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 收复平津(16)(2 / 2)
日本人拉着散兵线,向大楼发起冲击。
随着特种兵军官一声令下,建筑物内响起了一排不是很密集但却十分精准的枪声,每一声枪声响起,都有一名日本人中弹倒下。虽然在一百多米外的距离上,战士们无法保证每一枪都能击毙一个敌人,但至少可以击中目标。
有的日本人,头部和胸部中弹。被那种经过加工的7.62毫米达姆弹击中要害,就是当场毙命的份。而更多的日本人,是腹部、肩膀、大腿和胳膊等位置中弹。被达姆弹击中那些部位,也是非死即残。
不是很密集的子弹,犹如索命的黑白无常一样,一个一个准确的收割生命。中弹又没死的日本人,倒在血泊中挣扎。被达姆弹击中任何一个部位,都会失去战斗力。
事实上,用达姆弹击伤一个日本人比击毙一个日本人更为有效。倒在地上的伤者,不断发出哀嚎声,使得进攻的日本人更加心惊胆战。毕竟这时候的日军,已经不是1937年的日本人了,无论是士气还是战斗力,都弱了很多。
特种兵驻守的建筑物,都是他们偷袭夺取的日军工事。那些楼房,经过日本人的加固,就算是120毫米炮弹轰上去,都只能留下一个印,更不要说那些最多只有掷弹筒和步兵炮的守城日军了。日本人进攻了几次,都丢下满地尸体。
日军中,也有一些老兵。那些有胡子的老兵油子,都是从侵华战争刚开始就来到中国的老兵,他们枪法很准。日军的神枪手,也给特种兵造成一定伤亡。
不过藏身在大楼内的狙击手,很快就发现这一点规律。他们通过望远镜来寻找那些看起来年龄比较大的日军老兵。一旦发现,狙击手马上就送去一颗子弹,以免那些日军老兵开枪祸害到自己的弟兄。
当日本人密集的时候,特战队员们便用电台呼叫空中火力支援。
天空盘旋的炮艇机、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不断对准日军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俯冲投弹、扫射以及用炮火轰击。
日军一次次攻击,一次次被打退下去。
与此同时,南路进攻大军正在加快攻击速度,向己方特种兵驻守的建筑物靠近。
尽管中国军队在武器上拥有了极大的优势,可是在巷战中,每前进一步,总是要付出血的代价。不断有人中冷枪倒下,后面的战士消灭了打冷枪的敌人,继续前进,随后又被躲藏在暗藏的敌人击中。
碰到一些难以摧毁的坚固建筑物,攻击部队立即隐蔽,并呼叫炮火或者是轰炸机支援。
下午六点左右,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天空中的中国机群,纷纷扭头离去,向机场的方向返航。
日军天津指挥部。
日军指挥官下村定在此时下了命令:“白天,支那人利用他们的飞机攻击,不管我们的勇士如何活动,都会被他们的飞机发现!他们用猛烈的轰炸和炮击,一点点推进!而我们的反攻,在他们的炮火面前损失太大!可是现在天黑了,支那人的重武器将会失去作用!我们的帝国勇士,必须抓住这个好机会发起反扑,夺回白天失去的城区!”
随后,下村定组织了大批的“敢死队”,准备发动反扑。
日军反扑的“敢死队”,以小队为单位。这些反扑的日军,不仅有三八式步枪或者是九九式步枪,甚至还有不少日军装备了百式冲锋枪。下村定也认识到,在巷战中,冲锋枪具有很强的威力。一旦攻击方借助着地形的掩护,逼近自己,在近距离上的对射,以及逐门逐户的争夺战,步枪是打不过冲锋枪的。
白天日军在巷战中吃了亏,不仅是输在重武器上,而且还输在冲锋枪方面。一些迂回攻击的中国突击小组,炸开建筑物,从楼层内突破的时候,那些只有步枪的日军,根本就抵挡不住冲锋枪手的冲击。
而在楼层内的激战,机枪因为转动不便,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
楼道中、楼梯道上以及房间里面的争夺战,最好用的武器还是冲锋枪和手雷。日军的手雷因为可以“兼职”当掷弹筒榴弹使用,所以延时长,在巷战中也不好用。而中国军队装备的美式手雷,延时短,拔掉保险之后,在手中短暂停顿一两秒,即可投出。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一队队装备了百式冲锋枪的日军突击队,以及装备着mp38冲锋枪的日军特种兵,像是地老鼠一样,从藏身处冒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