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绥远第一战(3)(2 / 2)
肖柏摇了摇头说:“这种不是坦克,这种武器,按照西方人的说法,叫自行火炮!按照日本人的说法,叫炮战车!”
接着,肖柏指着黑板说:“这种,是日军的一式自行火炮,是以他们的九七式坦克作为底盘,在其基础上生产的自行火炮!”
“什么叫自行火炮?”有人问道。
“自行火炮,就是一种可以跟随机械化部队,随时提供火力支援的战车!”
日军的一式自行火炮,分为几种口径,安装上75毫米野炮,就成为专门的自行反坦克炮,那是日本人吃了t-34坦克的亏之后,弄出的一种可以击穿t-34坦克的自行反坦克炮。而一式自行火炮,换上100毫米加农炮之后,就成为一种威力更大的自行火炮,可以直射摧毁各种坚固的工事碉堡;换装了120毫米榴弹炮之后,就成为自行榴弹炮,专门用来给地面部队提供火力压制的任务。
肖柏又在自行火炮的图上,用红色粉笔,标注出各种红圈子,表示用反坦克枪向那些位置射击,可以击毙自行火炮内部的乘员。
最后,肖柏又向战士们介绍说:“日军第三战车师团,是他们精锐中的精锐!不仅装备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还有大批胶轮大炮!”
说到胶轮大炮,也只有一批最早从南京撤退出的,原德械师老兵见过,其他的战士们大多数都不懂什么是胶轮大炮。
胶轮大炮,大多数都是10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
为什么侵华日军胶轮大炮的数量是少之又少呢?因为日本人缺少橡胶这种战略物资。有限的橡胶,大多数都被他们用来生产汽车轮子、飞机轮子、装甲车轮子,还有内燃机的油管线路等,他们舍不得把胶轮用在火炮上。
若是在欧洲,即便是75毫米炮和37毫米炮,都用胶轮炮。但是日本人就舍不得。
同样的道理,同样缺乏物资的中国军队,也舍不得用胶轮炮啊!在1937年以前,只有德械师拥有少量的胶轮炮,那是仅有的几门150榴弹炮和88高射炮才用上胶轮。
而其他的火炮,包括从欧洲进口的战防炮,进口的时候是胶轮,到了中国都被换成了木头或者铁制的轱辘,胶轮被取下,用作别的用途。原本是汽车牵引的大炮,到了中国,都变成骡马牵引。
说了这些之后,战士们才明白,中国军队和苏德军队的差距!
同样的道理,貌似强大的日本陆军,其实在苏德军队面前,只能用“不堪一击”四个字来形容他们!
而日军的战车师团,为了让他们的大炮能够跟得上坦克的进度,日本军部狠了狠心,忍痛换上胶轮大炮,采取汽车牵引的方式。
“军座,我们的目的,是要打掉那个第三战车师团?”有人问道。
“对!就是要打掉它!我希望能够缴获所有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汽车和胶轮大炮!把那些武器转成我们的!”肖柏很有信心的说。
所有人都异常惊喜。很多炮手,不要说对自行火炮是垂涎三尺,就算是胶轮大炮,那些可都是好东西啊!
如果能够打掉第三战车师团,把那些武器变为己有,那么就凭借着第三战车师团的所有装备,再加上即将从苏联到货的武器,估计横扫整个东北没有问题!而且肖军长还对大家说了,现在关东军正一拨拨向东南亚开拔,东北地区,都已经换上从日本国内招募来的新兵,那些新兵的战斗力,肯定不如老兵。
等到回到指挥部之后,傅作义有些疑惑的问道:“肖将军,以我们两家联手的实力,能够消灭包头之敌吗?那里有日军的两个师团,一个骑兵旅团,还有伪蒙军六个师!就以我们的这点实力,能够歼灭包头之敌吗?”
肖柏说道:“我们可以采取声东击西之计!这样!”
说着肖柏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说:“伪蒙军的六个师布置在包头一带,协助日军防御,因此在他们的老窝化德一带,德王兵力空虚,我们可以进攻化德,这样就能迫使伪蒙军六个师和包头部分日军疾驰回援化德。”
“化德也不好打啊!好打的话,我早就把德王给消灭了!”傅作义叹了口气道,“从这里到化德,不管是大同附近,还是张家口附近,都是日本人的控制区,我们若要进入化德,首先要消灭那里的日军!而且一打德王,将会牵动华北日军和东北关东军!不管是从北平过去,还是从满洲过去,日本人只要三天都能到。”
肖柏却笑着说:“其实,从北平过去的华北日军,他们要快速赶到,必须走公路。我们可以在北平以北的山区埋伏,沿途袭扰赶来增援的日军。至于关东军,他们赶来的路途会比较遥远,我想,冈村宁次为了面子,未必肯出动关东军!此外,据我所知,德王和关东军之间也有不小的矛盾!”
傅作义“哦”了一声,问道:“德王和关东军之间有什么矛盾?”
“德王一直以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要的是整个内蒙古,而不是归绥、包头和张家口一带。而日本关东军以为,无论是海拉尔,还是兴安南分省、兴安南省、兴安南地区,蒙政部和兴安总省,,整个山海关以北的关外地区,都属于满洲国的地盘,不能划归给德王。就这样,德王同关东军和溥仪之间,都有矛盾。特别是溥仪,巴不得德王早点完蛋,这样溥仪就能把整个绥远和绥西地区,全部划归自己的满洲国。所以我觉得,我们打德王,关东军不会来救!伪满军更不会来!”
傅作义点了点头:“肖将军分析得确实有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