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 援助拉美(中)(1 / 2)
大巴经过了十六个小时的长途旅行,缓缓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
说起来这阿根廷的路况也是实在是太差了,十六个小时,大巴只开了四百公里左右。若是乘坐火车的话,其实也快不了多少,而兰芳援助的新车型,和正准备改造的车厢,都还没有到位,目前阿根廷的长途列车可以说是脏乱差,军方怎么可能让宝贵的优秀种子飞行员去乘坐那些又慢又破又差的火车呢。
所以军方使用自己的大巴,把飞行员送去首都。
虽然开了十六个小时,但是飞行员坐在空军的飞行员专用大巴上,一点都不累。这种大巴一排只有三个座位,都是宽敞舒适的商务座,可以完全放平,坐了十六个小时的大巴感觉一点不累。大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客舱,下层是驾驶室、驾驶员休息舱铺位,厨房、卫生间和行李舱,在长途旅行中,可以解决方便的问题。
加尔塞和罗德里格斯,以及阿根廷空军的兄弟们,从大巴上走了下来,感觉这十六个小时的旅途,他们睡得很舒服,这都归功于兰芳共和国的豪华大巴。
因为公路实在太差,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为了节省时间,飞行员们换乘专门来往于市区和机场之间的轻型列车。
一列全空调的轻型列车停在月台上,这列市郊列车自然也是兰芳共和国生产的。飞行员们进入拥有舒适座位的软座车厢,这种车厢的座位是可以转动的,全部面向前面,而且座位也可以放下来,前面还有翘脚的踏板,人可以几乎躺平,十分舒服。
相比起后面的普通车厢来,软座车厢简直就是天地之差。
普通车厢内,就和一般的地铁车厢一样,大部分的人都是站着,只有少数座位,车厢内十分拥挤。而软座车厢是全程对号入座的,不存在站票的问题。
发车时间到,市郊列车缓缓离开车站,往机场方向驶去。车的加速度非常快,就和地铁车厢是一样的,因为这些车本来就是按照地铁车厢的动力分散式来设计的。
市区通往机场的铁路线,在兰芳共和国技术人员和中国工人的帮助下,已经改建成一条复线电气化铁路,可以满足大批从市区到机场的客流量。只不过这条市郊铁路也有一部分和长途铁路共线,上面也有普通客车和货车路过。
从市区到机场,有三十公里。
市郊列车抵达机场,阿根廷种子飞行员们从列车上下来,走进机场候机室。
这座大型国际机场的候机室也是兰芳共和国技术人员和中国工人修建的,候机室的规模十分庞大。埃塞萨皮斯塔里尼国际机场的候机室里面,拥有自动的步行通道,随处可以见到电动扶梯。每一架飞机都停靠在候机楼跟前,通过廊桥通道连接,就算是下雨的时候,旅客也不会淋雨就能直接上飞机。
停机坪上,停着一架空客a340大型民航客机,这架飞机隶属于阿根廷航空公司,当然飞机也是从兰芳共和国租来的。因为民航客机价格太贵了,很多航空公司买不起,只能用租飞机的办法来获得使用权。
空客a340是一架非常好的飞机,阿根廷飞行员们乘坐在商务舱里面。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在新加坡机场降落。
加尔塞走出机场,被新加坡繁荣的景象震惊了。虽然之前他在电视上也看到过新加坡,但是真正来到这里,才明白这里有多么繁荣。
大巴穿过了新加坡最繁华的市区,不过没有停下来,而是直奔码头。这些飞行员需要赶去位于对面苏门答腊岛的空军机场报道。在接下来一年多的训练之中,每个月有一天假期,他们可以去新加坡购物。
“真是繁荣啊!”加尔塞看着外面灯红酒绿的新加坡商业区,感叹了一声。
罗德里格斯点了点头道:“我们国内最好的东西,都是兰芳产的。这里是兰芳的首都,自然会繁荣,很正常啊。”
阿根廷飞行员们抵达了码头,早就有一艘水翼艇在等着他们。这是一艘由两层上层建筑的水翼艇,航速很快,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抵达了对面的一座军用码头。船在码头停下后,阿根廷飞行员们乘坐兰芳空军的大巴,前往机场。
苏门答腊岛军用机场,这座位于新加坡对岸的机场,是用来拱卫首都用的,这座机场上停着大批歼-10、歼-11和枭龙战斗机,还有各种轰炸机、强击机、预警机、运输机、电子干扰机和空中加油机等各种军用飞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