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我在金陵(1 / 2)
尹济转过身走向郑碌,露出了个抱歉地笑容说:“郑大人,我已经尽力了。可是灾民们就是咬着你不放。再这样下去事态会失控,将你抓起来平息众怒是最好的方法。裘大人,你说是不是?”他看向裘然。
裘然沉着一张脸不说话。
郑碌看出了裘然的犹豫,立即道:“裘大人,别信他的啊!他一定是故意的!”
尹济不为所动,只是看着裘然说:“裘大人,你说呢?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裘然看向尹济,眼中带着审视。
他的目光阴沉深邃,就像鹰一样。
尹济一片坦然的样子,眼中带着焦急,似乎是在灾民面前强作镇定。
听着灾民们的呼声,裘然最终点了点头。
尹济转身,唇边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大声道:“将郑碌关入大牢!”
“裘大人!裘大人!”
郑碌再怎么喊,已经于尹济无关了。他会让他进去之后就没有出来的机会。
尹济走到灾民们面前。
灾民们眼睁睁看着郑碌被抓走,安静了下来。他们今日原本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的,没想到郑碌真的被抓了。
“大家放心,接下来本官会亲自坐镇金陵。一定履行刚刚的承若。天色不早了,还下着雨,大家早些休息,天亮本官便让人送热饭菜过来!明日便开始着手安置你们的父母妻儿。”
慢慢地,开始有灾民放下手中的扁担。第一个之后便有第二个,第三个……
尹济暗暗松了口气。他的衣服已经湿透除了雨水之外,还混合着汗水。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城内,阮慕阳坐在桌前,面前是珐琅炖好刚刚端上来的汤。
她心不在焉地拿着汤匙搅动着汤。
想着不远的长江边正有一场动乱,她心中紧张。
珐琅知道今晚江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劝道:“夫人,先将汤喝了吧,您肚子里还有孩子呢。”
经过她提醒,阮慕阳回过了神。
是啊。她肚子里还有孩子。
一旁的二水看着阮慕阳和珐琅一晚上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脸莫名。
阮慕阳喝完了汤之后,外面终于传来了动静。
是合月他们回来了。
“如何了?”阮慕阳问。
合月他们还是一身灾民的打扮,脸上还带着泥,语气之中带着激动道:“夫人,郑碌已经被抓起来了。”经历了一场动乱他的神色还未平静下来。
阮慕阳松了口气:“好。”
二水先是被合月他们的打扮吓了一跳,随后不敢相信地问道:“什么?郑碌那个狗官被抓起来了?”
她终于反应了过来为什么今晚阮慕阳和珐琅这么反常了,目光复杂、又是惊恐又是敬佩地看向阮慕阳。随后,她的眼泪涌了上来,若不是珐琅拦着,恐怕都要上来保住阮慕阳了。
“小心些,夫人有身孕,万一伤到夫人怎么办?”珐琅提醒道。
二水小心地后退了几步,点了点头:“我是太激动了。”
之后,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竟然是一身狼狈的尹济回来了。
“尹大人我错了,我之前不该那样对你的。”
一进门被二水下了一跳,尹济脚下顿了顿。
知道郑碌被抓起来后,阮慕阳的心情就轻松了起来,此刻更是有心情笑了。她忍住了笑意说:“好了二水。你跟珐琅他们下去吧。合月,你们也下去洗一洗,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吧。”
合月犹豫了一下,看了尹济一眼才离开。
“怎么回来了?”阮慕阳知道现在尹济应该是有许多事情要善后的。
尹济抹了抹头上的水渍,说道:“怕你一个孕妇因为心里想着的事儿太多。大晚上不睡,自然要回来一趟,顺便换一身干衣服再去府衙。”
阮慕阳确实是少数怀着身孕还要操心这么多事的妇人了。“多谢。”
尹济挑了挑眉,雨水的冲刷让让他的眉目变得更加清晰。他祖籍扬州,却在温婉的平江长大。五官之中带着江南人的特质。他勾唇,勾起一抹江南人的婉约回转,轻佻的眉眼如同隐藏在深巷之中动人之色,说道:“谢什么,好歹我这孩子认了我做干爹。我自然是要关心的。”
玩笑过后,他说道:“去府衙之后我会写一封奏折将整顿金陵之事细说一番,然后让人连夜送去京城。这份奏折自然不是给太后的,你——要不要让我带个口信给张阁老?”
在奏折之中替她稍口信?
这么荒唐的事大概也只有尹济做得出来了。
阮慕阳知道她虽然没有真的将为何会沦落从京城到金陵说出来,但是尹济一定猜出大半了。她道:“不用了,合月他们前些日子已经派人去送信了。”
“他们能有我通过官府驿站送折子快?而且江淮一带路不好走,他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尹济说道,“很快裘然就会反应过来我所做的这些,到时候金陵会更加危险,你怀有身孕还是早日离开的好、”
阮慕阳想了想。觉得尹济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毕竟她腹中还有孩子,她不能让这个孩子有任何风险。
随即,她走到案前,将纸摊开。这个屋子原本是尹济住的,所以一应俱全。
她将纸的前面全都空了出来。留给尹济写金陵发生的事情,自己在末尾写了几个小字——我在金陵。
阮慕阳写好后,尹济便带着纸离开了。
第二日早上,尹济信守诺言,亲自带着府衙里的官差去了江边给灾民们送饭。
这些官差都是郑碌的手下。虽然心里不愿意服他,但是面上还是得听他的指示。
去看过灾民之后,尹济又去城外,让官差放行,将被赶出去的灾民们放进来。搭设棚子安置他们。看着步履蹒跚、许多还生着病的灾民,尹济心中前所未有的沉重。从前他先是被平江知府当亲儿子养,从未吃过苦,后来认祖归宗,回了扬州尹家。虽然惊险,但是尹家是扬州第一富商。随后,他进京城参加会试,然后入仕,可以说从未见过民间底层百姓的疾苦。
这一次巡查。尤其是在金陵,给他的感触十分之大。
下午,从扬州运过来的药材终于到了。这些药材是尹家还有扬州的其他几个富商捐赠的。从扬州到金陵这一段路好多地方被淹了,运送过来十分艰辛。
同时过来的还有大夫。
大量的药材进入金陵城,原先的垄断被打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