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无谋(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杨家倒没有虐待他,送来的饭菜很可口,睡得床也很干净,还有被子。

次日一早,房门被打开,一个武夫道:“请李衙内出门。”

李守节戴上幞头,抚平鬓发,依言走出了房门,然后看到了一辆囚车!他顿时愣在那里,两个士卒走了上来,李守节无奈,仍由其搜身,把缝在衣服里的密信给搜走。然后自己走上囚车,手脚就被锁住。

……

此时大周禁军还在河北,东京朝廷是端慈皇后摄政。

符金盏看完杨业的上奏,首先派人快马送往河北军中。然后在金祥殿东侧,垂帘召见了杨业,嘉奖他忠心为国,不负皇帝信任。

杨业谢恩。

杨业已经自己进京表忠了,这已可以证明他没有二心。但符金盏在听说北伐失败后,而今面对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夫,莫名有心神不宁的感觉。

殿内的杨业跪伏在地砖上,对上位者五体投地尊敬万分,连两侧的大臣也安然若泰。可是符金盏对他仍有极重的防备心,或许只是一种偏见……那是在多次战乱中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恐惧。

符金盏留杨业在东京,称赞他是陛下倚重的良将,等陛下回朝再封赏他。

她很快就想到了西北折家,心道:既然李筠联络过杨业,应该也会争取杨业的岳父折德扆。

符金盏遂等待着折德扆的态度。

……

郭绍率周军主力已经到达大名府,在大名府补充了一些军需,逗留一天,他顺道去见了岳父符彦卿。

这时便收到了东京的急报:李筠四处联络,准备谋反!派到河东劝说杨业的李守节已经被逮往东京。

郭绍倒没料到李筠这么快就暴露,他原本的部署是在事发后,让魏王符彦卿节制河北诸镇为西路军,留在漕渠沿岸德州的龙捷军右厢为东路军,两路进剿平叛,判断这些兵力足够对付李筠了……但如今禁军正好还在河北,郭绍与大臣商议,临时改变主意,大军顺道去解决李筠的

事。

他下令史彦超前锋在大名府东面的博州地界重新架设黄河浮桥,先锋度过黄河守住渡口。然后才派使节去郓州问罪。

郭绍亲自交代使节:“先晓以利弊,大军渡河,郓州必破。劝他主动来行辕中迎驾,我可以念在他避免了内娘,老子在黄泉路上等你,你也别想有好下场……”

厅堂上的文武面面相觑。

李筠哽咽道:“太祖对我有知遇之恩,此生未报,却眼睁睁看着不知哪来的野人谋夺了太祖江山,在庙堂之上沐猴而冠,念太祖创业之艰,于心何忍!”

幕僚们脸色已十分难看,现在大军已过黄河,此时起兵、时机也太差了!但似乎李筠也别无选择,秘密泄露得不是时候,现在不反抗只能认罪……李筠好像也不相信皇帝能饶他。

李筠道:“伪帝郭绍,还是个败家子,贸然攻打辽国,将太祖先帝留下的百战禁军败了大半!今日我等先行起兵,等诸镇响应,共复大周社稷!”

事已至此,连皇帝的使节都杀了……还当众称天子为“野人”“伪帝”,可谓没有选择了。更没有人当场反对,在场的武将都是李筠多年的旧部,谁也不知道哪些会忠心耿耿站在李筠身边,平时大家彼此都熟悉的、现在反而谁也不知道谁心里什么想法。

立刻有武将拜道:“禁军势大,且已夺黄河,咱们应马上完备城防,死守郓州城。”

李筠冷冷道:“咱们起兵不是为了守城等攻,即刻下令聚集人马,出城决战!”

李筠不仅暴躁自大,确实也是会用兵的人。他觉得这种时候守城各怀鬼胎、夜长梦多,只有聚兵战一次,或许还有点机会。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