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一更(2 / 2)

加入书签

您说,这位贵妃是不是蛇蝎心肠,猪狗不如呢?

宁儿悠悠的问着,脸上带着几分嘲讽的神气。

然,安安郡主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惊慌恐惧后,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宁儿姑娘问她的时候,她依旧是一脸的呆滞,没有任何回应和情绪,像没听到宁儿说的话似的。

宁儿看着她那副模样,呵呵笑起来。

说,“那位郡主装疯卖傻的时候,也跟郡主姐姐很相似呢,当初她腹中胎儿早产夭折,她也是姐姐这副样子,许多宗师命妇们进宫去侍疾,看到她这副样子还都挺同情她的,被她的‘遭遇’给骗了哩!”

“哎,就因为她的一己之私,许多人跟她遭了殃,其中有一个是倾慕了她多年的年轻贵公子,那位公子自幼便钟情于她,对她简直就是至死不渝。”

然而,她为了登上后位,也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不惜利用那位公子对她的爱和信任,来对付皇后一族。

后来,她终于打败了皇后,也成功的让皇上废除了皇后和太子,册封他们母子为皇后和太子,先皇后被打入冷宫,先太子被贬到一个荒芜之地做了藩王,她得偿所愿,志得意满。

然,先皇后的母族也不是好惹的,虽然被她扳倒,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族里还有不少有能力的人,不仅将皇后救出冷宫,送到了别处去,还在京城中散布谣,诬陷新皇后跟那位公子有私,新太子也不是皇帝的儿子,而是那位公子的野种和私生子。

皇帝本来是个多疑的,听到这番谣后,自然龙颜大怒,对她也起了疑心。

新皇后为了获得皇上的信任,当殿滴血认亲,证明了太子的清白,过后更是找了个过错,下令将那位一直深爱着她,默默守护她的公子施以宫刑,以此来向皇上表她的清白忠心。

皇上最终还是相信了她,心中不在有疑,只可怜了那位公子,他爱了她一辈子,为她不惜双手染满鲜血,得罪了无数人,最后却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还被她下令没收家产,贬为奴籍,贬黜到东北苦寒之地去充役。

那位公子的妻子也跟着一起被发配流放,跟她的丈夫一样,她也爱上了一个她不该爱的人,只不过她爱的这个人是她的丈夫而已,她是他的表妹,从小跟他一起长大,从小就深爱着他,足足爱了他一辈子。

可是,却从未得过他的一点回应。

她没有享受过他一丁点儿的爱,却要跟着他受尽苦楚,背井离乡的颠沛流离,在流放的途中不幸身染重病,受尽折磨后不治而死,最后被那些押解他们的士兵用一张破草席子一卷,就埋尸体在棋盘山中,死不瞑目……

虽然她丈夫在她最后的时刻幡然醒悟了,晓得她才是值得他爱一辈子的女子,可是人都死了,他醒悟了又有什么用呢?

你知道吗,他那个妻子死的时候还是处子之身,嫁给她丈夫多年,因为她那个丈夫爱着那个蛇蝎女人,抗拒任何女人的身体,所以她这个妻子其实有名无实……

说到这儿,她默默地闭了嘴,好像故事已经结束,再没有什么可讲的了。

但,其实并没有,这个故事其实还有个结尾——

故事最后的最后,那个女人的丈夫悔不当初,痛哭流涕的跪在她的坟前向她忏悔、向她发誓:要是有来世,一定要好好的爱她、疼她、宠她、惯着她一辈子,绝不辜负,至死不渝……

只是,这个结尾她不想讲出来,因为——那个男人没有做到……

安安靠在大迎枕上,听着这个莫名奇妙的故事,虽然与她无关,可不知为什么,听到这个故事时,她就莫名的感到熟悉,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像在她身上发生过似的,让她感到阵阵心惊,而那个讲故事的人,就想窥视到了她最深的秘密似的,让她不寒而栗……

讲完了这个故事,宁儿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似的,就不在说话了,她默默地坐在一边,消化着自己的情绪,很久后,直到寇嬷嬷进来服侍,她才如梦初醒一般回过神来,匆匆的端着托盘走了……

安安的余光看见她逃也似的背影,着实摸不清她的心思,她要干什么?为什么要给她讲这么个故事?她要试探她什么还是想要怎的?为什么听完这个故事后她就忍不住的心惊肉跳,更加不安?

**

吉州北郊,通往北军大营的路上

一辆没有棚子的马车缓缓的走着,前后跟着几十个高头大马,肃杀威严的侍卫,此时,淳于珟和沈若兰正并肩坐在车里,悠闲地看着车外的风光,无限惬意。

因为尊医女嘱,沈若兰现在要天天出来运动,多呼吸新鲜的空气,还要时刻保持这愉快的心情,以便于将来能够顺利生产。

虽然淳于珟一向不大把大夫放在眼里,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夫的嘱咐听在他耳朵里比圣旨都好使,自从太后派来的那个医女给兰儿检查后,跟他说起沈若兰的骨盆小,产道细,生孩子容易难产后,他就再不让沈若兰多吃,还一有空就把她拉出来溜达散步,不再让她整天呆在家里。

沈若兰巴不得能出来散散心呢,不然整天圈在家里都快要发霉了,难得他乐意带她出来散心,她便也不辜负他的美意,每天都兴致盎然的跟他东游西逛,都快把吉州走遍而来。

此时,他们正在欣赏草原上景致,说是草原,其实就是卧龙山山脉的一个分支,只是这个分支地势不高,最高的地方也不过十几米,看起来不像是山,倒像草原似的。

如今已经是七月,草地里一片翠绿,被阳光一照像是刷了一层金粉似的,随着阵阵的微风吹来,掀起了碧波金浪。山坡上盛开着的各色各样的野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片,沐浴着阳光,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草原上。

不知走了多远,沈若兰忽然被草原中的一片闪亮的晶光吸引住了。

这是什么?

她叫人停下车子,去看看那闪亮的晶光是什么,罗城立刻顺着她的手指打着马跑过去,结果在一片草丛中找到了一块儿晶体的‘天然苏打。’

这儿居然有天然苏打!

沈若兰接过罗城递过来的东西,环顾着这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露出惊叹之色!

记得他在乌孙躲避那个小王爷时,曾在山里住过三天,就看到过石英石的矿物质,那会儿她还以为这横跨两国的卧龙山在数万年前是一座火山呢,这会儿,又见到了天然苏打,她忽然想到,几十万年前,这里该是一片茫茫的大海,然后海中的火山爆发……沧海桑田,经过几十万年的地壳变迁,终于形成了现在的地貌!

淳于珟看着她拿那块东西发呆,就问她这是什么。

沈若兰说,“这个叫做天然苏打,若是跟石英放在一起烧,就能烧出一样震惊世界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做——玻璃!”

记得在前世时,她看到过关于玻璃的起源,据说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

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

现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玻璃这种东西,即便是皇宫大殿的窗子上,贴的也都是模模糊糊的高丽纸,取光不好不说,冬天时的保暖效果也差,倘若玻璃窗问世,一定会一鸣惊人,并引起强烈的轰动,倘若大规模的生产销售,定能大发横财,那财富可不是那干豆腐作坊和粉条子作坊可以比拟的!

淳于珟听到沈若兰给他介绍的玻璃,也很感兴趣,立刻对她表示要无条件支持,还马上派人去寻找更多的天然苏打和石英来,准备给沈若兰做烧玻璃实验使。

------题外话------

谢谢

yyyhhhhhh投了2张月票

/99/99247/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