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辽阳洪皓哭徽宗 天津秦桧别挞懒(2 / 2)
秦桧久知高宗无意恢复,只图苟安,便说:“金人也无志江南,如今肯两国讲和,以淮为界,把掳的南人送回南来,北人送回北去,两国交好。不过费了岁市几十万,省了多少兵饷,又不开边衅,各享太平,此乃当今第一妙用。如要进兵恢复,虽然得胜,反惹起金人大兵来。兵连祸结,我朝只江南一块土,如何敌得他住?终久不是长治之策。”一席话说得高宗心肯意肯,只恨相见之晚,次日设朝,即宣张浚、赵鼎一班大臣说:“朕昨日见秦桧回朝,议论了一番南北和好,情愿纳些岁市,以安百姓。真是一个佳士、一个忠臣。寡人一夜思之喜而不寐。”即时授秦桧为翰林学士,在中书堂,与丞相张浚、赵鼎办内阁政事。这秦桧初到江南,恐孤立无党,凡事情命于张浚,自称晚生后进,一切不敢自主,虚情厚貌,就是王莽谦恭一样。满朝士大夫都说他是个好人,一片热心冒死还朝,深知北方的机密,件件都推重他。只有赵鼎看破,和张浚说:“公看秦桧何如人品?”浚日:“亦佳士也。”鼎笑而不言,说道:“此人一来,日后破败宋朝天下,一切忠良多死其手。我辈为其所愚,终被其害。且如他所说杀了监守逃回,当初随二帝北行从官,尚有许多,如何只他一人回来?
果然狼狈而逃,那有夫妇二人这等完全的,明明是金人纵他回来,做一个奸细,内有秘谋,暗暗私通,破我江南战守之局,以机密泄漏于金。且看他的言语,俱是讲和纳款,与那金人来索纳进奉的书一样无差,岂不是一路来的话!”张浚还不甚信,以赵鼎所言太过。后来秦桧见高宗信任之深,渐渐专权巧苟,把张浚、赵鼎一班正人出之于外。绍兴八年三月,以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与金人讲和,退河南地,许尽撤江上守御将士。那时韩世忠在京口,从杀败兀术,兵威大振;岳飞在鄂州,屡败金人。各上了一本,说金人不可信,和议不能久,相臣谋国之计不为万全,恐贻后世之讥,以此与桧成仇。后来因张浚、赵鼎不肯力主和议,却与高宗悄悄秘议说:“讲和的事要朝廷自立定主意。这些大臣们是希图个好名色,借用专权的。这些武官们是爱两下交兵,固位专威,各人取功名的。到了财尽兵疲,他们各为身家,却顾不得朝廷。前日兀术下江南,直赶过临安。幸得圣驾走下海去,金人不知虚实,忙忙渡江回去了。如使久困杭州,一时勤王的可在那里?只有镇江侥幸一战,后来兀术暗渡了建康,火烧韩世忠海船,一败几不得兔。这就是用兵的样子。况金朝兵马强盛,是皇上亲经过几次。当初有中原全势还敌不过他,今日一隅之地,如何支持得来?臣在金朝十年,深知他用兵的利害。这些文臣武将一味莽撞。今日说恢复,明日说报仇,全不自揣国家力量,惹下大兵南渡,那一个是万里长城?如今皇上只要定了主意,不要和众人商议图这个恢复的好名,却担着自己的利害。请皇上寻思,三日再与臣谋。”高宗到了三日,秦桧又如此细说一遍,高宗道:“寡人主意已定,再不消和众人商议了。”秦桧又说:“皇上果定了主意,再思三日,臣还有秘话要奏。”高宗又住了三日道:“和议已定,再无他说了。”秦桧见高宗是个庸主,原无大志,意在苟安,国于偏殿无人处面奏,又做一个半吞半吐的模样,要起高宗之疑。果然高宗心疑,问秦桧:“卿前日要朕思过三日,别有秘奏。今日我君臣同心,主定和议,有何秘事,不妨直奏,定不加罪。”那秦桧跪奏,故作沉吟,被高宗扯起,在一个小阁子里,把太监俱挥出回避。秦桧才方密言道:“张浚、赵鼎和岳飞等,久有秘谋,要用兵杀败金人,求还二帝。这个消息,臣在北边知此已久。金人见议和不成,必然送回渊圣靖康皇帝回朝。那时节,文武百官只以扶助旧主登极,把皇上仍还藩王的位,天下没有两个朝廷的理。休说把前功尽弃,大臣争权,连这江南一片地轻轻的让与别人,皇上此身却放在何处?如今不把这恢复的大臣武将重处几人,和议终不能成,金人终不肯信。”只这几句言语,说得高宗胆战魂飞,把这和议的事如钉入木,牢不可破。这是秦桧大奸似忠,高宗迷而不悟处。因此到了次日,张浚先罢了平章事,安置在永州。明日,赵鼎罢政,除授泉州知府,又贬潮州。又数日,将岳飞、韩世忠召回入朝,尽罢了枢府的兵权,加升开府仪同三司,明是加升,实夺兵柄。诏张浚、刘奇、杨沂中班师。遣王轮入金求和,许以岁市称臣,年年纳贡。自此以后,秦桧内外专权,高宗任为心腹,百官拱手。
一切言官台谏,秦桧布了一班新人,平日讲恢复的一个不用。
任这些诸生百姓说些不平的话,俱以谤毁朝政流窜,故人人籍口。那金人探知秦桧立了和议,把恢复的局面破了,果然许退河南陕西地界,使宋朝遣官去管理,以应秦桧的谋。兀尤太子故意领了大兵渡河北去,高宗信为和议可久,便是万全之策。有个枢密编修胡铨,字澹庵,上了一本,专劾秦桧和议之奸,远窜了广州,从此人不敢言。
隔了一年,金人知宋朝无备,撤回岳元帅、韩世忠、刘奇一班守御兵马,又因金主死后挞懒谋反,新立了郎主箪为君。
粘没喝又亡了。兀术怕宋人乘机叛盟,久占河南,日后攻取不便,即大起人马,使撒离喝两路攻取河南、陕西旧地。那宋朝兵马久已撤回,全凭着和议,忽见金人来攻,那个是敢守敢战的,弃了城池到处迎降,又尽为金人占去了。此时秦桧见金人背盟,也慌了,怕高宗责他误国,内外旧臣蜂起参劾。又怕再用张浚回朝,讲起恢复,破了和局,日后再没有个把柄。使人探高宗的口气,说纵然失了国,也不用张浚一等人,秦桧才知高宗和议已定,牢不可破。有诗叹高宗之圈:敌国仇深不戴天,却从奸计愿称藩。
败名犹信和戎好,愉向江南号苟安。
当日刘奇、岳飞奉旨去安抚河南、陕西退回地界,久知金人败盟,不曾废弛了兵政。忽然兀术攻取江南,撒离喝攻掠陕西,被刘奇顺昌大杀一阵。兀术自己索靴上马,围住顺昌七日七夜,被刘奇设计昼夜杀败,不能取胜,逃回汴梁。
岳元帅遣牛皋、张宪把撒离喝战败,来接应刘奇,合兵大战,连胜了十三阵,破了他拐子马,直赶到朱仙镇,去汴京四十五里。岳元帅命军修复宋太祖大宗历代陵寝,指日过河,唬得金人全不敢出头,把汴京得的宋朝宝器连夜使橐驼车辆往北如流水的运去了。金兀术又虑金主新立,朝廷大将争权,不便久留在外。到了次日,见岳元帅兵到朱仙镇,百姓们在山寨的上千上万,俱来送羊酒迎兵,兀术次日安排往北拔营而去。不料有一书生扣马而谏说:“太子不可固一战失利,轻弃前功,如今秦丞相力主和议,久命大将班师。今日岳元帅立功,秦相决不喜他。只暗暗使人通知秦相,诏他班师,此不战而坐享太平之福。如此计不行,那时太子北归未晚。”兀术闻言大喜,一面使精兵把住河口,使岳兵不得过河,一面使奸细往秦相国处求解,把私书封入蜡丸,自有汴京往江南的熟人,星夜飞行去请诏颁师,不题。
战败金酋百万兵,中原指日望清平。
何来狂士翻留敌,自古书生败国成。
看官听说,兀术太子因何与秦桧交密到此好处?原来这秦桧夫人王氏,少年颇有姿色,机巧怜俐,滢邪非常。当初掳在金营,先做了兀术的夫人,过了年余,哄得兀术欢喜,叫将秦桧来做个记室,又把玉氏讨与秦桧。王氏时常往营里去,弄得个兀术昏迷了,两人非常的情厚。那秦桧又故意将王氏去奉承兀术,以固其好。因此,兀尤与秦桧夫妻,三人是一个枕头上朋友,如何不相厚。当日不写书与秦桧,却使一心腹人叫王伯当,极是能言,带了五百颗明珠,写了一封情书与王夫人。上写如不急救我,将你夫妇北方设计通谋的事一一说出。除非杀了岳飞,和议方成,如不杀岳飞,万无和理。
不消数日到了秦府,先通知王夫人。看了书,收了明珠,和秦桧商议:“今兀术被岳飞困住,如不颁师,金朝将你我通谋的盟誓要送还南朝。那时私谋泄漏,身命不保。不如把岳飞诏回。我知金牌为御前的军令,一牌不到以违旨论,今连发十二金牌,再用朝廷手书御诏一道,自然颁师。那时将岳家父子尽削兵权,使他随朝听政。另寻一个题目,杀之何难。”商议已定,奏知高宗说,金人因我朝用兵才致败盟。今日已胜,正好取和。如再穷追,开了边衅,日后不便讲好。高宗准奏。
即草手诏一道,连发金牌十二面,限即日颁师,如违者以欺君大逆论罪。差官到了岳营,宣诏已毕,军士大愤,却要矫诏取了汴京才回。岳元帅明知朝里有了奸细,如何做得大事,只得收兵拔营。河北父老十万有余,哭声振天,说:“元帅在此,我等终日送牛酒,金人俱已知道,元帅去后,百姓俱是一个不留的。分明是大兵来不是救我,反是受害了。”岳元帅也大哭:“没奈何,限你五日合家随我南行!”等了五日,差人去辞兀术说:“不为君命,直杀到黄龙府,决不甘休。”
兀术也使人来下书请罪。从此和好不题。
岳元帅回了临安,罢为万寿观使奉朝请文官职衔,解了枢密司的印,把兵归御营。却寻出一件事来,使部将王贵告张宪谋反,牵连岳飞父子。知万俟楔与飞有仇,告飞逗留,以“莫须有”三字杀岳飞父子并部将张宪、牛皋,籍飞家产,妻子徙之岭南。后人叹日:曾挽天戈北斗回,朱仙战胜大旗开。
军声己振黄龙府,敌忾先摧玄茧台。
父老中原十日哭,廷尉三字万年哀。
松枝傍墓犹南向,似恨神好怨未灰。
绍兴十二年十二月岳飞下狱,半年尚未定罪。时大臣多上疏保他无罪。一比王氏在东窗下问秦桧:“因何岳家至今不决?”桧言公论不服,难于定罪。王氏说:“擒虎易,放虎难。”次日桧将片纸付狱吏,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岁。临安士民无不流涕,葬于西湖。后来高宗因和议成了,金人送还二帝灵枢,加封秦桧为魏国公。来年洪皓、朱弃因和议还国,洪皓久知秦桧与金人通谋,因向人说挞懒、燃室二番将交好秦相国的事。桧知大恨,贬皓江州太平观提举,又徒袁州,使人杀于路。桧居相位十九年,有小卒施全,恨桧杀忠良以附金人,刺之不中,死于车旁。因此,桧出入甲士夹护,满京城有私言的,即时立斩。二子秦熔、秦坝,俱参知政事。
到了绍兴十六年,秦桧有病,见岳元帅领牛皋等至卧内,用铁斧劈脑,各寺仟悔不痊。到了三日,浑身俱是箭眼而死。
王氏梦至陰司,桧与万俟高铁枷受剐,日:“东窗事发矣!”与二子俱死在一月之内。才知岳元帅有灵,在陰司把奸臣现报,如今做了速报司的阎王,以见忠臣正气,自为正神。到了孝宗登极,封岳元帅为鄂国公,加武穆二字溢法,削去秦桧官号。
一日,暴风雷雨将桧坟掘平,雷击尸碎,才见奸臣之报。至今在阿鼻受罪。或化为畜类,常遭雷击的朱字,相传秦桧化身。
可见这忠佞二字,再不能逃报应的数。宋人当时题诗秦桧之门日:格天阁在人何在,惬月堂深恨亦深。
曾共銮舆衔白壁,空于郧坞贮黄金。
和戎计遂兴罗织,误国谋成有照临。
堪恨神好终正寝,故教诛击到如今。
且听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