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078章 暗中观察(1 / 2)

加入书签

实验楼,1号物理实验室h0ume:n的门口。手机端 br>

沈站在h0ume:n外,透过门嵌的玻璃暗观察。

物理实验室内,墙壁挂着牛顿、开普勒、法拉第、瓦特等科学家的头像,黑板方高悬四个大字:知行合一。

实验室的布置跟教学楼教室有所不同,课桌被长条的实验台所取代,十几个学生坐在实验台后,每条实验台摆放一些仪器道具,天平、游标卡尺、小球、碰撞实验仪器、计时器、重锤等等。

但没有人操作任何一个实验仪器,学生们或托腮,或凝眉,盯着前方黑板,面前摆有笔和纸。

黑板画了个水波示意图,有粉笔字写到:

“水波严格来说不是简单的横波或纵波,因为表面的水运动既不是垂直于波速方向也不是平行于波速方向,而是二者的叠加。”

“水足够深的时候,表面每个点原地做圆周运动。设振幅为a,波长为λ,周期为t。”

“假设a<<λ,跟着波形移动的参考系看到的是稳恒流速,那么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流速为多少?”

“不考虑表面张力和摩擦耗损,设水的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为g,考虑能量守恒,请证明波长和周期满足关系:λ=gt2/2π。”

很明显,黑板写的是一道物理题。

物理题挺啰嗦的,叽里呱啦的字描述一大堆。

第一问不难,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流速u-v、u+v已被写在了黑板。

第二问的证明尚未被写出。

黑板一侧,一位年纪不大的女性站在窗边,她戴着无框眼镜,一手搭在窗台,远眺窗外。

在教室h0ume:n暗观察的沈有了初步判断,这位女性应该是物竞队的老师,包括林星宇在内的十几个学生是队员。女老师出了道物理题给队员做,这是林星宇所谓的训练?

在沈的印象,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竞赛应该包含实验环节,纯粹的做题,跟数竞又有何区别?无非是题型不同罢了。

沈继续暗观察,这位带物竞队的女老师岁数不大,25~35岁之间都有可能,带物竞的女老师并不多见,且看看她实力如何。

女老师转过身面向台下队员,打了个清脆的响指:“谁台写出第二问的证明过程?”

林星宇举手。

“好,林星宇台证明。”女老师说到。

林星宇台,拿粉笔吱吱吱写出证明过程:

1/2△12+△2a+p0△v=1/2△22+p0△v

简化后:

λ=gt2/2π

证得

林星宇写完后,望向女老师。

啪。

女老师又打了个响指:“聪明。”

林星宇倍受鼓舞:“谢谢穆老师的肯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