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 外蒙归来(5)(2 / 2)

加入书签

低膛压的75毫米炮不断吐出一团团火球,炮弹击中了苏军坦克。这种75毫米炮,为了减轻重量和减少后坐力,自然不可能采取豹式坦克那种长身管的炮,而是采取中等长度身管,而且是低膛压低后座设计的火炮。尽管膛压不高,但是炮弹的威力却不小,这些75毫米炮可以轻松击穿苏军坦克正面装甲,更不用说现在是尾随和侧翼的攻击了。

45式坦克歼击车快速行驶在草原上,炮弹不断击中了苏军坦克的后面和侧翼,犹如小刀切割黄油一样,把脆弱的后部和侧翼装甲撕开,把苏军坦克打成一团团火球。

不过考虑到,坦克歼击车的装甲过于脆弱,因此只是追击一阵,把苏军坦克彻底赶走之后,这些坦克歼击车就放弃追击。

也就在坦克歼击车追击苏军坦克的时候,中国军队的坦克集群,已经带着装甲车,向苏军的步兵发起猛烈攻击。

刚才苏军坦克败退下去,把他们的步兵无情的丢给了中国人。

不管机动性多差的坦克,还是比两条腿的步兵要快得多。刚才苏军坦克仓促逃跑,被丢下来的步兵,只能依托着残破不堪的工事,抵挡中国军队的进攻。

轰鸣着推进的坦克群,已经换上了高爆炮弹。

行进中的坦克,不时昂起炮口,喷出了一团火球,前方就有一座碉堡被炸得粉碎,或者是一座火力点被炸飞上天空。

紧跟在坦克后面的中国装甲车集群,吐着火舌,向苏军阵地冲了上来。装甲车紧跟在坦克后面,即将抵达苏军阵地的时候,那些装甲车纷纷停止前进,车后舱门打开,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从装甲车上跳下,跟在坦克后面,发起攻击。

装备了自动步枪的中国士兵,在猫着腰冲几步,就趴在坦克后面,向前方打出几颗子弹。还有那些扛着迫击炮的中国士兵,紧跟着步兵战士,不断对那些藏在障碍物后面,坦克火炮无法摧毁的目标进行轰击。

除了迫击炮、通用机枪、自动步枪、无后坐力炮、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这些标准的步兵武器之外,中国军队还装备了两种新装备:一种是防弹衣,可以挽救不少士兵的生命。在远距离上被子弹击中,防弹衣可以抵挡住子弹。当然,防弹衣还是挡不住近距离射来的步枪子弹,不过那也能挽救不少战士,因为很多士兵在战场上,都是被弹片,或者远距离射来的流弹击中而牺牲的。另外一种新的装备,是榴弹发射器。

肖柏部装备的榴弹发射器,是一种很想超大号左轮手枪的榴弹发射器,一次可以装填上十发35毫米榴弹,每扣动一次扳机,发射一发榴弹。发射完一发之后,由于火药气体的作用,转轮自动转动,使得下一发榴弹上膛。

尽管这种榴弹发射器的射速远远比不上后世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但是比起当年的枪榴弹,射速已经提高了很多,可以在十秒钟之内,把转轮内的十发榴弹全部发射出去。打完之后,再装填也很方便,只要换上一个转轮即可。

这种半自动的榴弹发射器,在理论上,每分钟可以发射三十发榴弹。虽然说比不上掷弹筒的急射速度,可是榴弹发射器的精度要比掷弹筒准确得多,一名参军几个月的新兵,经过简单的训练,即可操作榴弹发射器。而掷弹筒需要老兵才能掌握。

跟着步兵的榴弹发射器手们,不断的用榴弹对苏军进行火力压制。

通用机枪射出一条条火舌,打得苏军阵地上尘土飞扬,压得苏联人抬不起头。接着就是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对他们进行轰击。

坦克碾压过了壕沟,这时候,有没被打死的苏联人,突然从战壕里跳出来,向坦克投掷了燃烧瓶。

燃烧瓶砸在坦克上,凝固汽油熊熊燃烧,不过中国军队的那些柴油机坦克,其实不是很怕燃烧瓶,只要不是被十多个燃烧瓶同时砸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刚刚投掷出燃烧瓶的苏军士兵,转眼之间就被人击毙。

坦克被前方一道反坦克壕沟阻挡住,无法前进。此时,火焰喷射器手就压了上来,把一条条火龙喷射到壕沟中,把苏军的阵地烧成一片火海。

等到火势减弱之后,中国士兵跳进了战壕中,一批装备了霰弹枪的中国士兵,用这种号称战壕清扫器的霰弹枪,对战壕内猛烈射击,把那些拥挤在狭窄战壕中的苏联人,一片一片的轰成了马蜂窝。

“缴枪不杀!”中国士兵高喊着俄语,席卷了苏军阵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