢桂花味的糕点,所以就把这桂花月饼都给您送来了。刚才小王爷从宫中回来,皇后娘娘大喜有孕,很爱吃五仁月饼,王妃就把所有的五仁月饼放在一处,给皇后娘娘一半,给您送来一半,她还嘱咐您吃的时候小心,这里面的果仁硬着呢。”红俏笑着慢慢说道。
姚太夫人此时很激动,这么多年过去了,贺芳晴终于放下心中的“怨恨”,打算和勋国公府再有联系了吗
这孩子的气性可真大,都二十多年了,她愣是没有再回过勋国公府,连见都不愿再见这娘家人一面。
“晴儿这孩子有心了,福慧县主也是想得周到,呵呵皇后有喜乃是大事,来人,拿着我进宫的牌子,将这另一半五仁月饼也送到宫里去,有身孕的人可不能委屈自己的嘴。”姚太夫人笑着欣慰地说道。
“是,太夫人”立即就有人按照姚氏所说的去做,拿着另一小盒五仁月饼快马往皇宫的方向赶去。
等到红俏离开之后,听到王府送礼的贺老将军急急地走进了姚氏的厢房,而此时那些礼物都被收了起来,姚氏正和贴身的嬷嬷看着秦澜心送给她的十字绣,乃是一副“鹤寿延年图”。
“娘,听说晴儿送了礼物来”贺老将军一进屋就问道,他期盼这么多年,如今真是愿望成真了吗
“没错,你看这点心,可是你最喜欢的桂花味的”姚氏笑着说道。
“是晴儿做的”他可是有好多年都没吃到自己女儿亲手做的桂花点心了。
姚氏摇摇头说道:“不是,是逸儿的未婚妻福慧县主做的,不过是晴儿让人送过来的,不管怎么说,她愿意送礼到府里,就代表这孩子的气慢慢消了”
“唉,她怨我这个爹也是应该的,是我毁了她一生的幸福,是我”虽不是贺芳晴亲手所做的点心,但怎么说也是自己未来的外孙媳妇做的,虽当年在宫宴上只是瞧了秦澜心几眼,但贺老将军对秦澜心的印象很不错。
“事情都过去二十多年了,就不要在想了,如今这孩子肯为了逸儿的幸福再与咱们亲近,也算是个良好的机会,说来,还都要感谢福慧县主,那孩子是个心思巧的,有意给勋国公府送礼,却把礼先送到晴儿那里,这样一来,晴儿可不就得派人过来。”姚太夫人这中间的曲曲绕绕早就看得明白,而且从恭亲王府给福江口下的聘礼就可以知道,钟怀邵对秦澜心也是很满意的,而贺芳晴的“满意”早在那日恭亲王府的寿宴上她就听闻了。
“哼,一个未过门的儿媳妇倒是比她亲爹还有用”说到底,贺老将军心中对贺芳晴这个“任性”的女儿,也是有怨的,即便当年是他做错了,可她二十多年断绝与家人的联系,也该消气了。
贺芳晴是老爷子唯一的嫡女,虽他也有庶女,但从小最疼的还是贺芳晴,拿他当做掌中宝、心头肉,如果知道当年的一个决定会让她如此怨恨自己,他一定不会那样做的。
“你呀,就别和孩子们计较了”姚氏看着自己的儿子笑着说道,还真是个老小孩。
“娘,这逸儿未来的媳妇总归是个心思明的孩子,以后让府里的姑娘多和她走动走动”怨归怨,女儿的想法能转变一些,这是贺老将军最喜欢看到的,而且秦澜心的存在,无形中就成了两家的助力。
“这个你放心,娘心里有数”对于秦澜心的好感,姚氏可比自己的儿子深,因为她娘家的生意可都是秦澜心背后帮衬的,这个小丫头精着呢。
离祭月节还有两天的时候,福江口的天气很是宜人,秋高气爽,百姓们过节的气氛也很是热闹。
百味庄园内,秦澜心让重双统计一下所有下人、女工、男劳工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这里是古代,但她打算效仿自己在现代的商业管理模式,八月十五当天给所有人放假一天,而八月十四,也就是后天,给大家都发一些过节的福礼。
“县主,咱们院子里签了死契的下人有六十个人,绳绣园那边的女工有一百三十六人,长工、男劳工有三十二人,统共是二百二十八人。”重双专门拿来了记着各种工人名字的名册说道。
秦澜心想了一下说道:“你让月饼房那边多做几百斤的月饼出来,另外你和重喜带几个咱们自己的人去后山的大粮仓,运出来二千斤的白面,还有上次重鹰从嵋城买来的粗面还剩下不少呢,也都运出来吧。”
吩咐完重双,秦澜心又让书香去内渔巷程家的小布庄去买四百个盛面的小布袋,等到粮食拉回来之后,十斤白面的小袋子和三十斤粗面的小袋子各装了一百六十八个,这些都是她打算送给那些辛苦许久的工人们的福礼。
要不是现在粮食紧张,她肯定每个人都会多送一些的,等到以后再说吧,不是还有过年的嘛
到了八月十四这天吃完午饭,秦澜心分别把男女劳工都聚在了后院里,月饼生意再好这两天也停止不做了,回家过个团圆节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多说废话,秦澜心直接告诉他们,下午他们离家远的就可以先回家过节了,到了八月十六再来上工,离家近的,可以在百味庄园再忙半天。
“你们在我这里上工其实也都很辛苦,因为京都那边菜坊和布庄的生意都很好,过了节我还打算在京都开家点心坊,怕是之后的几个月你们都没办法再回家了。当然,一切的辛苦都是有回报的,除了你们应得的工钱,这次祭月节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只要你们以后好好干活,我这个县主是不会亏待你们的。”秦澜心说完就让重双、书灵她们分别带着人给众人发福礼。
秦澜心的大方慷慨和仁爱在整个福江口都是出名的,所以很多人都争着来百味庄园上工,但这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有机会进来的,而进来的人都很用心地做事,不想错失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些女工和男劳工里有近一半都是秦澜心刚刚才招收的难民,他们从别的地方而来,虽有幸被选中在秦澜心手底下做事,但从来没想过过节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回家,而且主家还会给礼物。
当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到十斤白面、三十斤粗面还有二斤月饼的时候,好多人眼眶都是红的,有激动,有惊喜,更有对秦澜心深深地感激。
拿到福礼的人都会对着秦澜心跪下磕一个头,她不但是这福江口的县主,还是他们的主家,更是他们的恩人,磕头也不能表达此时他们内心的感恩。
而对于自己手底下的那些死契下人,秦澜心每个人都赏了银子,而且庄园里的点心任由他们吃,她还特意让殷家送来了好几车酒,其中大半都赏给了府里的下人。
不仅这些劳工有福礼,就是帮忙盖百味客栈的工匠们也都有福礼,除了月饼点心,秦澜心让人给他们炖了好多酱骨头,还送了十几坛好酒过去。
这天傍晚过后,被秦澜心取名为新福村的福江口西北难民聚集之地,好多人还都趁着最后的光亮继续盖着房子,因为都是土墙茅草得对,这里面可是有两斤月饼,要是卖出去就是二两银子呢,不知道能买多少斤粮食呢
与老郝爷想法一样的可不止一家,今年十八岁的春生算是旗河口灾民中比较幸运的一人,他们家人都逃了出来,只是房子和地都没有了,现在他和大妹妹春草都在百味庄园里上工。
当兄妹二人一下子拿回来二十斤白面和六十斤粗面的时候,可是喜坏了春生的爹娘和小妹妹,总算能吃饱饭了。
“这四斤月饼可是四两银子,咱不能贪这个嘴,明天早上我拿着去附近的小码头上看看,能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咱们再吃”春生的爹说道。
“爹,这月饼能放半年呢,咱总能卖出去的,就是辜负了一番县主的美意,没吃到嘴里”春草咽了一下口水说道。
春草的小妹妹春英大眼睛巴巴地看着,她好像吃一口,但知道这点心很贵重,一个都能买好多好多粮食呢”
“爹,我明天陪你一起去,待会儿我再问问还有谁家不舍得吃也要卖的,咱们一起去,月饼多的话咱去个大码头。我都听庄园的大管事说了,这月饼县主给了咱们,咱们可以自己做主,是吃是卖都行。”
当天晚上,春生就去问了,结果大家都舍不得吃这么贵的点心,于是就把月饼都放在一处,第二天一早去了码头。
刚等他们把月饼摆出来,就被南北的走商给买光了,比一斤一两卖的还要多些。
秦澜心对于劳工们拿着月饼回家不舍的吃这一事情早就预测,如果不是她手里资金周转不过来,给大家发的就不是月饼而是银子了。
等到祭月佳节一过去,秦澜心藏在后山的果酒也基本已经储藏好了,而这一次她把酿制好的果酒封坛之后,除了留下几坛自家人喝,剩下的全都运送到了京都,包括各种馅料的月饼也用货船运了过来。
就在百味菜坊不远处进入九月后又开了一家百味果酒坊,而通和布庄不远处则是开了一家百味点心坊。
两家铺子一开业,立刻人满为患。
祭月节换礼的时候,听说恭亲王府的门槛都要被踏烂了,好多人一听王府拿月饼做福礼,都兴冲冲地拿着自己的福礼找上门了。
这么多年来,高门槛的恭亲王府第一次祭月节的时候这么热闹。这都要得益于秦澜心送的月饼,吃过一次的人都想再吃一次。
这天,以徐琰、徐爽兄妹为主的明镜诗社在徐家郊外一处风景优美的小庄子里,爱好诗文的众人又聚了起来。
“唉,也不知道澜心妹妹什么时候能再来京都,这诗社里没有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张语乔有些失落地说道。
“说的是呀在福江口的那段日子,我才真正认识到她是多么地与众不同,一个年纪比我们还小的女子,不但扛起一个家,撑起整个福江口,还对百姓那么有善心,每天都忙得没了自己”说起这些,徐爽顿觉有些羞愧,她是闲得无事干,而秦澜心则恨不得每天都多出很多时间出来。
“看我给你们带来什么,这可是刚刚开张的果酒坊里的野果子酒,还有月饼,甜的、咸的都有”齐平宝让人捧着几个酒坛子还有点心盒子过来了。
“唉,好像咱们只知道吃喝一般,与福慧县主相比差多了,身为男儿却不能为国尽忠,惭愧呀,惭愧”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徐琰等人再也没有了以往附庸风雅的兴致,自从听了徐爽讲述的在福江口的一切,他们这些文弱书生也想为国为民做些什么,不能连一个女子都比不上吧。
“你们这都是怎么了”齐平宝还以为她拿过来酒和点心,众人会很开心的,又能吟诗作对一番,她就跟着吃吃喝喝,可是气氛好像有些沉重。
“其实,我们也不是什么都帮不上忙”张语乔突然眼睛一亮地说道,“澜心妹妹不是已经在福江口开办了一家百味学堂吗我五叔现在就和他的一些朋友在白石码头上帮助她,而且我还听说这学堂里分为男女学堂,学生们每天学得内容都很丰富,还有琴棋书画呢不如咱们也在京都办一家百味学堂,专收贫民家的孩子,也好为了大魏朝多培养一些人才,反正咱们这帮人闲着也是闲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