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2 / 2)

加入书签

王小石悲不能抑、痛不欲生。

他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竟会牵累家人。

他也更没料到:官方的行动竟会如此之快!

他们是怎么查到自己身世的?!对于这一点,王小石大惑不解。

他要找出到底是谁透露自己的身世和究竟是谁下的毒手——要查出这两点,必须重回京城。

二、他仍时常念起苏梦枕、白愁飞、温柔、雷纯、方恨少、唐宝牛、张炭、何小河这一干好朋友。

他们过去的所作所为,真像是一场真实的荒唐梦。王小石回想起来,仍不胜依依:仿佛他们曾合力推动了光阴和岁月,再贮放在记忆里永远保持鲜美。真的,那是他们将太阳升起、把月亮变圆;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日子再难过也是快乐的,而且,年纪再大也仿佛尚未成年。

——哎!心情绝不可以输给追忆啊!

王小石心底里常有这样子的喟息。

这样子的追忆。

想到回到记忆里,先得要回到记忆发生的地方,和记忆里的人在一起,那么,记忆才不是过去的记忆,而成了日后的回忆。

京城仿佛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呼声,日日夜夜、朝朝暮暮地在王小石咫尺间低唤。

三、逃了这么些年,王小石倦了。

追击依然。

追捕持续。

王小石已厌倦流浪。

所有能躲的地方,他都躲过了;他想要回到京城——这是他唯一还没躲过的地方,也是官府决没想到他胆敢再回来的地方。

世上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所在——这句话不一定对。或许,把价值最高的画挂在墙上,不识货的笨贼或许真会给瞒过去,但你若是到战场去打仗,就未必真的能活着回来。

不过,大隐隐于市,至少,蔡京没想到王小石会回来——他还敢回来?!

这一路来,有些时候,明明是遇上难以解决的危境,但不是有江湖道上的好汉义助,就是官方对自己的行踪似是视而不见。王小石知道那是自己曾在“发梦二党”花府对群雄有救命之恩,而诸葛先生和“四大名捕”亦暗中请托各路捕役手上留情所致——只不过,他杀的是当朝丞相,谁都不敢明目张胆地来支持他而已。

再说,近日来追缉风声也大为减弱。

蔡京很忙。

——就算他是忙着作威作福,忙着玩,忙着害人,也是在忙。

至于蔡党的人并没有什么为傅宗书报仇的心意,傅宗书一向不愿施恩于人。蔡党的人也认为人在人情在、人死两还清,何必为一个已死去的人多费心力!

就为了这三个理由,王小石偷偷地潜了回来。

他一回到京城,就入瓦子巷。他马上就受到京城群雄,尤其是“发梦二党”的热烈欢迎。

——他们的命是他救的。

——他们矢志要维护王小石。这次重返京师,王小石改名为王大痴。

他不想再出道。

他只想待在京城一角,听听苏大哥的消息,暗中查访杀父之仇,如果可能,也想看看温柔见见唐宝牛他们。

另外还有一个希冀,那也是他回京城来的第四个理由。

——他重返白须园时,天衣居士已不在那儿。

——师父一直没有回来。

——师父去了哪里?

——他是听到自己行刺的消息,赶来京城?还是出了什么意外,遭了毒手?

这使得王小石终于下了回京的决心。这次回京,跟四年前,王小石卖马赴京,心情竟是大不相同。

当年他但觉金风细细,烟雨迷迷,眼前万里江山,什么都阻不了他闯荡江湖的雄心豪情,就连春雨楼头、晓风残月里的箫声,他也觉得是一种忧悒的美。

而今,人依旧,烟雨依旧,心情却不一样了。

夕照、栈桥、波澜、人影,莫不是一种凄然。

他仍带着那柄剑。

有一段时候,他在京城里十分风光,那时候,佩剑上街,是不必掩饰的。

而今,他的剑(刀)当然是用布帛重重裹住,闪闪躲躲,见不得光,就跟四年前他初来时一样。

而他也从只懂得梦想的男子变成了只有一些梦想的汉子。

到了京城,他才听说这些日子以来,京城武林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些事都跟王小石攸关。

——与王小石的师父天衣居士,更是生死相关。

※※※

稿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日:细读谢志荣《魔剑幻影》对近作之评价/《中央日报》刊出《我和他和狗》/《联合报》发表《扫出来的兴》。

校于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五日:二次转返金龙园探母病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