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王子文,接诏!(1 / 2)

加入书签

<content></content>

王子虽然偷偷跑了,但是再跑也跑不出齐国人的地盘,特别是如今天下九分齐国近乎占一半的年代。

所以不久有郡守奏,说在某地发现了王子。

得知消息后,吕渠怕这个弟弟出事,立马派出了殿内卫郎,秘密保护自家这位弟弟。

当然算吕渠不派人保护,也有人早已经派了。郑旦明面似乎不关心这个儿子,可是实际谁都关心。

吕刚离家出走,西子施夷光立马谏言说要派当时施家村跟随而来的人去保护王子,郑旦嘴说没有必要,可是当施夷光说第三次的时候,她没有表示,只是继续织她的布去了。

以西子的智慧,自然明白她这个姐姐的意思。

起居郎道:“半个月前,保护王子的卫士禀报说,王子离开东林学宫,去往了吴郡槜李方向。”

吕渠点了点头:“父王的诏令,你是看到了,你替我去一趟吴郡,把父王的诏令宣给他”。

“诺”

吴地,槜李。

一片绿油油的竹林之下,有处叫座叫雎鸠的亭子,亭子内此时一名青年,正歪躺在亭子的长凳。

那青年长相俊美,可是却此刻邋遢的紧,只见他披头散发,衣服敞开露胸,裸足搭在栏杆,如同山野野人,完全没有君子的德行。

青年前段时间刚从那东林学宫调研完“巨人防风氏骨头”,并发出一个震惊东林学宫的观点,那是孔子说这骨头是防风氏的遗骨是大缪。

这个观点很快引起一片哗然。

不久东林学子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对青年的反击,青年倒是不惧,拿出例证,说骨头是古时巨兽的。

只是他的例证还是无法让人信服,毕竟当年重修会稽城时,挖出的这巨大骨头,摆放的模样,太像人的了。

在东林学宫闹出了动静后,青年和好友又泛舟游了五湖三江,直到今日来到了这里。

青年一边喝酒一边吃着菱角,嘴还时不时的吧唧吧唧几句,那话虽然不清晰,但是意思大概却是有的,说什么楚王爱吃菱角,真不明白这菱角有什么好吃的?不过尔尔之语!

在青年的左右是四五名同样年轻同样不羁邋遢的贵族。

他们或舞,或高歌,或拿着筷子敲打酒具。

“诸君,我有一曲,可以和之”那一直歪躺吃菱角的青年突然坐了起来,眼神冒着喜悦的精光。

“二王子之作,定然惊天地泣鬼神,我等洗耳恭听”

众邋遢不羁贵族口的二王子赫然正是离家出走的吕。

原来那吕偷偷跑出临淄后,东走西奔南下,在途倒是遇到几位同道人,譬如那个用筷子击打酒具的贵族,他名叫公有,是鲁国的公子。

按正常的史料记载的历史,这公有应该战死在了齐鲁战场,可是吕荼发动的齐鲁战争,和原有历史有了大变样,所以这位公有并未战死。

公有因为看着仅剩一大城三小城的鲁国日益疲敝萧索,而层却无丝毫之力扭转乾坤,所以郁气之下,发下游历名山大川,纵情于风俗地理的誓愿。

那个跳舞的俊美男子叫汪锜,也是古献记载的那位孔子力排众议以成人礼墓葬的嬖童。

当然汪锜不仅如此,后世,那年,汪精卫还很年轻,还是位帅哥书生,他看到先祖汪锜的事迹后,崇拜的写下了“生惭郑国延寿命,死羡汪锜作鲁殇”,这样动容诗句。

汪锜,他本是公有的嬖僮,因其才华横溢,志趣雅然,兼着性格温好,面容娇美,颇得公有所喜,公有视之为弟为妻。

吕对于这种“知己之好”并没有太多的反感,一则是这是大时代的贵族风气使然,二则他的父亲吕荼在年轻的时候也爱收揽俊美童子在其身边以供自乐。

当然吕荼收揽俊美童子并不是那种“***”而是纯洁的父爱泛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