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备考(1 / 2)
秀芝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她不苟言笑,一进教室就呆在自己座位上,除了去厕所以外几乎不出教室……甚至当语文老师将她上学期参加的省里作文竞赛的获奖通知递到她手里的时候,她也只是回以淡淡地一笑。有同学要她手里刊载着她的文章的作文选刊,她默默地递过去,脸上竟然看不出一丝自豪的神情。
除了少数知道内情的明白她家暑假里发生的事,班上同学大多以为她是上学期受到的打击太多。
任宇事件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处理完毕,连秀芝这位当事人也不知最终结果到底如何。不过传言还是有的,一种说法是学校正准备报案时,任宇的家人已经托了副乡长来求情,最后只得不了了之,任宇开学之前就早早地转到了其他学校;另一种说法是表彰大会后老师找任宇谈话,他连呼对不起刘秀芝,对不起学校,并突然撞墙自残,头破血流,学校没法,只好直接交给他家人了事,并作了劝退处理。
总之,开学后任宇彻底从学校消失了。
其实,进入毕业班后,整个学习氛围也一下变得紧张起来。
这一年,将决定每个人的命运!
中专或者师范是个别尖子生的首选,按照蒋庄中学以往的升学率,不到百分之五的学生才可能考取。剩下百分之十几的学生会被县里两三所好一点的高中录取,其余再有几人会选择进入较差的高中。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将面临学生时代的终结,或者选择复读补考。
周老师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升学考试的紧迫性,同学们也一下子变得压力山大,却又非常渴盼毕业考试的早日到来,好像这样就可以早点摆脱这令人窒息的煎熬。
开学两周后,毕业班的同学被要求全部参加学校的晚自习,时间是从下午放学一直到晚上八点半。乡下用电不稳定,每天晚上毕业班的教室里便挂上一盏汽灯。同时,学校规定每周六也要到校上课。周老师说,中考就是竞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招收名额有限,别人比你强,你就进不了,所以现在每个人要加油,每时每刻都要上足发条!
为了这最后一搏,同学们纷纷选择了住校。
秀芝本也要住校的,只是每次到家,话到嘴边就又咽了回去。她知道云生哥走后家里已经很凄凉,自己每天再不回家,两位老人的日子实在无法煎熬。她实在张不了口啊!最后,秀芝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每天早上上学时带上两个馍馍,早自习后吃一个,中午吃一个,晚上自习后再回家吃饭。好在学校提供方便,同学自带的馍馍可以到食堂的大蒸笼里统一加热,只是在烧饭前要提前用自己做了记号的网兜装了放进蒸笼里。
王可丰也没有住校,为了节省时间,他骑上了一辆半旧的自行车。这样晚自习后秀芝刚好和他搭伴回家。本来路上提前分开各走各的路是会更近一些的,但他们已经达成了默契,每次都是一同骑到两村中间的学校后再分道,虽然稍微多骑了一点,但这是两个人都心甘情愿的。
紧张的学习让秀芝没有过多地精力照顾家里。好在秋收时学校放了几天的忙假。家里有人手的同学即便放了假也宁愿选择呆在学校学习,只是老师们家里也多半有地,一放假各自忙于收割播种,没法兼顾学校,学生们就自己买来习题集,一头钻到题海里做练习。
黄豆炸荚的日子,家家忙着挥镰收割,几乎见不到闲人,哪里还去找人帮忙啊?秀芝只好白天跟娘一起下地割豆,晚上回来继续挑灯看书,每天都会熬到半夜。秀芝娘看在眼里,心疼她,可怜她,可也只能无奈地自己偷偷抹泪。
↑返回顶部↑