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八百弟子出仕(1 / 2)
<content></content>
公输班看到左邱明说完,他走了出来,拿出吕荼的诏令,宣道:“自今日起,在历下大明湖周围建立大齐典籍藏书馆与博物馆,大齐国老孔丘另赐大国士爵位,为齐国第一任典籍藏书馆与博物馆馆长”
“老莱子,季扎,伯昏无人,墨翟,颜阖,左邱明,蟾,弈秋,壶丘子林,申徒嘉,季咸,姑布子卿,哀骀它,列御寇……为齐国大国士,与国老孔丘修订天下大字典……”
这些话孔丘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他耳旁只有凉快的夏风,只有眼前的杨柳依依。!
吕荼用了十五年历经古黄河古长江古淮河下,所遇到的国家能在史书出现的足有七十二个。
他看到了太多的国家长处与短处,看到了太多国家的辉煌与衰败,看到了太多国家优秀的风俗和习惯,看到了太多……
于是他想让和他一样游览天下过的孔丘帮助他用一种系统的记录这些国家美丽的东西,希望他能传之后世,让华夏的每一寸土地的人都知道,在他们脚下所踩的大地,有那么些祖辈,他们是如此的美丽善良,如此的英雄慷慨。
不应该遗忘他们,不应该只因为他们弱小而遗忘他们。
而做到这,需要一个最大的前提,那是字,只有字才是华夏最根本的传承。
有了它,华夏才不会断根。
可是现在周天下的字种类太多了,齐鲁之虽相似,但还是不同,更不用说楚国字,和越国字了,那种虫鸟,真不是一般人能看懂能写的懂的。
吕荼希望这个周天下仅存的一方大佬,字专家,能把天下的字进行编辑汇录,形成一个华夏第一部大字典。
吕荼现在不缺钱,不缺纸张,不缺笔墨,但缺的是有如此学识和精力的人。
这个世间能有此者,孔丘当属第一,可是那么繁杂厚重的东西让一个即将耳顺之年的老人编纂,压力太大了,于是吕荼开始写信,亲笔信,一一的让心腹送往各地在野的贤达,希望他们能出山帮助自己完成这旷世伟业。
其实吕荼不知道,这些工作孔丘早在做了,他每游历一处,必定会考据字典献。
像前段时间,在卫国时,在一乱坟地处,孔丘意外看到了龟饰,他大喜过望,因为他看的出这是他祖先殷商时期所留下的字。
于是他不顾众弟子的反对,在那乱坟地研究了足足一个月,直到吕荼起兵讨逆的事情传到他的耳边。
夜里晚宴之后。
那些要出仕的弟子纷纷默契的来到了孔丘的屋外,他们在月光下面,在院子那棵结满桃子的大桃树的下面,静静的跪座着。
孔丘或许早知道这帮弟子会这样做,他从屋内走了出来,手里拿了张席子,放在屋门下,然后与众弟子静静的对跪座着,月光洒在他们的身,洒在院子的大桃树,风动,斑驳影动,成熟桃子的甜味萦绕在众人鼻尖。
此刻不言,胜似有言。
第二日,一条长龙,八百弟子,拿着各自的任命书,乘吕荼亲赐的二马之车,出仕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