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无情(2 / 2)
至于派谁去调查,英宗没说,大臣们也懂得察言观色,不敢在这个当口追问。
英宗当了十九年的皇帝,涵养一直很好,就算有时候被朝臣触怒,大发雷霆之怒,却也是天龙威,少表现得如此暴躁。
曹清觉得这事情倒是不能急于一时,不过迎上皇回朝却是件长面的事情,大胤朝的史记将来是要流传千古的,出了一个被强掳俘虏终身囚禁的帝王,那是多大的耻辱,如今有机会将这个污点抹去,那是祖宗庇佑,何乐而不为?
......
下了朝,便将身边的谋士召唤到自己府上。
婢们给殿中的各位大人上了茶,便乖觉的退了出去,将殿门掩上。
的心态并不乐观,他跟英宗一样,有着一种忧患意识。
他拧着眉头,眸扫向跟前的一张张面孔,问道:“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曹清那个老匹夫还是有些重量的,且他说的理由又十分充足,是为国争光喜事。其他臣少不得附和,本宫担心父皇也会有顶不住压力的时候!”
少师沈仲放下茶盏,捻了捻下巴的胡须。沉声道:“殿下不必忧心,只要陛下不松口,别说他回不来,就是连阴山的关口,他也踏不进来!”
有其他谋士表示不同意,他认为这件事情定是耶律和宪宗一早就计划好了,这次上国书陛下不予理会。只怕还会再来。鞑靼这样表现,乃是假意求和,图谋不轨。可天下姓不晓得这其中厉害关系,定是以为陛下心胸狭隘,容不得上皇。到时候只怕陛下英明有失,需要早做防范。
这话说中了心意。他刚想开口。就听沈仲大声怒喝一声,指着刚刚那名谋士的鼻,怒斥他危言耸听,一派胡言,竟敢在背后妄自非议诽谤天,此乃不忠不义之举。
这帽扣得大,那谋士脸色登时便白了,忙跪下请罪。解释自己并不是那个意思。
沈仲对忠心耿耿,他所思所虑皆从利益出发。上次不顾自己劝谏。私下命人对惠王的人动手,让他很是生气。他觉得没必要非要处处与惠王争锋相对,陛下对近些年的表现和薛氏一党的膨大渐渐不满,未免惹来猜忌,应该收敛自身,修身养性,习为君大道方为上策。
只要没有大过,陛下就不会轻易废黜他的储君之位。只要他安分守己,便也不会有机会授人以柄。至于传国玉玺,他也认为不必急于一时,那神秘人一直隐在暗处不出现,沈仲觉得自己此前对他的猜测过轻忽,此后竟有些懊恼不已,因而在第二次收到那人的密信后,他留了心思,不敢再与透露半分,生怕生性冲动,被人利用。
至于身边的这一群谋士,也要找机会清理清理了,若是任由他们如此教导撺惙着行事,迟早要出问题。
见沈仲当着自己的面发火,心里非常不舒服,感觉沈仲过自以为是,完全没有将他这个放在眼里。他的脸色倏地沉了下来,手臂一挥,广袖扬起一个弧,紧接着,瓷裂声在殿内响起。
殿内霎时一片静默。
沈仲睁大眼睛看着,而也同样怒意汹涌看着他。
沈仲胡抽搐着,唇齿微微开合,无力喊了一声:“殿下......”
“沈大人好大的火气!”冷笑着,想着沈仲这些年的尽心尽力和劳苦功高,怒意才渐渐消了下去。
“想来是天气渐渐变得燥热,沈大人还不大适应!”笑了笑,这次笑容真切了一些,颇有些给沈仲下台阶的意思。
沈仲明白,拱手请罪道:“臣刚刚冲撞了殿下,还望见谅!”
“少师严重了!”让他们都起来,回到席上做好,这才续道:“本宫有此担忧,也是想为父皇分忧解劳。少师让本宫不作为,只让陛下一人承担,天下人岂不是要骂本宫不孝?”
沈仲又忙道不敢!
他身为少师,是要教仁善大德,如何御臣,习为君之道的,若让人曲解自己,说自己所教乃是不忠不义不孝之罪,他万死难辞其咎。
到底还是生他的气了。
刚刚被骂的那名谋士心中冷笑,沈仲啊沈仲,没想到你也有今日吧?
没了心情,今日议事是不成了,便让他们都退了出去,自己在婢的伺候下,换了身窄袖劲装,郊外遛马去了。
******
傍晚,一场暴雨洗刷了整个上京城。
雨势凶猛,暴雨连成了雨幕,将天地笼罩。
地上被砸得啪啪响,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
大雨持续了两个时辰,直到夜幕低沉,才渐渐收了雨势。
听雨声是夜里最美的乐章,可萧后这个夜晚睡得不踏实,做了一夜的梦,晨起的时候,浑身沁凉,头有点儿重。
(ps明日有两章,六千多字合并一起发吧,求粉红票票~~)(未完待续。。)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